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心脏功能的应用

2016-02-01 07: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多普勒心肌心脏

王 瑶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影像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1)

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心脏功能的应用

王 瑶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影像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 探究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并比较其Sm、Em、Am。结果 观察组的左右房室瓣环平面Sm((9.01±2.43)cm/s,(7.66±2.34)cm/s)、Em((19.47±2.43)cm/s,(18.84±3.21)cm/s)、Am((21.64 ±2.34)cm/s,(20.13±2.37)cm/s)均较对照组((12.65±2.31)cm/s,(23.66±2.24)cm/s,(18.22±2.23)cm/s;(10.78±2.44)cm/s,(21.51 ±2.49)cm/s,(17.61±2.31)cm/s)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成像技术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多普勒成像技术;糖尿病;心脏功能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多普勒成像是一项以分析心室壁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现已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检查技术。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心脏功能时常用的指标有心肌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时间间期[1]。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到鞍钢集团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心脏功能,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到我院就诊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36~63岁,平均年龄为(47.23±4.8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34~65岁,平均年龄为(46.98±7.2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多普勒成像技术:采用Acuson生产的Seg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两组进行检测,探头频率为2.5~6.0 MHz。取心尖四腔心在左右心室侧壁,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室间隔附着部位四个位点进行定点测量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Em)和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Am)。上述测值均取3个连续心动周期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SPSS18.0软件包对统计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主要选择均值±标准差来表示,并选择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主要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左右房室瓣环平面Sm、Em、Am均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出现心肌受损病变情况,这种病变可以分成五类,第一类是心肌微血管病变,当患者出现这种类型的病变之后,不仅会表现在内皮细胞上,还有表现在基底膜上,会导致基底膜变厚,另外还会导致患者动脉瘤病变出现。第二类是冠状动脉内膜增生,还有内膜下纤维性增生,对于患者管壁来说,会出现糖类物质聚集情况,也会产生病变增厚情况,另外会使得患者出现粥样硬化等相关症状。第三类是心肌间质胶原增生,且这种增生严重程度是比较大的,不仅会出现血管纤维化现象,还会出现大量糖类物质聚集情况。第四类是心肌肥大,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心肌纤维。第五类是心脏神经病变,且这种病变是自主出现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出现相关病变之后,会大大降低自身心脏功能,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通过加强多普勒成像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患者心脏功能以及相关指标[2]。

如今,在患者心脏功能监测当中,主要对三大指标进行监测,第一,要监测患者的心肌运动情况,通过普勒取样放置在相关区域,能够掌握患者心肌收缩情况以及心肌舒张情况,最终了解患者的实际心肌功能变化情况。第二,要监测患者的二尖瓣运动情况,具体来说是患者尖瓣朝着左室方向运动情况,其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心脏活动情况以及心肌弹性,还不会受到相关负荷量变化情况的影响[3]。第三,要监测时间间期,要实现多普勒成像监测和心电图检查的有效结合,从而准确检测出患者室壁收缩以及舒张情况。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后期的左室容量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对应的射血分数却有了明显的降低趋势,这就表明,患者左室能力有了明显的降低趋势。相关研究在应用多普勒成像技术进行监测分析后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存在舒张功能障碍,同时收缩功能也受到影响[4-6]。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左右房室瓣环平面Sm、Em、Am均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多普勒成像技术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1] 袁亮辉,周启昌.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医学,2012,18(10):25-27.

[2] 刘敏,梁婷,张晓玲,等.双多普勒成像技术同步测量E/e’评估尿毒症患者右室舒张功能[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7):454-458.

[3] 吴玮,,余杨,李瑛,等.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及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7):991-995.

[4] 余杨,吴玮,彭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对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01-202.

[5] 石小红,邓又斌.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心脏功能的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4):252-254.

[6] 王媛媛,黎莉.组织多普勒对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R587.1

B

1671-8194(2016)32-0049-01

猜你喜欢
多普勒心肌心脏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心脏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