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规模猪场发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调查研究

2016-01-30 20:18郭甫楷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致病性猪群猪场

郭 兵 蔡 燕 郭甫楷

(重庆市开县南雅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5400)

开县规模猪场发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调查研究

郭兵蔡燕郭甫楷

(重庆市开县南雅镇畜牧兽医站,重庆405400)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以妊娠母猪的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猪和仔猪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为主要特征.近年猪场疫病多以混合感染为主,其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养猪业的最大杀手.了解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总结分析该病的防治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策略,指导养殖户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是确保畜牧增效,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

1 流行特点

本病在猪群中突然发生和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猪是家畜中唯一易感的动物,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d左右,病程在一个猪场或猪群多流行15~25d,呈地方性流行.任何年龄、品种猪只均可发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仔猪和公猪,仔猪最敏感,育肥猪发病相对较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传染途径以空气飞沫及接触感染为主,通过感染猪的运输、粪便、灰尘及污染器具等途径运输也可导致本病传播。

2 临床症状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特征多种多样,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典型症状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率高,育肥猪呼吸异常3大症状.慢性症状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剖检病变呈多样性.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主要可见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肺出血、瘀血,出现以心叶(从心叶近心端开始)、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肝变.肺间质增宽,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肺缩小四分之一,肉样变性90%,失去气体交换功能;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扁桃体发炎、化脓;脾脏实变或呈泡沫样病变,边缘或表面可见梗死灶,多未见明显肿大,个别呈萎缩状态;肾脏表面凹凸不平,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部分猪肝可见黄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灶;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另可见心衰、心肌出血、坏死,脑膜出血,有胶冻样物质渗出等.视并发症不同,病猪可表现出猪瘟、圆环病毒病、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病相似的病理变化。

4 采取的控制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

猪群紧急投喂电解多维、葡萄糖,保证充足清洁饮水.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添加适量精料.保持猪舍通风换气,每天及时清扫粪便,对圈舍、墙壁、用具严格消毒.实行封闭饲养,不准饲养员串舍,不准场内人员外出接触病猪及其污染物。

4.2开展药物预防

养猪户因地制宜,自采草药连翘、二花、黄芪、大青叶、板蓝根、黄苓、黄檗、桔梗、柴胡、蒲公英以及生石膏等拌入饲料,连用1周.或在饲料、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粉、电解多维、清热解毒散等进行预防。

4.3限制移动

实行病健隔离,用具、饲养人员、饲料分开,临床不健康的猪专门隔离在一块饲养.对染疫病死猪进行深埋处理,并彻底消毒,防止疫源扩散、蔓延。

4.4药物治疗

4.4.1中药治疗

生石膏50g,生地黄18g,牡丹皮10g,赤芍10g,玄参15 g,黄芩15g,连翘10g,银花藤20g,板蓝根15g;如有高热加水牛角30g.麦冬15g,丹参10g,加水2000ml,浸泡30min,煎沸10min后,自然放凉.大猪每次100ml,3~6次/d,小猪每次20~50ml,3次/d,患猪可保基本存活。

4.4.2西药治疗

4.4.2.1选用抗病毒类药物

双黄连加黄芪多糖,分点肌肉注射;白细胞干扰素加清开灵,分点肌肉注射,100kg体重注射1支,每天肌肉注射2次。

4.4.2.2控制继发感染

怀疑有弓形虫时,用10%磺胺六甲氧0.5ml/kg,静脉或肌肉注射,1次/d.出现附红细胞体感染加血虫净,按5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1次肌注,隔日1次,连用2次。

5 后期防控建议

5.1抓好基础免疫

免疫接种是防制和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疫苗接种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疫病的流行规律和免疫效果,免疫接种时应规范操作,使用高质量的疫苗,减少免疫造成的应激.疫苗按要求贮运和使用,避免或减少免疫失败的一些因素。

5.2搞好种源控制

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确需引种时要从安全种猪场引种,并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引入猪群后要在场外进行隔离饲养1个月,驱虫1次,并补注1次猪瘟、蓝耳病、口蹄疫及伪狂犬病疫苗,确认为健康者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5.3强化隔离消毒

建立和完善以卫生消毒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尿及污物,加强猪场环境及猪舍和猪群的消毒工作,生产人员进出要严格消毒.定期更换猪场内消毒药品,以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疫病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4加强饲养管理

选用优质饲料(不用霉变饲料),控制霉菌毒素,合理配置营养成分,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猪的营养水平,适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维生素、电解多维、免疫调节剂等药物预防,增强猪群的综合抗病力。

5.5避免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强烈的应激是诱发该病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降低饲养密度,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满足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避免营养问题造成的猪群免疫力低下;在炎热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免疫增强剂、VE等抗应激药物,均可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1]林落霞,舒菊英,吴鹏举,等.高致病性高致病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呼吸综合征和呼吸综合征和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2010,35(3):37.

[2]高云,杨汉春,任慧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基因型的鉴定[J].农业生物科技学报,1996,6(4):327-331.

猜你喜欢
致病性猪群猪场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