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流产的鉴别珍断及防治

2016-01-30 20:18闻雪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胎衣衣原体布病

闻雪梅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母羊流产的鉴别珍断及防治

闻雪梅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226600)

分析母羊流产致病因,阐述此症的鉴别诊断,针对性提出了此症防控关键在防而不在治,并对防控要点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流产防病建议

母羊流产的危害大,不单单体现在损失幼仔上,同时,可导致母羊不同产科病的产生,严重影响其繁殖效率及生产性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不言而喻.由此,日常应加强母羊管理,发现有流产症状及早隔离诊治,尽量将病害减少到最小损失.而正确治疗的前提,在于准确鉴别母羊流产.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母羊流产致病因,同时做好鉴别诊断,为今后综合防治此症提供技术指导。

1 母羊流产病因分析

1.1非传染性流产

1.1.1饲养管理不当

此为非传染性流产的重要病因,而且由此导致的流产率极高.多数因疏于管理,人为所致.主要有如下几点:

(1)饲养环境的改变,比如:长途运输、缺水缺粮、饲喂方式改变等等.这些均可导致不良应激,降低羊体抵病能力,诱发山羊代谢功能紊乱,使血液中的血氧浓度降低,而腹中胎儿同样会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补充而导致死亡.此外,存在的不良应激,降低母羊免疫能力,更容易诱发慢性疾病,导致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诱发流产。

(2)营养跟不上,尤其冬季料草不足,母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如果此时正值怀孕期,那么孕羊为自保,在营养吸收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大多数孕羊会因发生流产症,或产下羔羊孱弱.此外,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同样可导致母羊流产.比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子宫黏膜上皮细胞角质化,影响胎盘机能,导致羔羊下生后孱弱.维生素E缺乏,可降低胎羊活力,导致胎盘早期死亡,诱发流产.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羔羊的发育,导致出生时孱弱.维生素B2缺乏,易产生畸形怪胎羊.在所有的维生素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缺乏,最易导致流产,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3)意外损伤,日常管理不当,孕羊腹部受顶撞,抢食入圈受拥挤,孕羊受到惊吓,粗暴驱赶孕羊,导致子宫收缩,诱发流产.同时,夏季不注意防暑,冬季不注意防寒,同样可导致流产。

(4)饲料品质差,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或者是用有毒植物,均可导致中毒流产.饲喂用尿素时,用量不当,同样可导致中毒流产.天气严寒,腹部受凉,同样可导致流产.炎热夏季,缺水机体紊乱,过食精料,突然更换饲喂模式等等,均可导致母羊流产。

1.1.2治病措施不当

怀孕母羊患病,诊治方式不当,用药药方失误.如:使用过量的泻药、驱虫药、子宫收缩药、催情药等,或使用禁忌使用的中草药,或剖腹产期导致子宫剧烈收缩,均可损伤胎儿导致流产.母羊假发情,真受精,或经粗暴的阴道检查,同样可导致流产.此外,输精器消毒不严,导子宫受染,同样可导致流产。

1.1.3普通疾病及生殖激素反常

母羊生殖器官疾病,如高热、腹痛、瘤胃鼓气、肺炎、肾炎、严重腹泻、尿毒症等可引起流产与怀孕有关的生殖激素失调,内分泌功能异常,由此激素分泌过多,黄体酮分泌不足,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或食入有雌激素作用的植物引起流产。

1.2传染性流产

因感染传染性疾病,而导致流产症。

1.2.1布病感染

感染布氏杆菌病,可出现典型的流产症状.此症集中在妊娠后3~4月的母羊,初次感染流产率最高,但是,大部分感染布病的母羊,在发病后可通过免疫获得康复.此症危害养羊业惨重,可造成区域内流行和蔓延,对人类公共安全同样存在威胁。

1.2.2衣原体病感染

衣原体感染在养羊业中同样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可导致山羊流产、产出死胎.一旦母羊感染衣原体,可导致胎衣绒毛叶上生长繁殖,诱发炎症,导致羔羊早产.衣原体病感染,常见2~3月份,尤其2岁母羊发病率更高些.此病感染后,常常无前兆性流产,为养羊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地方上常呈散发性流行。

1.2.3寄生虫病感染

受传统养殖理念的影响,个别地区对寄生虫防治意识淡薄.即使,每年春秋两季有防寄生虫病的准备,但是防治效果和力度都不够强.由此,个别地区寄生虫病感染情况严重,由寄生虫病感染而诱发的流产病例更是屡见不鲜,同样成为导致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因。

