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危象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2-01 07:40孙玉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危象低血糖葡萄糖

孙玉贤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低血糖危象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观察

孙玉贤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探析低血糖危象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进行院前急救的60例低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平均反应时间为(13.0±0.3)min。发病时,平均血糖水平为(2.1±0.2)mmol/L;患者急救后,患者平均血糖为(3.5±0.3)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血糖危象患者救治中,院前急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低血糖危象;院前急救;临床效果

低血糖危象指的就是血中葡萄糖浓度小于正常值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病因非常多,发病机制比较复杂[1]。当成人血糖水平<2.8 mmol/L时,可认为是血糖降低,但是否出现症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有所不同[2]。当血糖降低的时候,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中枢神经异常,此种现象称之为低血糖危象。为了探析院前急救在低血糖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院前急救的60例低血糖危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予以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院前急救的60例低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30例;年龄在21~87岁,平均年龄为(68.4±2.6)岁;病因:药物诱导35例,肿瘤8例,自身免疫疾病7例,酒精中毒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原因不明2例。

1.2 诊断标准。低血糖危象的诊断标准[3]:根据Whipple三联征予以确定:①出现低血糖症状;②发病时血糖低于3.0 mmol/L;③供糖后低血糖症状快速缓解。

1.3 方法:在低血糖危象患者院前急救中,具体操作如下:①倘若患者意识不清醒,给予静脉输注30~50 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1 mg胰高糖素。倘若患者意识清醒,给予口服葡萄糖20~50 g,或者口服蔗糖。②每15~20 min检测1次患者的血糖水平,以此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情况。③倘若患者血糖水平未见恢复,给予静脉注射浓度为10%或50%的葡萄糖,加用糖皮质激素。倘若患者血糖水平恢复,需对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患者糖尿病知识讲解,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血糖水平监测,以此防止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在院前急救中,必须明确观察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密切监测,并且对排尿、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对出入量进行记录。②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监测,凡是怀疑为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均要马上快速测定血糖水平。

1.4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并且统计患者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从而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判断。

1.5 统计学分析:在Excel软件、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临床疗效,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血糖水平,对血糖水平数据进行t值检验,若P<0.05,代表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60例患者中,显效20例,占有比例为33.3%;有效30例,占有比例为50.0%;无效10例,占有比例为16.7%。由此可知,低血糖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总有效率为83.3%。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3.0±0.3)min。

2.2 院前急救的血糖水平控制:发病时,患者血糖水平在0.0~3.0 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为(2.1±0.2)mmol/L;经急救,患者血糖水平在1.3~7.6 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为(3.5±0.3)mmol/L。比较分析可知,急救后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急救前(P<0.05)。

3 讨 论

低血糖危象的发生原因非常多,如反应性低血糖、早期糖尿

病、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等。低血糖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特征。在病情较轻时,症状主要有心慌、出冷汗、手抖、面色苍白、饥饿感、四肢麻木、焦虑、焦躁等;在病情较重时,症状主要有昏迷、说话含糊、精神失常、语无伦次等[4]。此外,严重者还经常伴有全身抽搐症状,最终完全丧失知觉。如果救治不及时,就会造成患者死亡。针对老年患者来说,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经常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症,在院前急救中必须给予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平均反应时间为(13.0±0.3)min。发病时,平均血糖水平为(2.1±0.2)mmol/L;患者急救后,患者平均血糖为(3.5±0.3)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对低血糖危象患者施行院前急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且此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5]的研究十分相似。

在低血糖危象患者院前急救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急救效果,必须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及时发现,及时抢救:一旦发现患者皮肤湿冷,发生昏迷,大汗淋漓,瞳孔变化,应马上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便于第一时间确诊。②葡萄糖治疗: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给予口服葡萄糖20~50 g;在患者不清醒的状态下,需静脉注射30~50 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之后持续给予浓度为10%的葡萄糖静脉滴注,保证患者血糖维持约为10 mmol/L。③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监测:每15~20 min测定1次患者血糖水平,若患者血糖水平未见恢复,给予浓度10%或50%的葡萄糖静脉滴注。④吸氧: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治疗,1~2 L/min。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氧安全,贯彻“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的原则,以此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⑤昏迷、抽搐患者的护理:对于昏迷患者来说,需对患者意识迷糊、嗜睡等症状予以观察,以便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对于抽搐患者来说,需适当给予镇静剂治疗,并注意保护患者,以免出现外伤。⑥心理护理: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给予耐心的疏导、鼓励,以此提高患者信心,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⑦安全运送: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做好转运工作,以此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做好相关医疗文件的记录,完善交接工作。

总而言之,在低血糖危象患者救治中,院前急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1] 王芳.对53例低血糖危象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以山西晋城急救中心为例[J].医药前沿,2014,7(17):271.

[2] 宋志慧,张宁,张帆,等.29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3,10(16):381-382.

[3] 陈汀劳,冯炎锋,冯日祥,等.院前急救中低血糖昏迷患者90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9):876-877.

[4] 杨贤义,刘梅,朱艳霞,等.48例低血糖脑病院前诊治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2):198-199.

[5] 李鸣明.低血糖危象院前急救临床分析14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4.

R459.7

B

1671-8194(2016)32-0114-02

猜你喜欢
危象低血糖葡萄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占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