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6-02-01 07:40张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稳定型病患阿托

张丽丽

(沈阳市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张丽丽

(沈阳市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择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患162例,将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79例病患称为对照组,将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83例病患称为研究组。以3个月为期限,观察每个月指标变化。观察两组医治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前后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患用药后,均已见得较好疗效,心绞痛发作状况得以改善,研究组在疗效相关指标与医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大幅降低,且不良影响较少,较对照组改观突出(P<0.05)。而对比组间并发症率,研究组7.23%,对照组3.8%,曲美他嗪较刺激肠胃、神经、皮肤,会给耐受性较差的病患带来一定不良反应,易过敏体质也应酌情选择。(P<0.05)。结论 除个别病患需注意不良反应外,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时间缩短,降脂效果好,疗效更好。

不稳定型心绞痛;阿托伐他汀;心肌供血;曲美他嗪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定性在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属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恶化快、病死率高,发病机制是不稳定斑出现破裂,导致形成继发血栓,继而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致命影响[1]。UAP治疗在于促进心肌供血,使心

肌细胞缺血耐受性增加,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降脂药物被世界研究证实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有效[2],而曲美他嗪作为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药理是促进缺氧缺血心肌细胞代谢功能,强化细胞,改善疾病[3]。本研究旨在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结合曲美他嗪医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挑选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2例,依据病患自愿,将79例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医治的病患称作对照组;将8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医治的病患称作研究组。研究组均龄(59.27±7.15)岁,男女比37∶46;对照组均龄(58.75±6.23)岁,男女比51∶28。采集标准[4]:①经心脏功能检测确诊;②达到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的标准;③机体能耐受;④无恶性肿瘤等病变;⑤无药物过敏。剔除标准[5]:①患免疫系统障碍;②资料不全者;③年龄超过80岁者;④患精神障碍者;⑤孕期及哺乳期者;⑥患顽固性皮肤病者。经统计处理,两组基线信息(人口、病症等)较为相配,(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国药准字:H20113246;南京先声东元公司;生产批号:20130621),睡前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服用盐酸曲美他嗪片(国药准字:H20083596;湖北四环制药公司;生产批号:20130517),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

1. 3 疗效评定:疗效相关指标评定: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临床血脂检测,指标为:①三酰甘油(TG);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④总胆固醇(TC)。心绞痛发作情况:病患入院后每日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病患日均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由轻到重分为1~3级)与持续时间,留意各项指标变化。药物疗效评定:依据药物疗效,分为:①显效:发作率降低超80%,基本缓解心痛;②有效:缓解心痛50%~80%,发作率降低;③无效:医治前后无差别。并计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评定:曲美他嗪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嗜睡、眩晕、帕金森症加重、失眠、无痛等)、胃肠道疾病(消化不良、大便干燥、胃痛、大便稀薄等)、皮肤病(荨麻疹、皮疹、脓疱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心血管疾病(心脏期外收缩、病患昏厥、血压偏低等)。阿托伐他汀可引起皮肤病(皮疹等)、胃肠道疾病(呕吐等)、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头晕、味觉障碍、发热、视觉模糊等)及肝功疾病。

1.4 统计学分析:SPSS22.0整理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资料,以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检验、χ2检验分别处理服药后的信息,以P<0.05为差异突出。

2 结 果

2.1 组间疗效相关指标比较:经3个月的治疗,两组均出现一定改观,对照组TG和LDL-C指标变化显著,研究组所有指标均大幅改变。组间相比较,研究组指标改观幅度更大(P<0.05)。

2.2 组间心绞痛发作情况比对:服药前后,两组心绞痛发作状况均良好缓解,组间比较,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疼痛时间更短,疼痛程度也更轻微 (P<0.05)。

2.3 组间药物疗效比较:服药3个月后,组间比对有效率,研究组90.36%,对照组70.89%,研究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更确切(P<0.05)。

2.4 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服用药物后,有个别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例7.23%(肠胃3例,神经1例,皮肤2例),对照组为3例3.8%(肠胃1例,皮肤1例,肝功能1例),差异鲜明(P<0.05)。

3 讨 论

心绞痛是由机体心肌缺氧缺血引起的。当心肌所需的血流量不能被体内冠状动脉供给时,会出现供需冲突的现象,心肌急剧性缺氧或暂时性缺血,循环代谢紊乱,引起心绞痛。在心绞痛不同类别里,最为严重的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该病病死率较高,发病较急[6]。所以,及时治疗与早期防治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点。经调查研究,以药品调控病情可提升治愈率,是目前常用的医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最好方法。而救治该病病患最常用的药物主要为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可破坏肝脏胆固醇的合成,调解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运用位于肝细胞表面存在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促进其利用效率,减缓其分解频率,从而大幅度控制LDL-C的合成。阿托伐他汀医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已经确认,效果突出。

而曲美他嗪是近几年用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控制游离脂肪酸代谢,从而强化心肌葡萄糖的作用,增加体内氧的活性,更多的制造出高能磷酸键,以此缓解心肌缺氧缺血症状。另外曲美他嗪能激化丙酮酸脱氢酶,降低乙酰辅酶A的合成,使葡萄糖氧化更充分。它还能够分担Na+、Ca2+等离子的负荷,使乳酸的利用率更充分,降低细胞酸中毒的发生概率,进而保护心肌。

本研究表明,服药后,对照组LDL-C、TG指标恢复正常,而观察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的血脂四项指标全部恢复常态,说明联合使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医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调节血脂指标水平更好。研究组药物疗效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为70.89%,也从广义的疗效上说明了曲美他嗪的联合使用有助于病患恢复身体健康。经心电图检测及病患自述,我们得知服用过曲美他嗪的研究组病患在心绞痛程度、心痛持续时长、心痛发生频率等方面也得到了大幅度缓解,效果比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优越。只是在并发症方面,曲美他嗪的并发症囊括肠胃、神经、皮肤、心血管等方面,并发症率7.23%,而对照组并发症率3.8%,仅在肠胃、皮肤方面发病较多,偶有肝功能损害症状,因此耐受差的病患或易过敏体制的病患应注意鉴别使用。

综上所述,曲美他嗪连同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痛时间可缩短,降脂效果较好,发作频率可降低,除易过敏及耐受差的病患需慎重用药外,其他病患均可参考。

[1] 何钰钏.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ⅠL-6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 18(5):78-80.

[2] 舒正菊,宋泽萍,江玉.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20(12):226-229.

[3] 孙锁振.麝香保心丸长期口服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91-393.

[4] 张亚静,顾旭,吕静静,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在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4): 34-35.

[5] 袁泉,刘开宇.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 4946-4948.

[6] 余湘宁,黄宇辉,曾波,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心肌损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431-433.

R541.4

B

1671-8194(2016)32-0149-02

猜你喜欢
稳定型病患阿托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