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蓝耳病病因及其治疗措施

2016-01-30 20:18张路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增效剂预控耳病

张路良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云南罗平 655809)

浅谈猪蓝耳病病因及其治疗措施

张路良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云南罗平655809)

猪蓝耳病以侵染繁殖与呼吸系统为主,典型的异常症状表现为:仔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繁殖障碍、育肥猪呼吸异常.文章分析病因,介绍典型症状,提出了药物治疗、双免增效剂、猪蓝耳病血清、有效接种防病等综合防病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蓝耳病防治治疗

1 前言

猪蓝耳病为免疫抑制病,临床诊治难度大.分析致病因,与病毒感染、管理不善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文章分析病因,介绍典型症状,就治疗措施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猪蓝耳病病因

2.1饲养管理不善

自临床诊治案例中,猪蓝耳病不良应激条件下发病率更高些.比如:夏季高热、高湿;猪舍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卫生条件差;蚊虫、蝇虫成群等,受此类不良强烈应激,蓝耳病发病率更高些.此外,外购猪、引种前未严格检疫、隔离,人员对制度执行不力,进出未严格消毒,在饲养区内饲养小动物、禽类,外来人员的流动及疫苗保存不当失效等.饲料营养水平不全价,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免疫过程中未能按科学正确方法操作到位,有漏免、剂量不足.养殖规模场未很好的制定程序化免疫程序,不能有效地进行抗体检测来确定适宜的免疫时机,造成免疫失败或抗体保护力不够。

2.2病毒感染

目前,猪蓝耳病病毒种类繁多,目前,PRRSV有美洲VR-2332株、欧洲LV株和中国HB-1sh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是中国HB-1sh的变异株.病毒含有6种结构蛋白,它们在感染的不同时期诱导产生不同功能的抗体.病毒无血凝活性,能在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和传代细胞系CL2621及Macl45上增殖,产生细胞病变。

2.3继发感染

猪场有蓝耳病病例,经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微生物培养.除蓝耳病病毒之外,同时可检出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细小病病毒、圆环病毒等等.由此,可见猪蓝耳病,多数呈混合感染.一般猪场发病主要是由蓝耳病病毒感染发病,从而引起动物机体免疫缺失.环境卫生及饲养管理上没能及时跟上,或疫苗使用不当,疫苗的质量不达标等因素造成免疫失败,同饲养环境中的猪瘟病毒、伪狂犬、圆环病毒Ⅱ型、传染性胸膜肺炎及气喘病等以呼吸症状为主传染疫病源共同感染而发病。

3 发病典型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最短为3d,最长为37d,自然感染一般为4d.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3.1急性型

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d),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部分新生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分泌物增多。

3.2慢性型

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3.3亚临诊型

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0%。

4 治疗措施

目前,猪蓝耳病治疗尚未特效药.临床用药,部分药品能起到缓解症状,预控继发感染等目的.通过汇总总结,就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作介绍,以供选用。

4.1药物治疗

可借鉴药物有黄芪多糖,作为高效的免疫增效剂,有效刺激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产生细胞介质,刺激机体产生内源干扰素,提升禽畜机体抗病毒、细菌感染的能力,确保受损机体尽快康复.用量及用法,发病猪肌肉注射,浓度1%以上.用量,0.2ml/kg,1次/d,连续用5~7d.严重感染病例,可延长至7~10d,康复效果较好.注射黄芪多糖的同时,最好能配合抗菌类药物,起到预控继发感染和提升疗效的目的.比如:配合用盐酸环素,每500kg饲料用50g,达到有效控病的目的。

4.2双免增效剂

双免增效剂于颈部皮下注射,无论是治疗还是预控,效果都要理想很多.经临床试验,注射用双免增效剂的猪群,预控此病有效率达98%,治疗此病有效率达95%.用量及用法,种公猪和母猪,颈部注射,30ml/次,1次/d,5~8d/疗程;仔猪和育肥猪,颈部注射,用0.4ml/kg,皮下注射,1次/d,5~8d/疗程。

4.3猪蓝耳病血清

选本场健康淘汰母猪或育肥猪,制备组织灭活疫苗,免疫2次效果理想.首次免疫,用20~30ml,分点肌肉注射;二次免疫,用40~60ml,分点肌肉注射.可确保机体产生足够抗体,提升猪体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二免后1周,停止喂料8h,仅供给饮水.无菌条件下,接种后的猪只动脉放血,经分离血清后加适量的青链霉素,可制备高效的猪蓝耳病血清.出现感染病例的病患猪,肌肉注射,每头用10~15ml.一般情况下,2周后,症状得到缓解,病情有效控制,可继续每头用3~4ml,肌肉注射.期间,配合用黄芪多糖注射剂,每头用3~4ml,康复效果会更好一些.使用的血清,建议与-18℃冰冻环境下贮藏,同时,注射用的针头,每头1个,避免混用散播病原。

4.4有效接种防病

目前,有效的接种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比如: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浓缩型,公猪接种,首免在配种前2~3周,剂量每头2ml,皮下或肌肉注射;母猪接种,首免在配种前5~7周,剂量每头ml,皮下或肌肉注射.之后3周,加强免疫1次.之后,每间隔6个月,免疫1次;仔猪接种,首免在21日龄,剂量眉头1ml,肌肉或皮下注射.在做好猪蓝耳病预防措施的同时,同时,注意做好口蹄疫、气喘病、伪狂犬病等的预防工作,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增效剂预控耳病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不同增效剂对甜菜生长及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流翔高钙系列肥增效剂——引导素
玉米施用罗壳素肥料增效剂效果分析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