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聿青医案》简析张氏学术特色

2016-01-31 16:46袁海泼,张丹,谢春光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温病内经



从《张聿青医案》简析张氏学术特色

张聿青是清末著名医家。其去世后,散落的医案由门人整理成《张聿青医案》。书中医案记载详实,析理深入浅出,多有独到见解。本文以《张聿青医案》为蓝本,粗窥其学术思想。1.学术思想源流。理源《内经》:张聿青先生读书、临证几十年,《内经》的思想始终指导着他,在一些医案中可以明显看到他直接利用《内经》指导辨证施治。如治不寐以“胃不和则卧不安”为指导,或以《内经》阴阳学说、卫气运行学说阐述不寐发病和治疗机理,以“腑以通为用”治疗吐血,以“开鬼门法”治疗水肿。取法《伤寒》:在《张聿青医案》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取法于仲景的痕迹。或取仲景辨证立法之意而不拘泥于其方,或取其方而不限于伤寒之病证,扩大了经方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如治厥阴病不取乌梅丸,而以苦味的黄芩、黄连,辛味的半夏、干姜,酸味的白芍。对于中焦痰饮不用苓桂术甘汤,拟用长沙栝蒌薤白汤出入。广泛采撷各家经验:聿青先生十分重视调治脾胃,从医案中可以看出此种观点师承李东垣,有些医案甚至直接用李东垣的原方,如用补中益气方治疗痢疾;在治疗肝阳上升太过致火者,循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的思路;在治疗肾、命门、水、火方面,常取法于张介宾,如治疗肾阴上泛为痰常用左归饮加减;在治疗吐血一症上宗缪仲淳的治血法则。深受温病学派影响:主要表现在叶天士、吴鞠通均重视舌诊,张聿青医案也多详细记载舌象,在辨舌的腻苔方面还颇有发挥。用药更是遵从温病派多轻清之品,剂量也比较轻。2.学术特色。擅治湿温:聿青先生除了遵守一般温病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创建表现在湿温部分,采用以燥治燥之法治湿温。长于调肝:聿青先生是个善于治疗肝病的人,无论是在肝火肝阳还是中风、气郁、嘈杂、咳嗽等病涉及肝都疗效卓著。精于舌诊、脉诊:在《张聿青医案》中大部分医案都详细记载了脉象,有的更是凭脉象分析其病机。在舌诊方面,聿青先生对腻苔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阴虚可见浊苔,治疗用滋阴化痰法,用药常加熟地。不喜用甘草:观《张聿青医案》用甘草的少之又少,只有在应用炙甘草汤、补中益气汤时才使用甘草。这与聿青先生遣方用药思想有关,他在攻邪方面深得张子和的思想。不用甘草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总之,通过简要梳理聿青先生的学术思想来源与学术特色,希望有更多人能领略《张聿青医案》的魅力。

袁海泼,张丹,谢春光.四川中医,2016,34(3):27.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温病内经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温病教学中应用“以纲带目”教学法的探讨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从文论医评《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