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02-01 07: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健康人肺气肿稳定期

刘 霞

(山东省邹城兖矿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邹城 273500)

呼吸功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刘 霞

(山东省邹城兖矿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 探讨对比急性期COPD、稳定期COPD患者与健康人呼吸功能测定FVC、FEV1、FEV1/FVC%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急性期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作为稳定期组,选取同期健康查体患者6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呼吸功能测定FVC、FEV1、FEV1/FVC%,探讨不同分组人群以上指标的差异,并找到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呼吸功能对比,在FEV1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51.08±3.68)%,稳定期组患者(61.71±4.48)%,健康人群(74.89±5.85)%,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5.87、3.79,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3.85,P<0.05)。FVC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1.33±0.41)L,稳定期组患者(1.59±0.42)L,健康人群(1.97 ±0.52)L,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26、4.15,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98,P<0.05)。TNF-α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52.48±2.65)%,稳定期组患者(68.89±3.53)%,健康人群(84.89±3.62)%,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26、2.89,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2.76,P<0.05)。结论 急性期COPD、稳定期COPD患者与健康人呼吸功能测定FVC、FEV1、FEV1/FVC%均能反映出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在COPD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COPD;呼吸功能;发病机制;诊断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临床老年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易反复急性发作,若不能获得合理的治疗,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一直以来寻找特异性指标早期对COPD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近年来,关于COPD患者病情变化预测指标的报道层出不穷。急性加重期阻塞性肺病,又称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Ⅲ期COPD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ARF)[2]。AECOPD是COPD患者急诊和住院的主要原因。AECOPD患者入院后的病死率约为10%,长期治疗效果不佳,1年内病死率可达到40%,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一年内病死率更可高达59%[3]。入住ⅠCU的患者短期病死率更高,为20.5%~72.2%。本研究探讨了呼吸功能测定对COPD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急性期组,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54~82岁,平均(71.34±9.36)岁;COPD稳定期患者60例作为稳定期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2~80岁,平均(70.64± 9.14)岁;选取同期健康查体患者60例作为健康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53~81岁,平均(71.03±8.39)岁。

1.2 分组方法:符合上述标准的我科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系同期健康体检对象。急性期组(60例):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稳定期组(60例):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经治疗后稳定或症状轻微,肺功能存在明显气流受限。健康人组(60例):患者无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等症状,经询问病史近2个月内无呼吸系统疾病,体格检查、肺功能测定均未发现异常。肺功能无气流受限。三组纳入对象的性别、年龄等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结 果

三组患者呼吸功能对比,在FEV1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51.08 ±3.68)%,稳定期组患者(61.71±4.48)%,健康人群(74.89± 5.85)%,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5.87、3.79,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3.85,P<0.05)。FVC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1.33±0.41)L,稳定期组患者(1.59±0.42)L,健康人群(1.97±0.52)L,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26、4.15,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98,P<0.05)。FEV1/FVC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52.48±2.65%,稳定期组患者(68.89±3.53)%,健康人群(84.89±3.62)%,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26、2.89,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2.76,P<0.05)。

3 讨 论

急性加重期阻塞性肺病又称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Ⅲ期COPD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ARF)。AECOPD是COPD患者急诊和住院的主要原因[4]。AECOPD患者入院后的病死率约为10%,长期治疗效果不佳,1年内病死率可达到40%,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年内病死率更可高达59%[5]。入住ⅠCU的患者短期病死率更高,为20.5%~72.2%。本研究的着眼点是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检测[6-7]。

肺总量(TLC)增加(可达预计值的150%)。用体积描记法测定TLC较准确,用氦稀释法则可能偏低[8]。VC在肺气肿早期可增加,随着残气量的增加,影响了肺活量组成的下半部分,因而VC低于正常,并随气道阻塞加重而下降。用力呼吸肺活量受影响则更明显。FRC和RV升高,包括绝对值及RV占TLC的比值[9]。反映气流阻塞的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下降至低于预计值的60%。美国胸科学会(ATS)的肺气肿分期即按FEV1占预计值的%制定。Ⅰ期肺气肿为FEV1不低于50%的预计值,Ⅱ期肺气肿为FEV135%~49%的预计值,Ⅲ期肺气肿为FEV1<35%的预计值[10]。

患者在生理上适应气道阻力的增加,部分通过吸气肌的张力维持过度充气,形成平静呼吸基线的上升,FRC点上移,潮气呼吸在肺压力-容积曲线的上段进行[11]。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肌运动不协调,出现胸腹反常运动或周期性胸腹式呼吸的转换。肺气肿患者在睡眠时可出现低氧的加重,有学者根据一项假设,将SaO2和PaO2进行换算,经观察发现正常人睡眠时在REM阶段,PaO2下降1.3~2.7 kPa(10~20 mm Hg),气肿型肺气肿3.11 kPa(23.92 mm Hg),支气管炎型肺气肿2.10 kPa(16.15 mm Hg),由于支气管炎型肺气肿清醒时已有低氧,故影响最大,一般认为,如清醒时血氧正常,则不太可能出现夜间低氧血症,除非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12]。

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呼吸功能测定方面,三组患者呼吸功能对比,在FEV1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51.08±3.68)%,稳定期组患者(61.71±4.48)%,健康人群(74.89±5.85)%,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5.87、3.79,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3.85,P<0.05)。FVC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1.33±0.41)L,稳定期组患者(1.59 ±0.42)L,健康人群(1.97±0.52)L,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26、4.15,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98,P<0.05)。TNF-α方面比较,急性期组患者(52.48±2.65)%,稳定期组患者(68.89± 3.53)%,健康人群(84.89±3.62)%,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4.26、2.89,P<0.05),稳定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人,有统计学差异(t=2.76,P<0.05)。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呼吸功能测定的结果分析,急性期患者的呼吸功能较差,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功能优于急性期患者,但是尚未达到健康人群的程度。

[1] 叶先智.CRP及ⅠL-17水平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1): 909-911.

[2] 孙武装,孙佳玮,张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血浆脂肪炎性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及临床意义的探讨[J].中国实用临床,2011,14(1B):140-142.

[3] 牛占丛,平芬,李贤,等.内皮素-1、一氧化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691.

[4] 何丹,白淑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系统性炎症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768.

[5] 郝翠萍,程兆忠,李国,等.低分子肝素对COPD大鼠模型SOD及MDA表达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4):309-311.

[6] 罗少华,高兴林,李东风等.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kB的表达[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 29(10):807-810

[7] 徐永芳,孙维罗,孙燕.ET-1、VEGF、HⅠF-la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5):339-340.

[8] 齐咏,马利军,牛红丽,等.NF-kB在稳定期低体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461-3462.

[9] 曾雪峰,王晓霞,包勇,等.成都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0(1):30-32.

[10] 郑小平,王倬,张曼灵,等.柳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8-10.

[11] 张雅园,邱洁,张锦,等.宁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1):876-880.

[12] 张甜,王峰,李建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诱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医学报,2011,26(154):275-276.

R563.8

B

1671-8194(2016)32-0115-02

猜你喜欢
健康人肺气肿稳定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基于16S rRNA测序比较探讨气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