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2-01 07:40郭孝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普拉克帕金森帕金森病

郭孝元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辽宁 大连 116300)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郭孝元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辽宁 大连 116300)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使用普拉克索药物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抽选我院以药物治疗的146例帕金森病患,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和普拉克索组(基础治疗+普拉克索)各73例,在药物干预前后分别测定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社会功能调查量表评分(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变化,并统计治疗12周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UPDRS、FAQ和MMSE相仿(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显著好于自身治疗前(P<0.05),治疗后相同点相比,普拉克索组UPDRS和FAQ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普拉克索组药物不良反应率(4.11%)略低于对照组(6.85%),P>0.05,无统计差异。结论 普拉克索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病运动能力、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且药物不良反应少,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理想。

普拉克索;帕金森;临床观察

帕金森病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精神状态,对患者自身和家庭均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截止目前,口服药物仍然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方式,关于如何选择药物方案临床仍无统一标准,各治疗中心所用方法不仅相同。本研究通过观察普拉克索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影响,只在初步分析帕金森病治疗中添加普拉克索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抽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首诊并接受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病患146例,根据是否添加普拉克索分为对照组73例和普拉克索组73例,对照组病患年龄分布在55~73岁,均龄(60.13 ±3.49)岁,男女分布为44例/29例;普拉克索组年龄分布于56~74岁,均龄(61.15±3.46)岁,性别比42例(男)/31例(女),统计分析证实组间的基线信息具有均衡性(P>0.05)。选择标准[2]:①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②首次确诊,既往未接受相关治疗;③未见其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基础疾病;④信息完整,完成规范治疗和随访。剔除条件[3]:①合并肝肾、胃肠道等基础疾病;②具有精神异常病史;③既往有脑部手术史;④存在相关药物使用禁忌;⑤1个月内使用过对脑功能有影响的治疗。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给于康复、心理疗法等辅助措施的同时,口服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商品名美多芭片,生产单位罗氏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生产批号SH3692),起始剂量为125 mg,根据个人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日平均量维持在500 mg左右(即250~750 mg)。普拉克索组在前述治疗的根基上添加普拉克索(生产单位Boehringer Ⅰngelheim Ⅰnternational GmbH;国药准字H20110068;生成批号414352),起始每次0.125 mg,缓慢(间隔5 d增加1次)加量至每次0.25 mg,每日3次。全部病患规范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6、12周时分别进行UPDRS评分、FAQ评分、MMSE评分。UPDRS评分[4]患者选择Ⅲ分项,评价内容主要针对运动能力,评分越高提示病情越重。FAQ评分[5]含有10个项目,最高30分,分数越高,障碍越重。MMSE评分[2]为认知功能评估手段,共含30个评价内容,最高30分,所得分值越高,认知水平越好。详细记录用药期间(12周)的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整理:SPSS.22.0录取并分析数据信息,重复测量数据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数据间比较为SNK-q检验,不良反应率等计数信息使用χ2检验,P<0.05,差别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UPDRS评分、FAQ评分、MMSE评分比较:干预治疗前,

两组病患的UPDRS[(27.31±1.26)分vs(27.19±1.22)分]、FAQ[(14.73±1.31)分vs(14.68±1.27)分]和MMSE[(16.12± 1.19)分vs(16.19±1.21)分]均在较高水平,且组间得分相仿(P>0.05);治疗后,两组中均有患者运动、精神等方面出现好转,各项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普拉克索组在治疗后6、12周时,UPDRS评分为(21.14±1.05)分、(20.12±1.03)分,FAQ评分为(6.52±1.01)分、(6.03±0.97)分,MMSE评分为(22.06±1.13)分、(24.97±1.22)分,对照组UPDRS评分为(24.69±1.32)分、(23.82±1.35)分,FAQ评分为(10.25±1.06)分、(9.81±1.04)分,MMSE评分为(18.72±1.17)分、(19.63±1.16)分,普拉克索组各项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2.2 组间并发症及病死率:用药的12周内,普拉克索组有3例患者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包括2例昏睡和1例头晕,不良反应率是4.11%;对照组有5例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包括3例失眠和2例头晕,不良反应率是6.85%,组间不良反应率相比,P>0.05(χ2=0.982),差异无统计意义。

3 讨 论

帕金森病作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生机制为多巴胺减少,中脑黑质和迷走神经细胞坏死、乙酰胆碱抑制功能下降,而由于多巴胺能和胆碱神经能之间失衡,因此帕金森病主要以运动失衡和自主神经障碍为主要表现,此外,多数患者伴有精神、心理异常改变。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防治帕金森已经成为国内临床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

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是公认的首选治疗药物,但是长期维持有效剂量能够引发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而帕金森病患多需要长期治疗以防止病情进展,因此,关于改进帕金森病疗效的问题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重点。国外研究[6]认为普拉克索作为新一代多巴胺兴奋剂,能够通过激活D2、D3受体抑制氧化反应,通过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形成、降低谷氨酸兴奋性、阻断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形成神经保护效应,从而达到防治帕金森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单用美多巴和添加普拉克索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证实添加普拉克索的帕金森病患在运动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认知能力康复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充分说明普拉克索有利于改进帕金森的疗效,加之普拉克索组药物不良反应略低于对照组,更提示普拉克索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由于本实验尚未涉及普拉克索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且观察时间和样本有限,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实验以探索开发普拉克索的作用机制和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普拉克索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疗效,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均有高度改善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建议在帕金森治疗中推广。

[1] 王美娥,张鹏,宋杰.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154-155.

[2] 柏峻霞,王义兰,李梁蜜,等.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药业,2016,25(8):59-61.

[3] 姜立刚,李海平,李威.美多巴单用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24-425.

[4] 胡火有,韩漫夫,肖小华,等.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5):425-428.

[5] 焦琳娜,章小兵,曹欣,等.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8):153-156.

[6] Eggert K,Öhlwein C,Kassubek J,et al.Ⅰnfluence of the nonergot dopamine agonist piribedil on vigilanc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and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PiViCog-PD): an 11-week randomized comparison trial against pramipexole and ropinirole[J].Clin Neuropharmacol,2014,37(4): 116-122.

R742.5

B

1671-8194(2016)32-0185-02

猜你喜欢
普拉克帕金森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