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综合防治建议

2016-01-30 20:18徐华学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猪体增效剂耳病

徐华学

(安徽省潜山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潜山 246300)

猪蓝耳病综合防治建议

徐华学

(安徽省潜山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潜山246300)

猪蓝耳病,又称"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因耳部、肢体末端皮肤发绀,称之为"蓝耳病".蓝耳病的防治研究,历来受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就综合防治此病做汇总阐述,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免疫监测预防、完善生物安全等有效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蓝耳病防治措施

1 前言

猪蓝耳病,又称"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由蓝耳病病毒诱发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感染后病猪,耳部、肢体末端皮肤发绀,又称之为"蓝耳病".该病以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和育肥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继发或并发感染猪链球菌、鼻支原体、卡氏肺孢子虫、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细胞巨化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猪副粘病毒等.1996年国际兽医局(0IE)将猪蓝耳病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疾病。

2 珍断依据

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PRRS发病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初步建立诊断,猪蓝耳病以侵染繁殖与呼吸系统为主,典型的异常症状表现为:仔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繁殖障碍、育肥猪呼吸异常.荷兰Gromriik(1991)提出的诊断PRRS指标具有参考价值。

临诊指标:(1)母猪流产或早产率超过8%:(2)死产胎儿占产仔数的20%以上:(3)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若某猪场在14d内出现上述临诊指标中的2个,即可诊断为PRRSV感染.同时结合PRRS抗体试剂盒阳性反应得到验证,但应注意与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病猪的鉴别诊断。

2.1流行病学

此病呈流行性发生,季节性不是很明显.典型表现见呼吸与生殖系统症状,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猪蓝耳病流行的重要特征为感染的隐性经过和持续性,通常情况下,大的流行经过后,会增加更多的隐性感染病例,潜在爆发性很大。

2.2典型症状

猪蓝耳病以侵染繁殖与呼吸系统为主,典型的异常症状表现为:仔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繁殖障碍、育肥猪呼吸异常。

仔猪以1月龄易感性强,死亡率较高,可达80%.典型症状:关节肿胀,眼睑水肿,皮肤发紫、呼吸粗粝.明显症状集中腹部,护理不善,易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瘟、猪链球菌.病情恶化,导致呼吸困难,共济失调,肌肉震颤,体温骤升40℃.母猪同样为易感群体,经病毒侵染后,可导致早产,甚至产期延长.经产母猪感染蓝耳病后,产木乃伊胎、弱胎、死胎等数量增多,死亡率高达80%~100%.急性发病期,母猪食欲废绝、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同时,易继发肺炎,加重恶化病情。

比较而言,育肥猪易感性差些,发病率低些.感染后,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伴有一过性厌食,轻度的类流感性症状.少数感染病例,伴有咳嗽,阴部、腹侧、双耳背部等,可见一过性青紫色或蓝色斑色。

3 猪蓝耳病综合防治建议

3.1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注意通风降温.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控制各种不良应激.加强日粮管理,满足不同阶段营养补给需求,提升猪体抗病能力.加强禽畜管理,禁止与鸭、鸡等混养.加强仔猪管理,严把泌乳关.严格接种程序,提升猪体抗病能力。

3.2免疫预防接种

保证免疫实施的有效性,同样依赖有效的监测猪体抗体水平的管理机制.通过抗体检测,了解抗体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同时,经确定的免疫程序,应严格执行下去.具体的制定方案,可参照农业部《猪病免疫推荐方案》实施.免疫接种操作的实施,应规范操作流程.目前,有效的接种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比如: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浓缩型,公猪接种,首免在配种前2~3周,剂量每头2ml,皮下或肌肉注射;母猪接种,首免在配种前5~7周,皮下或肌肉注射.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往后,每间隔6个月,免疫1次;仔猪接种,首免在21日龄,剂量每头1ml,肌肉或皮下注射.在做好猪蓝耳病预防措施的同时,注意做好口蹄疫、气喘病、伪狂犬病等的预防工作,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

3.3完善生物安全

3.3.1规范消毒

健全以消毒为核心的生物安全体系,消毒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囊膜病毒的种类针对性调整消毒药剂的pH值.基本的消毒流程,每周1~2次带猪消毒,每月1~2次全场消毒.严格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场.定期更换消毒药剂,确保良好的消毒效果.及时清扫舍内污物,所有粪污集中堆积,做无公害化处理。

3.3.2种源控制

种源控制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严禁到猪蓝耳病疫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慎重引种.引入种猪到无病毒的猪群中时必须对种猪进行常规隔离和检测,隔离期期限最少为30d.所引进的种猪在猪场外隔离14d后,并对所有的猪进行血检,如果发现有感染PRRSV,应将隔离舍内的所有猪只隔离,场地和设施用95℃热水清洗并用癸甲溴铵、聚维酮碘等消毒,至少空闲7d.外购种猪进入阳性场之前应尽早接种PRRSV疫苗。

3.4其他预控措施

3.4.1注射黄芪多糖

可借鉴药物有黄芪多糖,作为高效的免疫增效剂,有效刺激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产生细胞介质,刺激机体产生内源干扰素,提升机体抗病毒、细菌感染的能力,确保受损机体尽快康复.用量及用法,发病猪肌肉注射,浓度1%以上.用量,0.2ml/kg,每天1次,连续用5~7d.严重感染病例,可延长至7~10d,康复效果较好。

3.4.2双免增效剂

双免增效剂于颈部皮下注射,无论是治疗还是预控,效果都要理想很多.经临床试验,注射用双免增效剂的猪群,预控此病有效率达98%,治疗此病有效率达95%.用量及用法,种公猪和母猪,颈部注射,每次30ml,每天1次,5~8d/疗程;仔猪和育肥猪,颈部注射,用0.4ml/kg,皮下注射,每天1次,5~8d/疗程。

3.4.3猪蓝耳病血清

选本场健康淘汰母猪或育肥猪,制备组织灭活疫苗,免疫2次效果理想.首次免疫,用20~30ml,分点肌肉注射;二次免疫,用40~60ml,分点肌肉注射.可确保机体产生足够抗体,提升猪体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二免后1周,停止喂料8h,仅供给饮水。

猜你喜欢
猪体增效剂耳病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不同增效剂对甜菜生长及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流翔高钙系列肥增效剂——引导素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玉米施用罗壳素肥料增效剂效果分析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