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珍断与防治措施

2016-01-30 20:18宗大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胃肠炎小猪传染性

宗大稳

(威信县长安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威信 6579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珍断与防治措施

宗大稳

(威信县长安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威信6579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详细分析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因,指出了诊断方法,并提出防治措施,为以后的工作研究提供依据。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防治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易发、多发高度接触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毒是冠状病毒科,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有囊膜,呈多形性,具有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等.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表现腹泻或厌食,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夏季发病较少.一群猪只要有一头感染发病,只需1~5d无论大小猪几乎100%会发病,且传播迅速.病程短的可在48h内死亡,长的可延续5~7日。

1 病因

病猪和带毒的猪都是传染源,对猪以外的动物无致病性,传染性胃肠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引起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病猪或者带病猪的分泌物感染。

1.1圈舍原因

圈舍地面肮脏,粪便没有及时清扫,卫生条件差,通风、排水不佳。

1.2饲料原因

仔猪食入过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所饲喂的饲料发生霉变或者突然更换饲料等。

1.3其他原因

猪场的消毒和免疫不够,许多猪场的消毒不做,也没及时做免疫防疫。

2 症状

在初流行的猪群,本病的潜伏期短,通常为18-72小时,感染后一般很快传遍整个猪群,大部分猪2~3d内受到感染.临床症状的轻重、发病持续期的长短和死亡率与猪的年龄呈负相关.10日龄以内的仔猪突然发病,先出现短暂的呕吐,继而严重腹泻,粪便中经常含有小的未消化的凝乳块,呈黄色或白色,粪便恶臭.大部分3周龄以上的哺乳仔猪将存活,但体质虚弱,生长受阻。

3 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为尸体脱水,以急性肠炎变化,从胃到直肠呈现卡他性炎症为特征.剖检可见胃肠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潮红充血出血并有黏液覆盖,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色泡沫样内容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膀胱有出血点;心肌变软,冠状沟有点状出血。

在返程之前,我们专门来到格罗布尼克汽车世界。这条赛道的设施自然是比不上那些国际级赛道,但赛道旁小吃店的意式浓缩咖啡的味道极佳。如果你也希望沿着我们的路线享受这样一段跨国之旅,那么这里非常值得一试。

4 珍断

(1)流行性腹泻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临床表现与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大、小猪几乎同时发生腹泻,大猪在数日内可康复,乳猪有部分死亡。

(2)猪轮状病毒病以寒冷季节多发,多发于8周龄以下的仔猪,大猪为隐性感染。

(3)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内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不高。

(4)仔猪黄痢多发于1周内仔猪和产仔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少有呕吐,排黄色稀粪.小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能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

(5)仔猪红痢常发于3日龄内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偶有呕吐,排红色黏稠粪便.小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呈红色,坏死肠段浆膜下有小气泡等病变,能分离出魏氏梭菌。

5 治疗

笔者在2010年水路山养殖户周清普养殖场发生此类病,共治疗1周,使用以中药为主配以西药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中药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涩肠止泻,抗病毒,配以黄芪多糖可溶性粉和广谱抗菌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及抗菌消炎控制并发症和解热镇痛.现叙述如下:

5.1西药治疗

(1)抗生素:链霉素30~50万IU(单位)、庆大霉素4~8万IU(单位),混合溶解后灌服,每天2次,连服2~3d。

(2)诺氟沙星散:按仔猪用药0.3~0.5g/kg,温水溶解后灌服,每日2次,连服2~3d(病重猪第1、第2方可并用)。

(3)痢菌净注射液:每头仔猪肌肉注射2ml,并内服黄连素片,每次1~2片(每片0.5g),每日2次,连服2~3d,疗效较好。

(4)对症治疗;对呕吐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2天;对耳、鼻、四肢下部青紫者,肌肉注射10%磺胺密啶钠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2d;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及时灌服葡萄糖,氯化钠水溶液,补充体液,每次20ml,每日5次,痊愈为止。

5.2中药西药结合治疗

①粟壳20g,百草霜20g,砂仁12g,泽泻12g,共研末制成"镇吐止泻散",0.5~1.0g/kg,分2次内服.②马齿苋100g、煎水去渣内服,(小猪减半).③生姜30g、白术60g,煎水取液加入红糖100g,内服(小猪减半).④陈醋250g,加常水200ml,调匀灌服(小猪减半)。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此病,治愈率可达90%以上.提高了成活率,增加农户养殖效益。

6 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

(2)免疫接种.可使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苗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进行,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抗体,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妊娠母猪产前20~30d4ml,25kg体重以下1ml,25~50kg用2ml,50kg以上4ml.后海穴注射,接种后15d产生免疫力。

(3)加强饲养管理.分娩舍应重视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尽早使初生仔猪吃足初乳。

(4)做好消毒工作.育成舍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工作,猪群发病时,应立即封锁发病猪场和育成猪舍,隔离病猪,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

(5)控制混合感染.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易导致其他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造成死亡率上升,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可在猪的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药物。

[1]邢继萍.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 2008,(7):64.

[2]张运平,戴远棠.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8):143.

猜你喜欢
胃肠炎小猪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