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技术措施

2016-01-30 20:18尹显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富源县氨化青贮饲料

尹显章

(云南省富源县饲草饲料工作站,云南富源 655500)

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技术措施

尹显章

(云南省富源县饲草饲料工作站,云南富源655500)

云南省富源县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利用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带动了畜牧产业发展,使大部分的秸秆变废为宝,通过秸秆过腹还田,耕地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了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现笔者将多年来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基层同仁和养殖户参考。

1 制作优质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

1.1青贮原料必须有充足的含糖量

饲料中的乳酸菌主要是利用糖生长繁殖的,并在代谢过程中把糖转变成乳酸,为达到乳酸菌迅速繁殖的目的,一般来说,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不宜低于鲜重的1%~1.5%.禾本科牧草含糖量较高,容易青贮;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高而含糖量低,较难青贮,因而不宜单贮,应与含糖量较高的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的比例为2∶1或1∶1。

1.2适宜的含水量

青贮原料中有适当的含水量,是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水分含量的高低会影响青贮发酵的过程和青贮料的品质.一般来说,原料含水量以65%~70%为宜。

1.3要保证适宜的温度

在制作青贮饲料的过程中,青贮窖内温度之高低,直接影响着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的多少,是检验乳酸菌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强弱的指标.因此,必须掌握好温度.一般以20℃~25℃为理想,最高不超过37℃。

2 制作及贮存

2.1对青贮设备的要求

首先是青贮地址的选择,地址应选择土质坚实,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距畜舍近,贮取方便的地方.其次,设备坚固牢实,不透气、不漏气,内部光滑平坦,以利原料下沉压紧.不论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池、壕,四角要挖成半圆形,窖壁光滑具有一定倾斜度,上大下小,防止倒塌.其砖石缝隙用水泥抹严,严防透气.窖底距地下水位0.7m以上,以防地下水渗入青贮料中.如地下水位过高,可修建半地下式或地上式青贮池.为了防止雨水渗流池内,应在青贮池四周1m处挖排水沟或在青贮池底部的一端中间挖一个小窨井,以利渗水和抽出.青贮窖的形状、大小、依地势、牲畜头数和原料的多少而定。

2.2适时收割

青贮料收割时,应当是单位面积营养物质收获量最高,水分含量适当,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一般禾本科牧草宜在孕穗至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宜在孕蕾至开花期刈割,随收随贮。

2.3切碎

常言说,寸草三刀,不喂料也上膘.原料切碎便于压实排除空气,原料中的汁液也能流出,有利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根据原料的多少,选用不同型号的切碎机,切碎长度以1~1.5cm为宜。

2.4装填

青贮最好选择在晴天进行,饲草青贮一旦开始,就要集中人力、物力不间断工作.原料要逐层平摊装填,装填时间越短越好,一般应在48 h以内完成。

2.5压实

为了避免青贮料中存有空隙使饲料变质腐败,任何一种切碎的植物原料在青贮设施中都要装匀压实,而且压得越实越好,特别是靠近池壁和四角。

2.6密封

严密封窖,防止漏水通气是调制优良青贮料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窖内青贮原料装满后,应立即封闭窖口,在原料上面覆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再压30~40cm厚的土。

2.7取料

青贮饲料一般经过6~7周即可完成,便可开窖利用,圆形正方形窖池要自上而下分层取料,长方形池或壕应从一端开始分层逐段取用,每次取出量以当天喂完为宜。

3 推广情况

自2010年以来,全县先后在6个乡镇实施推广秸秆青贮养畜了秸秆项目,主要对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实施秸秆青贮养畜进行补贴,每建一个青贮池给以补贴,近年来,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后所、大河、古干、黄泥河等4个乡镇开展建设试点后,令人欣喜的是,现如今综合利用秸秆,积极变废为宝的探索越来越多.尤其是富源县相继找到许多秸秆利用的好办法,因为综合利用而产生了新的价值,变成了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的"香饽饽".秸秆作为农作物的附属产品,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当作垃圾来处理.但实践表明,秸秆是农业的重要生物资源,用途十分广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转化为清洁能源就是其中一项.近年来,富源县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模式,把秸秆利用与发展畜牧养殖相结合,实现了秸秆"青贮-养殖-沼气-还田"的良性循环.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循环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发展方向,其建设水平、规模之大已走在前列。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沼气用户10余万户,沼气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30%以上,我们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利用等技术,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养殖-沼气-还田"和"氨化-养殖-沼气-还田"的良性循环这项技术是通过秸秆中的各种微生物和各类霉菌.使秸秆中的有机物快速发酵,提供饲料养畜后回归土地.增加土地肥力.既改善了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又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通过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等技术的推广,还田再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生态.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提高耕地的综合质量.推广秸秆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等技术的推广,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使耕地有机质能提高0.05%-1%.同时节约农民打药、施肥等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秸秆利用量为132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0%,秸秆青贮、微贮、氨化共计1320万吨.初步形成了饲料化利用为主,能源化利用较快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作为青贮饲料使用,使用率达到75%.受益农民30余万人.今年,秸秆青贮、氨化利用建设列为全县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富源县秸秆过腹还田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优化了农村用能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技术的推广对于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秸秆利用质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富源县氨化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
饲喂氨化草喂肉牛效果好
富源县总工会:走访慰问困难劳模
富源县总工会:组织220名一线职工(劳模)疗休养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
秸秆氨化喂羊好
养殖奶牛学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