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珍断与防治

2016-01-30 20:18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蛔虫病蛔虫菌素

程 君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猪蛔虫病的珍断与防治

程君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畜牧兽医站,重庆402260)

生猪集约化养殖,猪蛔虫病有增多趋向.国内猪场蛔虫病的感染率,达到了17%~18%.感染后仔猪,发育不良,增重率降低,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形成"僵猪",造成死亡.总之,猪蛔虫病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文章介绍流行病学,阐述防治要点,提出定期组织驱虫最为有效,期间,注意搞好舍内卫生,及时清除粪便,严格消毒流程,注意通风管理,保证足够光照时间,避免舍内潮湿,阴冷勤扫场地,勤换垫草,勤冲洗圈舍,为猪只创造洁净、卫生、干燥的养殖环境。

蛔虫防治诊断猪

1 前言

猪蛔虫病为猪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仔猪受危害甚为惨重.此病传播范围广,危害面积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及早诊治,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可导致病猪批量死亡。

2 流行病学分析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因此,猪蛔虫病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作为常见的寄生虫疾病,蛔虫病对仔猪的危害是严重的,尤以3~5月龄仔猪发病率更好些.致病源蛔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就有着极强的繁殖和传播能力.研究证实:通常情况下雌虫每天可以产出虫卵10万~20万只,如果是产卵盛期,这个数字可能上升到100万~200万只,病猪排泄粪便的过程当中,会将这些虫卵大量的排出体外,对饮水以及饲料造成污染,其他猪在进食、饮水时吞食感染性虫卵,或是母猪乳房沾染了感染性虫卵,被仔猪随奶水一同吸入体内,便会促成该病的传播.虫卵对外界环境以及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对温度却较为敏感,在45℃~50℃的温度下,30min内会死亡。

3 临床症状

成年猪对于猪蛔虫病的免疫力往往大于3~6个月大的猪,能耐受一定数量的虫体危害,不会有明显临床症状,却通常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猪蛔虫病临床表现与猪只年龄、营养状况、感染强度以及幼虫移行和成虫寄生致病的程度息息相关,情况不同表现也不同.当幼虫移行至肺脏时候,仔猪会有咳嗽,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和食欲减退症状,严重时候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精神沉郁,喜卧,不愿走动,1~2周可能好转也可能逐渐虚弱,最终死亡.如果大量成虫寄生于肠道时,患猪就会营养不良、机体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食欲减退,还伴有异嗜癖.病猪受该病影响生长发育以及增重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成为僵猪.严重时候,还可造成肠炎症状,出现拉稀,体温升高等.而且成虫过多还会阻塞肠道,使猪只出现痉挛阵痛,重者造成肠破裂死亡.如果虫体钻入胆管,病猪则出现下痢,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剧烈腹痛,烦躁不安,之后体温下降,卧底不起,四肢乱蹬,多数在6~8h内死亡。

4 珍断要点

4.1初期诊断

观察猪只,如出现咳嗽,精神差,体温升高,贫血,消瘦,痉挛等症状,通过粪便检查进一步确认是否换有该病。

4.2粪便检查

可以直接采用涂片发对猪粪便进行检查,因为猪蛔虫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通过涂片法便能较为容易的发现猪蛔虫卵.一般情况下,如果猪19粪便中,含有超过1000个虫卵,便可以诊断为猪蛔虫病.另外,也可以采取饱和盐水漂浮法,提取粪便中的虫卵进行检查诊断.具体方法是首先将3809氯化钠溶解于l L热水中,等到热水温度下降至室温后,取100ml盐水与lOg粪便均匀混合,再采用60目铜筛过滤对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体收集到烧杯中,等烧杯中的液体经20~40min的沉淀后,再取水面的虫卵在显微镜下观察,以诊断其是否为猪蛔虫。

5 预防措施

(1)根据地方养猪需求,计划性、针对性、定期性地组织驱虫工作,确保猪场内无蛔虫,减少猪群感染蛔虫的可能.此病流行猪场,建议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全面驱虫.此外,断奶至6月龄,驱虫3~4次;怀孕母猪,产前3个月,驱虫1次。

(2)重视仔猪护理,搞好舍内卫生.及时清除粪便,严格消毒流程,确保仔猪生长在无蛔虫卵环境内,避免感染蛔虫卵的可能.猪舍内注意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免潮湿和拥挤。

(3)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勤扫场地,勤换垫草,勤冲洗圈舍,确保洁净卫生.同时,注意通风管理,保证足够光照时间,避免舍内潮湿,阴冷,为养猪创造最好的养殖环境。

(4)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圈舍内残留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同时运输到距离猪舍偏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掘沟沤肥,将蛔虫卵彻底清灭干净。

(5)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管理.所有引种计划,早期确保种源地的健康无疫情,引进后注意隔离饲养.同时,经1~2次驱虫后,再并群饲养,避免病原体的侵入。

6 治疗措施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敌百虫等等,用于蛔虫病施治效果理想.具体用量,各药剂参照体重,酌情控制用量.阿苯达唑:每kg体重10mg的量,喂服,驱虫效果理想;伊维菌素:用针剂0.3mg/kg,皮下注射;多拉菌素:用针剂0.3mg/kg,皮下注射,驱虫效果理想;敌百虫用100mg/kg,但用量控制在10g内.适量配比水溶液,1次灌服,有效杀灭成虫.无论用上述何种药剂施治,经康复治疗后间隔2~3周,建议重复用药1次.如此,能更好驱除再次发育成熟的蛔虫.期间,病猪继发肺部感染,可考虑联合用抗菌类药物,预控效果较好。

7 结论

猪蛔虫病危害大,及早防治是关键.所有防控措施中,定期组织驱虫最为有效,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全面驱虫,断奶至6月龄,驱虫3~4次;怀孕母猪,产前3个月,驱虫1次.期间,注意搞好舍内卫生,及时清除粪便,严格消毒流程,注意通风管理,保证足够光照时间,避免舍内潮湿,阴冷勤扫场地,勤换垫草,勤冲洗圈舍,为猪只创造洁净、卫生、干燥的养殖环境.诊治此症,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敌百虫等等均为不错的选择.可根据病情发展情况,酌情用药,达到科学防病的目的。

[1]何国声,朱顺海,曹杰,等.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控制[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9,7(2):27-32.

[2]何国声,赵俊龙,姚宝安.规模化猪场的驱虫[A].第六届全国规模化养猪疫病监控与净化研讨班培训资料[C].2002:87-90.

[3]李桂君,冷义厚,张景珍,等.集约化养猪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J].养猪,1992,(2):36.

[4]潘毅翔,谢光明,钟澜.某猪场蛔虫病的调查与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3,(4):23.

猜你喜欢
蛔虫病蛔虫菌素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猪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蛔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
多黏菌素B在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