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2016-02-01 07: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患牙龋齿凝胶

霍 平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龋齿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霍 平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 探究龋齿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龋齿患者5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龋齿;微创去腐技术;高速牙钻机械去腐;临床疗效

龋齿是临床口腔科多发病与常见病,属于细菌性疾病的一种[1],患者发病率较高,且该病症易并发根尖周炎以及继发牙髓炎等多种并发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持续病变可形成龋洞[2],最终导致牙冠被严重破坏甚至消失,造成牙齿丧失[3]。临床中多采用传统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治疗龋齿,但患者疼痛感强烈,且容易对治疗过程感到紧张和恐惧,限制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研究龋齿的最佳治疗方法,我院选取58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龋齿患者中任意选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龋齿的临床诊断标准[4],经X线和超声波技术等检查均确诊;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3.8±4.2)岁,患牙36颗;观察组患者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33.6±4.5)岁,患牙37颗;排除存在自发痛史者、接受过其他治疗者、龋洞损伤至牙髓者以及神经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36颗患牙)采用传统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治疗:常规手法使用高速车针磨除坏死龋组织,适当制备洞型,行预防性扩展。观察组(37颗患牙均)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常规手法对龋洞进行隔湿处理,,于其龋洞表面涂上伢典凝胶,静待30 s后,待龋洞坏死组织被充分软化后,使用专业医用工具轻柔、细心刮除软化组织;一般说,在刮除早期,凝胶比较干净,后期时凝胶或可被残渣污染,此时利用棉签将残渣彻底蘸除干净,重新涂上伢典凝胶,可反复操作,直至龋洞内凝胶清澈干净。去腐临床标准为:经龋洞尖锐探针无法直刺入牙本质,无反弹现象,能够听到搔刮声,表现为皮革样硬度,保持龋洞内凝胶清澈自然,并将多余凝胶彻底冲洗干净。当患牙龋洞内坏死组织均被清除干净时,依次对龋洞进行隔湿、干燥处理,并采用聚羟酸锌水门汀对其进行垫底,之后给予其光固化瓷化树脂行填充和抛光。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判定标准:制定本次研究中患者疼痛程度判定标准:无痛: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存在任何不适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轻微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轻微疼痛,可耐受,能够继续接受并完成治疗;剧烈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无法忍受,不能够继续接受治疗;疼痛程度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记录、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和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和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6.5±1.7)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2.8± 1.4)min,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疼痛程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观察组患者中无痛27例,轻微疼痛2例,剧烈疼痛0例;对照组患者中无痛17例,轻微疼痛5例,剧烈疼痛7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通过随访记录,观察组(29例患者)37颗患牙中出现1颗继发龋,2颗填充物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8.1%;对照组(29例患者)36颗患牙出现2颗继发龋,4颗填充物脱落和3颗牙髓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患者患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龋齿俗称虫牙,是任何年龄段人群极普遍且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尤以青少年较为多见[5],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6]。龋齿病因较复杂,现阶段临床公认的病因学说主要为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以及时间等,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致龋性食物糖(尤其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获得性膜,不仅能够使其牢固附着于牙面,而且在适宜温度下,还具有充足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进而侵袭牙齿,使之脱矿,从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患者龋齿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滞留存在密切关系,多发于窝沟、邻接面以及牙颈部等,下颌后牙患病率较高,临床根据龋齿龋坏程度可将其分为浅龋、中龋、深龋等三个阶段,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初期患者多表现为平滑面由于脱矿出现白垩色斑块,呈黄褐色,无明显龋洞等症状,等患者病情到了晚期,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重,甚至可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严重影响患者正

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龋齿的主要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恢复牙齿固有形态和功能,当前环境下,各大医院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有传统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手术和微创去腐技术等,治疗效果均良好。但是由于高速牙钻机械去腐容易在治疗过程中损伤患者健康牙体组织,导致牙体薄弱且易碎,降低其抵抗力,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明显疼痛感,影响治疗效果。微创去腐技术主要是通过活动凝胶去腐,能够在不损坏牙体的前提下去除龋变组织,治疗过程中钝性工具的使用可有效避免对健康牙体组织造成损伤,此种治疗方法微创性高,治疗时间短,患者疼痛小,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龋齿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手术和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展开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龋齿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患者疼痛较少,治疗时间较短,且患者预后较好,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1] 林家成,赵玮,凌均棨.氟化漆氯已定凝胶联合应用降低SECC患儿龋齿复发率的疗效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2): 107-109.

[2] 张德辉,张小涛.CPP-ACP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龋齿和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0):1293-1296.

[3] 王曦晞,陈文静,李强,等.激光龋齿诊断仪对正畸恒磨牙龋病进展的监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5):297-299.

[4] 张晓蓉,王小燕,闫亮.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18):2125-2126.

[5] 陈江浩.激光龋齿检测仪评价乳牙去腐净的体外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457-460.

[6] 陈军.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类型与龋齿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11,32(2):185-187.

R781.1

B

1671-8194(2016)32-0184-02

猜你喜欢
患牙龋齿凝胶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