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2016-02-01 07: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护师掌握情况内分泌科

侯 颖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侯 颖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方法 我院于2015年6月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在岗的护理人员98名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在本次糖尿病知识考核中,平均分为(121.22±10.32)分,正确率为65.21%。内分泌科护理人员以(130.89±10.61)分获得最高分,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P<0.05。副主任护师考核评分为(135.21±5.32)分,相比其他职称明显较高,P<0.05。结论 不同职称、科室间的护理人员,其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所区别,其中内分泌科与副主任护师的知识掌握程度最高。

护理人员;糖尿病;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病程长,且无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对患者造成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压力,对患者的家庭、经济、精神、心理上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目前临床一般以健康教育、药物控制、生活指导等进行保守治疗。据调查显示[2-3],在同样的治疗护理中,优质的健康教育

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水平,制止病情进一步发生发展。现今专科糖尿病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因而在疾病的宣教、管理模式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因而,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糖尿病的理解、掌握程度,可间接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抑制或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次调查对我院9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6月以分层抽样法抽取的在岗的护理人员98名。性别:男性4例,女性94例。文化程度:中专20例,本科59例,本科及以上文化19例。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22名,护士58名。年龄:年龄最小20岁,年纪最大50岁,平均年龄(35.7±5.6)岁。科室:内科23名,内分泌科25名,外科24名,儿科10名、妇科10名,ⅠCU 6名。

1.2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知识水平的考核,问卷参照于2013年修订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制指南》[4]。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科室),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病机制、诱发因素、胰岛素、降糖药、饮食等方面,满分为150分,由15小题组成,总分相加,得分愈高表示知识掌握越牢固。①优秀:120~150分;②良好:80~119分;③差0~79分。问卷实行无记名制度,共下发98份,后收回98份,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本次问卷98份中,最高分143分,最低分70分,总平均分110.22分。其中优秀32名,良好59名,差7名。

2.2 护理人员糖尿病掌握情况:护理人员在本次考核中平均分为(110.22±20.32)分,调查问答中正确率为65.21%。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为(27.45±8.32)分,并发症及饮食为(32.32±10.33)分,胰岛素及降糖药为(31.66±5.32)分。

2.3 科室对知识掌握情况影响:本次研究中内分泌科护士在糖尿病知识的考核中夺得最高分(128.89±10.61)分,以下依次为内科护士(121.22±10.32)分,妇科护士(112.39±11.22)分,ⅠCU护士(106.84±13.22)分,外科护士(100.89±9.32)分,儿科护士得分最低,为(97.34±11.23)分。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F=25.25,P<0.05)。

2.4 职称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副主任护师考核评分最高,为(135.21±5.32)分,主管护师(122.32±7.32)分,护师(114.54±11.12)分,护士(110.42±15.67)分。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F=5.65,P<0.05)。

3 讨 论

传播疾病的健康知识是护理人员的本职责任,在疾病与患者间起到嫁接桥梁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患者对于疾病的主要知识来源均为护士的传播与灌输,因而护士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5]。但在目前的临床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科室等不尽相同,护理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还存在着欠缺,且再次教育的机会较少,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培训、考核等培训锻炼方式来丰富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有研究表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知识水平的提高可同时改善疾病的预后,提升患者自身治疗防范意识及护理人员的素质。

据不完全统计[6],在我国现有居民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以超过三千万人,该病知识涉及学科较广,因而牢牢掌握该病的相关知识以成为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所在,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成型,现今临床中对于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局限与自身的专科性,涉及面应更加广泛,要求护理人员做到集健康教育、护理保健、宣传指导为一体[7-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职称、科室的不同与护理人员对知识掌握情况也有着区别影响,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其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方面的知识较为浅薄,对疾病的了解来自于书籍及学校的学习,因而知识面及透彻性较低,书本与临床实际中有一定的差异,毕业后缺乏系统的培训,知识出现淡忘,接触较少,无法将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获得新知识的机会较少,饮食及并发症状了解相对较好。以内分泌科室、内科及儿科为例,内分泌科(128.89± 10.61)分,内科(121.22±10.32)分,儿科(97.34±11.23)分,结果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因而不同的讲座、培训班的大力开展,使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相比于其他科室得到大幅度提高。又由于糖尿病多数伴有肾、眼、心脏等相关的损害,因而部分患者分住于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因而内科护士在护理学习、查房等业务中增加了学习的机会,相比于其内分泌科护士,居为第二。糖尿病在儿科为难见性疾病,护理人员接触机会较少,知识趋于淡忘状态,因而得分最低。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中,以护士与护师为例,副主任护师(135.21±5.32)分,护士(110.42±15.67)分,结果提示,职称的考核可促进护理人员对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通过不断的大量的学习,增加了临床经验,知识涉及面较广。

强化临床在职护理人员培训,带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是解决现临床问题的根本,应加强院内科室间交流,增加疾病相关书籍、知识的宣传,提供给护理人员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学习的气氛,并利于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水平的提升,参阅糖尿病相关的报刊书籍等,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疾病信息。

综上所述,现临床中不同的科室、职称、年龄、文化程度的在职护士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接触机会越多,职称越高的护理人员在疾病掌握程度上掌握越好,间接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1] 苏玲华,张毅聪,吴微,等.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72-76.

[2] 吴治芳,邹小春,颜娟,等.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8):1261- 1263.

[3] 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4] 杨玚,王君俏,顾莺,等.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相关性分析[J].上海护理,2010,10(6):8-13.

[5] 程向英.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及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35-137.

[6] 刘新萍,李萍,周萍,等.护理人员糖尿病治疗性自护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152-154.

[7] 周莹霞,赵列宾,陆骆,等.上海市各级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知晓现状的抽查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8):636-638.

[8] 张卫娟,王啸澜.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认知水平及昏迷的相关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6):922-924.

[9] 赵芳,李建荣,黄金,等.社区护士糖尿病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635-638.

[10] 熊小玲,周宇清.糖尿病患者综合性护理对健康知识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9):142-143.

R192.6

B

1671-8194(2016)32-0288-02

猜你喜欢
护师掌握情况内分泌科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更 正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中国妇女孕前肥胖诊治路径专家委员会(按姓氏字母排序)
爱的旋律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