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副伤寒病的珍治

2016-01-30 20:18黄文峰董海宏余德元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副伤寒沙门氏菌圈舍

黄文峰 董海宏 余德元

(青海省贵德县畜牧兽医站,青海贵德 811700)

一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副伤寒病的珍治

黄文峰董海宏余德元

(青海省贵德县畜牧兽医站,青海贵德811700)

从外地引进母猪后直接放到本场母猪所产断奶仔猪的圈舍隔壁,中间只有一个圈墙相隔.第五天猪群突然发病,当地兽医立即给病猪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尼利定等药物治疗,未见疗效,并死亡2头.笔者前往后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副伤寒病,并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第二天病猪症状大大减轻,第三天病猪基本恢复正常,5d后猪群全部恢复健康。

母猪产后瘫痪诊治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本病发生后,如采取的防治措施得当,可得到有效控制.笔者现将贵德县一起典型病例发病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青海省贵德县河东乡某养猪场,2014年11月18日从外地购进仔猪30头,购进后直接放到自己母猪所产断奶仔猪的圈舍隔壁,中间只有一个圈墙相隔.第五天猪群突然发病,当地兽医立即给病猪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尼利定等药物治疗,未见疗效,并死亡2头.病猪逐渐增多,剩下的28头猪都有症状,而在隔壁圈舍内自己母猪所产的断奶仔猪也相继发病,症状和新买的仔猪一样,随后请县兽医站门诊人员诊治.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仔猪沙门氏菌病,立即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除1头症状较重的仔猪死亡外,其余仔猪全部恢复健康。

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在40.5℃~41.5℃之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间有下痢,粪便稀薄,呈淡黄色、恶臭,并有寒战扎堆现象.病猪耳根、鼻端、胸前和腹下等肢体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斑块。

3 剖检病变

对刚病死的仔猪进行解剖,病变主要呈坏死性肠炎特征:回肠后段、盲肠、结肠黏膜坏死,黏膜上覆盖着一层弥漫性坏死和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出血,粗糙增厚,失去弹性.肝、脾可见针头大灰黄色坏死点或灰白色结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肺充血、出血、水肿。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刚病死小猪的大肠内容物接种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在37℃中恒温培养24h,在琼脂平板上可观察到边缘整齐,因乳糖没发酵而呈黄白色的单个小菌落,可区别于大肠杆菌的菌落为灰白色.无菌挑取典型菌落,抹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钝圆,呈散在排列,偶尔有2~3个连在一起的红色革兰氏阴性短小直杆状细菌;挑取单个菌落恒温培养24h后,在三糖铁琼脂上的穿刺线上因产生H2S而底部呈现黑色,斜面仍为黄色,可区别于大肠杆菌的全部仍为黄色。

5 珍断

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该猪场小猪的死因是感染了猪副伤寒病。

6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平时要严防传染病带进猪场,从外地引进猪必须隔离观察,只有确认健康猪后才能进入猪场.发生本病后要彻底隔离病猪,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彻底消毒,每天一次,连续10d。(2)病猪治疗.①肌肉注射恩吉诺(主要成分:恩诺沙星等),按0.2ml/kg,每天2次,连用3d.②肌肉注射息热(主要成分:磺胺嘧啶等),按0.2ml/kg,每天2次,连用3d.③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方剂:青木香10g,黄连10g,白头翁10g,车前子10g,苍术6g,地榆炭15g,炒白芍15g,烧大枣5枚为引,研末,分2次拌料或喂服,连用3d。(3)全群仔猪饲料内添加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按说明用,连用5d,并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猪体的抗病力。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第二天病猪症状大大减轻,第三天病猪基本恢复正常,5d后猪群全部恢复健康。

7 讨论

(1)经调查分析,该猪场引进该批仔猪时正下大雪,猪场尚未做好保温措施,小猪因突然受寒冷应激,全身抵抗力下降而引发猪副伤寒疾病.该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更易感,加之该批仔猪因从本省互助县长途运输引进而造成抵抗力下降,使得病菌活化造成内源性感染,患病猪并可由粪便、尿、污染的饲料和水等通过消化道传染给健康猪,因此,防治该病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常发病的猪场可选用菌苗免疫。

(2)当地兽医立起初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这几种药物,理论上对沙门细菌属细菌是敏感的,也是目前广大猪场应用较多的,但因该场长期以来一旦发生该病便采用这几种抗微生物药物,导致产生了较大的耐药性,再加之用药剂量未加大,因此便看不出明显的效果,避免不了发病猪继续死亡的情况。

8 小结

(1)本病主要发生于4个月龄以内的仔猪,因此在这个月龄段的仔猪,特别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仔猪圈舍内的温度、湿度,搞好圈舍内的卫生消毒工作,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环境,猪群尽量分小群饲养.仔猪一月龄口服或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均匀地拌入饲料让猪自己采食,断奶后再口服或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这样可以使猪群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免遭本病的传染。

(2)本次仔猪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从外地购回仔猪,长途运输,又突然改变饲养环境,饲料突然更换,再加上天气变化无常,促使仔猪发病.因此,从外地购回仔猪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并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定无病时,再进猪场饲养。

[1]崔现兰.应用免疫荧光法诊断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0,(5):54.

猜你喜欢
副伤寒沙门氏菌圈舍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mpN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