2 鉴别珍断

山羊流产病因复杂,具体何种病因,需根据饲养管理情况、流产病史、感染症状、胎儿胎衣等综合判断.病因确诊,同样需要采集内容物、胎衣等做实验室镜检,或经血清学检测判断.山羊流产中,做好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因需根据不同致病因,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

2.1霉菌中毒

典型症状,胎儿腐败、羊水发黑、羊膜水肿、胎盘坏死并增大。

2.2管理不当

无典型症状,突然流产.症状缓慢者,食欲废绝,腹部疼痛,精神沉郁,阴门有黏液流出.但是,胎儿、胎盘无异样.经细菌镜检,显阴性.外伤诱发流产,多数为隐性经过,胎儿与腹中缓慢溶解,没有胎儿排出,可见残骨滞留子宫内.几天后,可将溶解物排出。

2.3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诱发的流产,多见怀孕后3~4个月.前期,阴门红肿,黄红色液体排出体外,胎衣为黄色浸润,部分覆盖蛋白或脓液,胎儿多数呈败血症经过.布病导致流产,并发子宫内膜炎的概率较高,而且可加重不孕率,此症经血清学检测的确诊率较高.初次感染布病,导致流产的概率更高些,之后可经免疫而自愈。

2.4弓形体

弓形体感染,流产多见产前4~6周.流产同时,伴有胎衣不下、死胎排出.剖检可见,绒毛暗红色,胎盘肿胀,有1~2mm的坏死灶.同时,经实验室分离试验,明显可见弓形体,确诊需结合血清学方法。

2.5传染性胸膜肺炎

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鼻腔黏液流出,眼睑水肿,眼角有脓液流出,听诊胸部,明显有摩擦音,胸膜发炎.同时,死亡率较高.此症流产症,与巴氏杆菌症状类似,鉴别取病料做涂片镜检,可区别开来。

3 防治措施

考虑到母羊流产的危害性,此症防控关键在防而不在治。

3.1搞好产舍环境

山羊繁殖用产舍,力求清洁卫生,注意通风管理,接受足够光照.每日定期清扫圈舍,除了舍内残存的枯草、羊毛等,集中堆积处理.注意清除圈舍内的杂草,严格消毒管理制度,防治致病菌的侵入.而入冬之后,不建议清除粪便,残留下的粪便经山羊踩踏后,可形成暖炕,有利于圈舍保暖.待到春秋交际时,及时清理出圈。

3.2改善母体营养

注意母羊体内营养成分的摄入,确保充足、营养、全价的饲草料.冬春季枯草季节,单靠放牧采食牧草,难以满足山羊生长所需的养分补给.尤其在怀玉后期,腹中胎儿长势较好,营养需求量大,此时更应该注意补给营养全价的饲料,确保胎儿生长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同时,注意补饲胡萝卜、玉米、豆饼等谷物饲料,增强母羊体质,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

3.3疾病预防

母羊流产因衣原体病或布病所致,生产胎儿及时隔离.同时,将残留的胎衣、污染物等及时清扫,集中无公害化处理.制定严格的接种程序,注意防治致感病的传染.任何衣原体病或布病,都应早期制定严格的防治计划,减少此病的传染和危害.此外,净化被阳性淘汰的山羊,达到净化种群的目的。

此外,注意驱虫工作的落实,有效预控流产症的发生.建议使用最新驱虫药物,比如:虫克星、伊力佳、阿力佳等等,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导致流产的可能.驱虫安排每年的春秋两季,制定严格的驱虫程序.经驱虫后的粪便,集中堆积发酵。

3.4及早隔离,对症治疗

出现感染病例,及早隔离,针对病情积极诊治。

出现胎动不安、腹痛起卧、呼吸增速、脉搏加快等早期流产症状,或习惯性流产的母羊,可选择黄体酮,每次用2ml,肌肉注射.或20mg,口服用药,防治流产的发生.早期轻微症状,同时有黏液流出,此时注射黄体酮,症状不见好转的,流产将不可避免。

出现流产症状,而且胎儿、胎盘等一并排出.或,个别山羊死胎难以排出或胎衣不下症状,应及时引产或助产.山羊产道正常,子宫颈已开展,建议用催产素,肌肉注射,排出胎儿.效果不明显,可直接将其拉出.如子宫颈未张开,腹中胎儿死亡.首先,建议用雌激素,肌肉注射,促使子宫颈张开.然后,注射催产素,将胎儿自产道内排出.上述治疗方法,均不见效的,可考虑进行剖腹产手术。

[1]田树军,赵秀英,王鹏飞.母羊流产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河北畜牧兽医,2002,(4):32.

[2]李莉.山羊流产原因及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8):59.

猜你喜欢
胎衣衣原体布病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新发衣原体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