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2016-01-30 20:18向必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病原体胸膜山羊

向必勇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云南昆明 655200)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向必勇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云南昆明655200)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简称CCPP),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简称Mccp)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之一.CCPP最早记载于1873年,但直到1976年才分离到病原体Mccp,并证明了其致病性.由于Mccp生存条件要求极高,不易分离培养,所以,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报道了CCPP流行,其中,只有19个国家分离到病原体.CCPP在我国长期存在,1922年新疆畜牧厅首次文字记载临床发病情况,现在该病遍布全国,给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等,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

1 病原体

Mccp是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唯一病原体,它是丝状支原体簇的成员之一.同其他支原体一样,Mccp呈多形性,无细胞壁,由三层细胞膜包裹.在电子显微镜下,比较常见的菌落形态为球状颗粒,还有杆状、球杆状和短丝状等形态.菌体直径一般为200~500nm,能够通过0.22~0.45μm的滤膜.Mccp对理化因素比较敏感,55℃条件下5~15min就会死亡,在石碳酸、来苏儿等消毒剂中很快灭活,易被脂溶剂乙醚、氯仿等裂解,但对醋酸铊、亚硝酸钾等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抵抗力.由于它没有细胞壁,所以,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发挥作用的抗生素不敏感,而对红霉素、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比较敏感.一般采用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染色后菌体多呈蓝紫色,形态多样,革兰氏染色为阴性.Mccp对营养要求极高,一般使用Thiaucourt氏培养基或改良后的 Thiaucourt氏培养基对Mccp进行分离培养。

2 流行病学

患病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咳嗽、呼吸等方式大量向外界排毒;此外Mccp还可在康复羊的肺脏内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隐藏于羊群传播该病,危害巨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同时,一些疾病的发生可以引起CCPP继发感染,多种疾病与CCPP的混合感染又会增加其危害,导致病死率升高.各个年龄段山羊对CCPP均易感,羔羊感染后死亡率高于成年羊.现在一般认为CCPP只感染山羊,不感染绵羊,不过有研究表明绵羊可能作为宿主传播该病.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短距离接触传染性强.寒冷潮湿、连日阴雨、营养不良及过度拥挤等不良因素均可诱发本病.患病羊进入无病羊群20d左右即会波及整个羊群,引起疾病暴发.初次接触此病的无抗体羊群,发病率可达到100%,死亡率达到80%.在本病流行区域,发病羊临床症状一般比较温和,以间歇性咳嗽为主,典型性严重病例比较少。

CCPP的分子流行病学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病原体Mccp与丝状支原体簇其他成员有很大区别:不同菌株之间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尤其是在两个核糖体RNA的操纵子基因序列间.核糖体RNA基因间的点突变可以作为对Mccp进行分子分型的依据,对研究CCPP的流行病学及遗传进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中非、东非和北非菌株的16S核糖体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可将其分为I和II两个不同的谱系,但这种分子分型结果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3 珍断

CCPP的潜伏期跨度较大,短的感染5~6d后便可发病,长的感染3~4周后才表现临床症状.根据其病程的长短可将该病划分为慢性型、急性型和最急性型3种,均表现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等症状,但不同类型特点不同.最急性型病羊发病初期体温明显升高,呼吸痛苦急促,肺部叩诊呈池音,全身可视黏膜发甜,最终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严重的病例24h内便会死亡.急性型病例比较常见,发病初期体温略微升高,流黏性鼻涕,然后出现咳嗽症状,早晚比较严重.病羊长卧不起,运动减少,病程一般较长,持续4~5d,但不会超过半个月,死亡率高达60%~90%,治愈后存活羊一般转为慢性型.慢性型病例多为急性型病例发展转归而来,该类型多发生于夏季炎热季节,临床症状不明显,仅可见病羊有间歇断续的咳嗽,被毛蓬乱,精神沉郁并伴有轻度的体温升。

CCPP的病理变化一般只局限于胸腔各内脏器官,比较集中,剖检时可闻到腐败性臭味,胸腔各脏器呈白色、灰色或黄灰色样变;可见纤维素性或浆液性胸膜肺炎症状;胸腔内有大量积液,暴露于外界一段时间后会形成纤维状蛋白凝块;肺脏的病变最为明显,严重病例可见肺脏的尖叶、心叶和隔叶出现肝样病变,病变区域颜色变深且程度不一.切开肺组织可见大理石样病变,渗出液凝固充满肺小叶.怀孕母羊还可见乳腺炎等病理变化。

4 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免疫预防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现在防控CCPP的主要方式.1995年新疆地区最早曾采取将病羊肺组织切碎埋于健康羊耳朵皮下或者制成悬浮液后皮下注射的方式防治本病.房晓文等人研制出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胶佐剂组织灭活苗,试验表明注射14个月后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依然良好.因为组织灭活疫苗使用病变组织制备而成,存在诸多缺点:品质难以标准化控制,操作流程复杂,且安全性不好.所以,该疫苗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较少.此后,房晓文等人还通过鸡胚传代培养,研制成功了弱毒疫苗.弱毒苗免疫效果良好,但常引发怀孕母羊流产,安全性较难控制。

我国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治疗CCPP的方法,使用抗生素、化学药物和中草药进行治疗的病例均有记载.齐坤等人证实静脉注射新砷矾纳明具有较好的疗效;发病初期,使用氯霉素、四环素和中药复方均有一定疗效.但因为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治疗成本较高等因素,疫苗免疫预防仍然是防治CCPP发生的首选方法.此外,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发现隔离疑似病例和封锁发病羊群等综合措施,也是防止CCPP发生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容小觑.尤其是引进外地山羊,要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混入场群。

[1]程德宏.一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棘球蚴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8,(5):42.

向必勇(1986-),男,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病原体胸膜山羊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与痰培养联合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