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投资理财诈骗 切莫因小失大

2016-02-01 14:13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王姓理财产品网民

警惕投资理财诈骗 切莫因小失大

案例

张先生2015年在网上结识了一名王姓网友。交流了一段时间后得知,这名网友平时闲在家里不用上班,单单借助一台电脑上网炒黄金就赚了不少钱。一听有这么一条轻松愉快的赚钱途径后,张先生便向对方求教炒黄金的方法。

“最初我对炒黄金也是一无所知,不过在林老师的教导下,很快我就熟门熟路了。”王姓网友热心地把这个专门从事炒黄金的林老师介绍给了张先生。“林老师可是这方面的大行家,跟着他保准赚钱!”

王姓网友的一番话让做着发财梦的张先生心动不已,立刻与林老师取得联系,并从林老师处接收到一款专门用于炒黄金的操作软件。

“平台操作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看看大盘和专家分析,适时地买进和卖出就好了。”张先生介绍说。经过几天的摸索与练习后,张先生尝试着开始用虚拟资金投资,他发现只要跟着林老师的分析投资,几乎都能赚钱。

越想越觉得靠谱,张先生于是向该平台充入人民币2.8万元,此后只要有空便在操作平台上炒黄金。数月后,张先生确实赚了不少,但又一个月过去,开始慢慢地亏损直至没赚多少。张先生提出想和林老师见面聊聊,希望当面指导下,但对方忽悠一通后“委婉拒绝”,完了还表达一个意思,“爱玩不玩随你,不过下阶段黄金又要涨了,劝你再多投点钱进去,否则后悔就晚了。”

内心开始有点怀疑的张先生这时想到把平台上的本金先提取出来,平台的客服人员口头上同意其取回资金,但从此之后张先生的账号再也无法登录该炒黄金平台。发现被骗的张先生立刻前往派出所报案。

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网络上的各类理财产品慢慢成了网民投资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近年来,各地警方曝光的各类理财欺诈案件中,以“天天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的投资理财陷阱层出不穷。

天天分红、高额返利的“分红式”网络投资诈骗是目前最常见的投资理财骗局,它最大特点是放长线钓大鱼,以投资公司为载体,以定期分红为诱饵,等网民投入小量资金后,前期定时给网民“分红”(返利),待网民不断追加资金或介绍亲友大量投资后,骗子就会关闭网站并销声匿迹。

还有类似本案中的会员准入制投资理财类诈骗,是目前单笔诈骗平均金额最高的一种,平均单笔诈骗金额达到1500元以上。此类虚假理财网站多实行注册会员制管理,常用“注册即送现金”等奖励方式诱惑投资者。一般注册会员时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实名注册,还要提供各自的网银账号方便实施诈骗。

此外,模仿银行系统的诈骗短信也是常发案件之一。内容基本只有两方面:一是高收益理财;二是卡片异常提示。如果市民收到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是银行卡使用异常情况,请仔细核对信息是否属实,最好直接致电银行官方客服询问。

提醒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形式繁多名目各异,投资者要从这些眼花缭乱的诈骗手段中保证自身财产安全,最基本的就是要看清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段,冷静对待高收益理财产品。

猜你喜欢
王姓理财产品网民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生路
生路
有感“网民节”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2.9亿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