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2016-02-01 07: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胃病胃炎胃癌

李 梅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李 梅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胃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了68例患者,从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无论是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还是两组之间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胃病患者时,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胃病;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例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探讨胃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了68例患者,从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4.18±4.4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7.91±2.16)年;疾病种类:2例胃癌,11例胃和十二指溃疡,10例慢性胃炎,7例急性胃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5.42±5.4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8.11±2.53)年;疾病种类:1例胃癌,14例胃和十二指溃疡,9例慢性胃炎,6例急性胃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温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遵从医嘱给予合适药物,并及时将患者的情况传达给主治医师,便于医师及时调整用药。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合适的饮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胃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众多胃病中,胃癌是最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胃癌可以发生在胃的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胃窦幽门区域。临床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胃癌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会存在精神障碍。对于胃癌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疏导,用自己的专业性赢取患者的信任,然后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有效性,增强患者成功治愈的信心。②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的护理。胃和十二脂肠溃疡主要症状有呕吐、恶心等,一旦发现急性穿孔,很有可能导致化学性胃黏膜炎症,甚至中毒性休克。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病发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和作用,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1]。③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慢性胃炎病发主要是因为一些病因影响,引发了胃黏膜慢性发炎。感染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有早饱、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而慢性胃炎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患者的心理情绪。临床调查结果表明,慢性胃炎患者在发病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伴随失眠、体质量下降等症状。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影响患者心理情绪的主要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开导,解开患者的心结。④急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急性胃炎患者主要包括黑便、恶心、呕吐、胃疼痛等症状,甚至腹泻、大便带血。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发的原因以及药物治疗的原理、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2]。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使用专业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或者百分数%来表示,经过t或者χ2检验。P<0.05,则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分别为(63.46±6.98)分、(64.35±5.83)分,抑郁评分分别为(58.63±7.79)分、(59.79 ±8.76)分。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1.36 ±4.73)分、(53.45±4.73)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9.36±4.68)分、(47.49±5.79)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无论是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还是两组之间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由于工作繁忙导致饮食没有规律,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胃病患者在上腹部经常会出现疼痛、胃胀、恶心、呕吐、胃反酸等症状。目前,临床常见胃病主要有胃肿瘤、胃溃疡、胃结石、急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乐观、轻松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 刘爱玲.浅谈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1):214-215.

[2] 赵立新,王敬华,左桂芹.临床心理护理对肺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6):663-665.

[3] 姜静波.慢性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9):228-229.

[4] 李秀萍.心理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103-104.

R473.5

B

1671-8194(2016)32-0238-01

猜你喜欢
胃病胃炎胃癌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走路治好老胃病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