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切吉乡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2016-01-30 20:18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衣原体血凝牛羊

高 继

(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99)

共和县切吉乡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高继

(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813099)

共和县切吉乡是一个以牛羊养殖为主的牧区,近年来,部分牛羊发生流产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了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导致流产的原因主要是布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但是通过对牛羊进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全部为阴性,于是笔者怀疑是衣原体病导致的牛羊流产,为了掌握共和县切吉乡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4~2015年,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牛血清300份、羊血清20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12份,阳性率为4%,羊血清阳性18份,阳性率为9%.结果表明共和县切吉乡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共和县切吉乡位于共和盆地西南部.东邻塘格木镇,西界海西州都兰、乌兰两县,北接黑马河、石乃亥两乡,南与兴海县毗邻.面积4175.02km2.地势平坦辽阔,平均海拔3000~3500m,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250mm,无霜期60d,农作物生长季为145~165d.切吉乡是一个以牧为主,农业为辅的乡,现有耕地3127.87hm2,可利用草场面积33.71万hm2.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24个社和1个社区.2015年底,全乡各类牲畜存栏467466头、只(匹),其中羊434527只,牛29823头,猪970头,马1700匹,骆驼38峰,其它畜禽408只(羽),牛羊占总牲畜的99.3%。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牛、羊等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临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炎。

1 病原

鹦鹉热亲衣原体是衣原体科、亲衣原体属的成员.衣原体成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0.2~1.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生活周期各期中其形态不同,染色反应也不同,姬姆萨法染色,形态较小、具有传染性的原生小体被染色成紫色,形态较大、无传染性的繁殖型初体被染色成蓝色.受感染的细胞内可查见各种形态的包涵体,主要由原生小体组成,对疾病诊断有特异性.衣原体在一般培养基上不能繁殖,在鸡胚和组织培养基中能够增殖.小鼠和豚鼠具有易感性.鹦鹉热亲衣原体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感染鸡胚卵黄囊中的衣原体在-20℃可保存数年.0.1%福尔马林、0.5%石碳酸、70%酒精、3%氢氧化钠均能将其灭活.衣原体对青霉、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有体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沙眼衣原体敏感,而鹦鹉热亲衣原体则有抗药性。

2 流行病学

鹦鹉热亲衣原体可感染多种动物,但常为阴性经过.家畜中、牛较为易感,禽类感染后称为"鹦鹉热"活"鸟疫".许多野生动物和禽类是本菌的自然贮存宿主.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尿液、乳汁、泪液、鼻分泌物,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饲料及环境.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或用患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而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蜱、螨等吸血昆虫叮咬也可能传播本病.本病一般呈散发性活地方性流行,密集饲养、营养缺乏、长途运输或迁徙、寄生虫侵袭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流行。

3 血清学调查

3.1材料和方法

3.1.1材料

(1)待检血清.采自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祁加、乔夫旦、莫合、东科、塔秀6村牛血清300份,羊血清200份。

(2)诊断试剂.每年所用衣原体标准抗原,标准阴性、阳性血清。

(3)仪器.96孔110°V型血凝板,微量振荡器、恒温箱、微量加样器等。

3.1.2方法

(1)加稀释液.在96孔110V型血凝板上每孔加稀释液75μl。

(2)稀释待检血清.用微量加样器取待检血清25μl,加入第1排第1孔,并将塑咀插入孔底,右手拇指轻压弹簧1~2次混匀(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从该孔取出25μl移入第2孔,混匀后取出25μl移入第3孔,混匀后从第3孔取出25μl丢弃.此时第一排1~3孔待检血清的稀释度(稀释倍数)依次为:1:4、1:8、1:16.其他待检血清、标准阴性、阳性血清均按此法稀释。

(3)加抗原.被检血清各孔、阴性对照血清各孔、阳性对照血清各孔、稀释液对照孔均各加衣原体血凝抗原(充分摇匀,瓶底应无血球沉淀)25μl,血凝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1~2min,然后将血凝板放在白纸上观察各孔血红球是否混匀,不出现血球沉淀为合格.盖上玻板,37℃恒温箱静置1.5~2h判定结果,也可延至翌日判定。

(4)判定标准.在阳性各稀释度完全凝集,阴性、空白对照不发生凝集,试验成立;对照成立的前提下,被检血清1:16孔出现"++"以上者为阳性,1:4孔出现"+"者为阴性,1:4孔"++"、1:16孔"+"以下者为可疑。

3.2结果

2014年检测牛血清共150份,阳性数4份,阳性率为2.67%,检测羊血清共100份,阳性数7份,阳性率为7%;2015年检测牛血清共150份,阳性数8份,阳性率为5.33%,检测羊血清共100份,阳性数11份,阳性率为11%(见附表)

3.3讨论

3.3.1检测结果表明,共和县切吉乡牛羊群中存在衣原体病的感染,从2014~2015年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表中明显看出,阳性率逐年上升,而且羊的平均阳性率(9%)高于牛的平均阳性率(4%).因此我们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牧民群众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3.2防治(1)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消除各种诱发因素,防止寄生虫侵袭,避免羊群、牛群与鸟类接触,杜绝病原体传入. (2)平时加强对引进种畜禽的隔离检疫,严格防止病原侵入. (3)定期开展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及时淘汰检出的阳性畜,切断病原传播途径。(4)发生本病时流产母畜及其所产犊牛、羔羊,应及时隔离,流产胎盘及排出物应予无害化处理,污染的畜棚、圈舍、场地等环境用2%氢氧化钠溶液、5%来苏尔溶液等进行彻底消毒。(5)在衣原体病流行地区制定疫苗免疫计划,定期对母畜和种公畜进行预防接种,同时做好免疫抗体检测工作。(6)治疗,可肌肉注射氟苯尼考5~10mg/kg,每天一次连用一周;或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次160~32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d.也可将四环素类抗生素混与饲料连用1~2周。

[1]魏有梅.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J].山东畜牧兽医, 2015,(2):49-50.

[2]谢昌元,王光华.青海省羊衣原体病综合防治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3):39-40.

[3]陈怀涛.牛羊病诊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94-195.

[4]张宏伟.动物疫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7-79.

猜你喜欢
衣原体血凝牛羊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牛羊各几头
新发衣原体研究进展
草原的牛羊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衣原体最新分类体系与分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