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武侯祠

2016-02-01 02:11张家太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侨园 2016年6期
关键词:武侯祠蜀汉塑像

文 张家太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拜谒武侯祠

文张家太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列车经过43个小时长途奔波 中午到了成都我们暂住在蜀汉宾馆。下午简单整理后 我就急于去拜谒武侯祠。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武侯区,占地面积56亩 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 是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始建于西晋末 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 明初时被毁 到清康熙年十一年 改建为君臣合庙 刘备殿在前 诸葛亮殿在后 并正名为昭烈庙 刘备谥号昭烈帝 。但是后人习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祠内殿宇重重 布局严整 古朴肃穆 庄严典雅 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走进武侯祠朱红的大门 只见甬道两旁柏树参天 绿叶掩映 柏树之间 间植着一些五彩缤纷的花草 装点着树下的空地。沿着甬道往前走 院子两边 各有一个碑亭 亭子里分别立着一块高大石碑左边是一只巨龟驮着的明碑 右边是祠内最大的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碑立于1200多年前 由唐代名相裴度撰文 著名书法家柳公绰 柳公权之兄 书写 名匠鲁建镌刻 其文章、书法、刻艺精湛 被誉为“三绝碑”。碑高约4米 宽约1米 碑文至今清晰可见。

穿过碑亭 有廊房列在二门前。门内的墙上 嵌着《出师表》石刻。石刻表文 情感真挚 言词恳切 读后催人泪下。据说 名将岳飞到武侯祠时 观览《出师表》后深受感动 遂挥泪一气呵成了这幅墨宝 表达了岳飞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石刻刻工精湛 技艺娴熟 前半部分字体以楷书为主 隽永秀丽 后半部逐渐遒劲飘逸 龙飞凤舞。整幅石壁的书法大气磅礴 十分壮观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我站在石壁前 凝视着那些字体 泪雨盈眶 思绪翻飞 为这浸透人间真情的表文和书法所感动。

向前拾级而上 来到一片地势开阔的庭院。四周金黄色的桂花正含苞待放 浓郁的香气迎面扑来。 院子正中是雄伟高大的刘备殿 飞檐斗角 雕梁画栋 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大殿中央供奉着刘备及其孙子刘谌的塑像。这位蜀汉帝王面目慈祥 眉宇间显露出王者的尊严。两边陪祀的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及其儿子的塑像 神态各异 栩栩如生。大殿南两侧为28位文臣、武将塑像长廊。文臣文质彬彬 凝神静思 仿佛在展示他们辅佐刘备平定天下的才能 武将威风凛凛 神采飞扬 仿佛在刀光剑影的疆场上展示他们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走在供奉着这些塑像的通道上缅怀这些文臣武将 及其他们的精彩故事 令我感慨不已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穿过刘备殿 沿级而下 来到诸葛亮殿。里面匾额楹联众多 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清末民初赵藩撰的一长联吸引了我上写“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留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楹联概括了诸葛亮用兵治国“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的雄才伟略 也赞扬了他宽阔的胸襟和过人的胆识。殿内宽敞开朗 香烟袅袅 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在中 他头戴纶巾 手持羽扇 双目凝思 神态自若 右侧是其子诸葛瞻 左侧为其孙诸葛尚。遥想当年 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了天下 又帮助刘氏父子坐了天下 忠心耿耿 恪尽职守 为蜀国的奠基立业耗尽了他全部精力。在残酷而惨烈的战火硝烟中 他身心交瘁 壮志未酬 确实令人遗憾。诸葛亮在出征途中 伐魏不利 突患急病 卒于前线 时年54岁 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

追忆诸葛亮一生辉煌的历程 我不由得无限崇敬和感慨。在汉语词典里 有一俗语 “三个臭皮匠 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已是人类智慧的代名词。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 他高瞻远瞩 精心设计一整套划三分天下的施政纲领——《隆中对》 他周密审慎 不断探索“兴复汉室”的方略 表现出忠君报国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 他联吴抗魏 恩威并施 表现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雄才伟略。他运筹帷幄 身经百战 胸有百万雄兵 心有锦囊妙计 充分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教诲儿孙“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作为修身养性、处世为人的准则。他那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南征北伐 东挡西杀 以实现先帝遗愿的耿耿忠心 他那不怕挫折、奋勇向前的无畏气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政治修养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精神 虽历经千年 至今依然光同日月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猜你喜欢
武侯祠蜀汉塑像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过武侯祠
武侯祠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礁堡·塑像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谒成都武侯祠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①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