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一种资本
——读王小锡教授著《道德资本研究》

2016-02-02 01:07范渊凯
伦理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道德

范渊凯

道德是一种资本
——读王小锡教授著《道德资本研究》

范渊凯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小锡于2014年出版了《道德资本研究》一书。拜读再三,深感此书不仅是对于经济伦理、伦理经济等理念的创新性阐释,更是对道德与经济关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探讨,尤其是道德资本理论的提出,观点独特,发人深省。

该书是一部开创性的学术力作。作者在率先提出道德资本的概念、开创性地提出并系统论证了“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和“经济德性”等学术观点后,通过该书以不同视角系统论证了道德与经济、道德与获利之间的逻辑关联,说明“真正的经济”是内涵道德的经济,坚持道德的理路和分析方法,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经济及其发展规律;现代企业发展要有作为物质资本的硬实力,但也离不开作为精神文化资本的软实力,而精神文化资本的核心内容是企业道德资本。作者认为,企业道德资本对于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企业必须要培育和积累道德资本。企业道德资本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益,道德资本缺失的企业很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生产毒奶粉、问题食品等许多企业的经营教训已证明这一点。进而,作者从五方面论证了作为资本的道德在实现价值增殖上独特作用:其一,作者认为,道德是人性化产品设计的灵魂。经济发展速度或企业经营效益往往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速度,进而影响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其增长。进一步而言,虽然企业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至少受制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道德三个因素,其中道德决定产品的人性化程度和价值指向等,这是产品质量的灵魂,更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更多利润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其二,作者认为,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趋同程度越来越高,趋同的时间越来越短。由此,如何缩短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关键。可以说,在同类产品上,谁缩短了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即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同时,谁就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大,那么,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利润并最终成功。在此,单位产品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道德渗入。实践也说明,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增加,并不是技术等问题,而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关系复杂、矛盾重重、内耗严重而导致的。其三,作者认为道德是市场信誉之源。企业在产品的制造、销售和服务过程中讲信誉,必然会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道德责任意识是企业的精神支柱,道德承诺和道德举动是企业获取市场信誉并获得更多利润和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四,作者认为,道德是激活有形资本并提高资本增殖能力的重要条件。资本的本质特征在于运动,资本只有不停地运动,才能实现价值增殖,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资本”。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道德能够通过激活人力资本和有形资本促使价值增殖。其五,道德也是生产力。作为人的品质或品性的道德,在人进入生产过程并发挥作用时,也就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没有人的“主观生产力”的参与,“死的生产力”不可能成为社会劳动生产力。而缺失基本的道德素质,人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在进入生产过程中就将处在被动状态,在发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能量时,往往也是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的,“死的生产力”不能最大限度或最好状态地激活。因此,道德也是生产力,是企业获取更多效益和利润的精神生产力。由是观之,作者深刻地阐释了道德作为资本的理论逻辑。

该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逻辑严谨的学术力作。该书首先对于“道德资本之理论依据”,作出了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认为道德与经济、道德与利润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道德与经济的联系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该书对道德资本概念、形式和作用机理等基本原理等给出了详尽的论证与说明。认为资本是作为生产性资源投入生产过程并使价值增殖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资本不只是传统理论所认为的物化的或货币化的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也可以是非物化的思想观念的精神资本,或称无形资本。事实上,离开了精神资本,所谓的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就不能成立,也毫无意义,因为,资本之为资本,需要作为具有主观意识的人去激活才能体现或实现,否则,物质、货币只能是生产性资源而已。当然,作为精神资本,它包括思想、知识、文化、价值、道德等等,这其中,道德是精神资本的基础的核心的要素,离开了一定的道德境界,其他精神资本要素必不能发挥正常的促使企业增殖的作用,这也就必然影响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投入生产过程的效益。与此同时,该书富有新意地叙述了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经济道德观尤其是道德的经济作用的主要思想,以此展示道德资本思想的历史叙述,为企业道德资本理念的确立和道德资本的积累提供思想史资源。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面对企业经营的实践,探讨了道德特殊的经济作用力、企业道德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及其所表现的手段,并且富有建设性地建构了“道德资本及其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经营决策依据和实践操作模式。

该书还以其辩证的理路回应了学界对作者的理论质疑。“道德资本”这一概念提出后曾遭到了学术界的一些质疑,如有人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生产关系,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在马克思的意义上,道德与资本的联姻不可想象。作者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道德或趋善意义上的道德与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联姻,的确不可想象。但现在的问题是,道德资本概念并不是简单地把道德与资本联姻,道德工具理性作用与道德工具化是不能等同的。如果把道德仅仅作为赚钱的工具,这时候的道德不是我们所指的趋善意义上的道德,而是趋恶意义上的道德,甚或是伪道德,是缺德。更何况,这里所说的道德资本概念中的资本并非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本质时使用和论述的经典资本概念,而是资本一般视阈下的范畴。社会道德能够以其特有的引导、规范、制约和协调功能作用于生产过程,促进经济价值增值。因此,从资本一般概念出发,道德作为影响价值形成与增值的精神因素具有资本属性。再如,与道德资本概念相关的“道德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也引起了个别学者的质疑,有人认为,道德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怎么能成为生产力。作者认为,道德是精神生产力或道德是生产力的提出,仅仅是指道德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内容或因素,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它起着独特的精神功能的作用,同时,作为精神生产力在作用于物质生产力过程中又起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作用。当然,作者强调指出,这里的道德是指科学的道德,它既是社会道德生活规律的正确反映,又应该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要求,过时了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道德甚或腐朽没落的道德不仅不能成为生产力的精神内涵或因素,反而必然地影响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诚然,作为极具时代特殊性的理论,“道德资本”仍然有着需要进一步阐释的空间。譬如,道德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并且应当承担资本的功效,那么在一个可能不讲道德与法制的环境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在短期内忽视道德而只着眼于盈利的现象,等等。不过,还是要说,王小锡教授的这本力作,为我们开打了一扇窗。当阳光照射在暗香浮动的书页上,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道德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伦理研究既要关注理论的元研究,也应关注生活实践。“只要我们不是在绝对的意义上理解道德价值的目的与手段的区别,就会发现手段在特定的情景下也是可以转化为目的的。”

(范渊凯,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