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责任分析

2016-02-01 13:55张晓晨
法制博览 2016年27期
关键词:法律责任独立性经济法

张晓晨

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经济法责任分析

张晓晨

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7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经济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其中,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具有内在系统性的经济法。但在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本文针对经济法责任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经济法责任;独立性;实现机制

所谓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律制度的一些实质性内容,是经济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经济法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是在经济法责任的一些具体内容和形式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1]。经济法责任的明确可以有效的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法律责任的规定还有待完善。因此对于经济法的责任确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当前对于经济法责任的称谓有很多,像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制等。理清经济法责任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其中经济责任这一词具有很宽泛的含义,常常是指所有以经济为内容的责任形式[2]。广泛的被用在涉及财产内容的责任形式,比如民法中的赔偿和行政法中的罚款。另外,刑法中的没收财产也是一种经济责任。所以经济责任这一概念表述的不够明确,不可取。同样,经济责任制虽然表述的范围有所缩小,但也有不合理之处,和管理学有一定的关联,容易造成误解。因此,相比较而言,经济法责任一词表述的相对更加的严谨,不易给人造成误解。而且也很好的体现了法律责任和经济法的联系。

二、经济法责任的定义

目前对经济法责任的定义有好几种,比如,通过经济的违法行为来判定经济法责任;通过经济法部门来判定经济法责任;通过对经济法规的违反和一些特定的事实来判定经济法责任;以及通过经济法权利和义务来判定经济法责任。以上的定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责任的共性和不同别的法律责任的个性。在法律责任中有两个重要的要素,即权利和义务。法律通过这两个要素来调整人的行为。权利和义务贯穿在法律运行的全过程中,并且和法律责任息息相关。经济法责任的产生也是由于违反了相关的法律义务或者超过了规定的权利。这是所有法律责任的共性表现。

三、经济法责任的相关特点

(一)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

经济法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是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了一些固有的缺陷,容易产生市场失灵。这个时候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一定的干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法律规范,从而也就产生了经济法责任。实质上经济法责任是社会利益的产物。经济主体发生违法行为时,会造成社会利益的损害,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来制止这种行为,维护相关的合法权益,恢复经济的秩序。

(二)经济法责任的双重性

经济法责任不同于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偏重补偿性,而刑事法律责任偏重惩罚性。而经济法律责任是补偿性和惩罚性的综合,具有双重性。补偿性主要体现在有责任的一方为其的相关行为支付一定的金钱作为补偿;而惩罚性体现在有责任的一方在支付金钱作为补偿的同时也要及时的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而且也会对其他的人起到预防的作用。

(三)经济法责任的综合性

当前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混合经济,经济的平稳发展既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协调配合。经济法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民商法不能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制定出来的。其实质是相关法律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因此违反经济法的主体也可能还触犯了别的法律,也就是说经济法责任具有综合性。

四、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分析

(一)经济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性

经济法责任的的独立性是指经济法责任的相关内容在符合经济法的独立体系的要求外,要和其他部门的法律责任区别开来。这种独立性是对经济法的完善,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起到了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二)经济法责任的从属性

弄清经济法责任的从属性有助于我理解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为了了解经济法责任的从属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从法律规则的角度来看其从属性,另一个是从法律程序角度来看其从属性。有时经济法无法单独的来进行追责时,需要借助民事、行政,甚至刑事的法律规则来实现。现在在法律规则上明确的分为确定性规则、准用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从法律规则的角度来看,经济法责任具有从属性。从法律程序的从属性来看,由于我国的程序法没有独立的经济法律诉讼,所以往往会借助民事、刑事等程序来执行。在诉讼中是借助民事和刑事的程序来的,在非

诉讼案件中,是借助行政的规定来执行的。因此,从法律程序角度看经济法责任具有从属性。

五、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经济法责任的主体

经济法责任的主体首先有一个主体,并且有特定的范围。我国的经济法主体的研究,经历了三分法、两分法时期。当前认为管理的主体有两个,一是行政机关,二是行业的协会和一些社会团体。行政机关包括国家机关和各地方的行政机关。管理的受体也有两个,一是经济的经济者和组织;二是消费者。经营者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法责任的主体,消费者不作为经济法责任的主体,所以说经济法责任主体具有二元的构造。

(二)经济法责任构成要件的建构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在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支撑研究经济法责任主体、归责原则的作用。由于一些主体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造成在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可以基于“四要件说”,所谓的四要件说分别是指:责任主体的主管心里状态;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客观上的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行政机关的经济法责任是指其要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构成的要件随经济法责任的种类而变。一般有经济侵权责任和经济补偿责任。市场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是指市场的主体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后果。一般有经济惩罚责任、经济赔偿责任和强制履行义务责任。

六、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和实现机制

(一)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

要弄清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首先要了解经济法责任的承担主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者,另一种是市场的管理主体。市场管理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形式有政府失误赔偿和停止、纠正违法的市场调控和管理行为。而经营者的经济法责任形式有惩罚性赔偿、资质撤销、信用制裁、停产、转产和限期整改等。

(二)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

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可以保障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在调节的过程,由于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会存在一些经济纠纷。目前解决纠纷的常用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协商解决、仲裁解决、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其中对于司法解决常用的是诉讼的问题。对于诉讼问题的研究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民事诉讼说;二是行政诉讼说;三是独立经济诉讼说;四是经济公益诉讼说;五是经济法诉讼说。

七、结语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完善我国的法律的法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法责任的具体责任形式的如何,是否有具体的法律责任形式,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最合适。都是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具体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完善,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吕晓晨.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分析[J].活力,2014(22):65,67.

[2]刘微.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及具体形式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1):66-67.

D922.29

A

2095-4379-(2016)27-0196-02

张晓晨(199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法律责任独立性经济法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依法治国须完善和落实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组织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