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尔吉斯族的民族性格

2016-02-02 05:4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汗国吉尔吉斯崇尚

史 帅

(河南省洛阳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浅析吉尔吉斯族的民族性格

史帅

(河南省洛阳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吉尔吉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民族性格的形成,跟历史、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以及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由黠戛斯到现在的吉尔吉斯族,该民族形成了兼具游牧民族的崇尚自由和定居民族的安于现状、不能找准自身定位、矛盾性、崇尚权威、崇拜英雄等性格特点。

【关键词】吉尔吉斯族;民族性格

一、民族性格的定义

民族性格是在各民族形成和发展中凝结起来的一个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民族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民族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现今世界,特别是中亚五国,都是民族国家,由各主体民族执政,虽然各国不是由单一的民族组成,但是,国家的决策层,主体民族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为使我国提倡的“一带一路”战略在中亚地区顺利实施,中亚五国各主体民族的民族性格的研究,对于我国在中亚方面策略的决策和应对,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从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族切入,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的特点与成因进行分析。

二、影响吉尔吉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

吉尔吉斯族是中亚地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相对于中亚其他几个民族而言,有其不同的一面。吉尔吉斯族的民族性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跟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因素、历史因素和宗教因素息息相关。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因素

1.兼具游牧民族的崇尚自由和定居民族的安于现状

根据史料的记载,黠戛斯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但通过相关史料的仔细探究,可以发现,黠戛斯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状态。叶尼塞河上游谷地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部分黠戛斯人走上了定居生活,但是仍然保留着游牧的传统。长期的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为黠戛斯汗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为汗国的强大提供了条件,一方面,这种生活生产方式,使得黠戛斯人兼具游牧民族跟定居民族的特点:既有游牧民族的热情奔放、崇尚自由,也有定居民族的勤劳勇敢跟安于现状。

2.不能找准自身定位

现今的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山地之国,占有天山的西半部和帕米尔高原的一部分,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地势高低悬殊,由东向西缓慢下降。最低处海拔500米,最高点达海拔7439米,大部分山地在海拔3800—4200米之间。共和国大于90%的领土在海拔1500米以上,大约1/3的领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由此,导致耕地面积狭小,仅130万公顷,几乎全部为人工灌溉。农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欠发展,使得吉尔吉斯斯坦并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与吉尔吉斯人的祖先黠戛斯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原有的叶尼塞河上游谷地的优越环境,国土的辽阔,变成了现在的国土面积缩水且耕地面积狭小,我认为 吉尔吉斯人始终没有忘记祖辈的荣光,而现实与过去的落差,使吉尔吉斯人多少有些失望,并憧憬在自己的回忆里。这表现在对现实没有准确的把握,没有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

(二)历史因素

1.矛盾性

由于漠北回鹘的兴起,并征服黠戛斯诸部,使黠戛斯与唐朝在地理上阻隔开来,两者间的交往就此暂时中断了。一直到840年黠戛斯经过多年和漠北回鹘汗国的较量,并最终击溃漠北回鹘汗国,建立黠戛斯汗国,才得以重新与唐朝建立联系。再看现代,1991年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跟中亚其他四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中亚五国的独立,使中亚—这个在苏联时期与世隔绝的内陆地区,以五个新独立的国家展现在世界面前。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突然消失了、社会制度被全盘否定了、原有的经济模式中断了,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中亚地区形成了“权力真空”、“意识形态真空”,各国都在选择跟探索中。吉尔吉斯斯坦也不例外。此时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面是将其视为后院的俄罗斯,东面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中国,还有远隔万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历史惊人的相似,吉尔吉斯斯坦又一次处在强大国家的包围中。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可以看出,吉尔吉斯族是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竞逐中生存与发展。身处大国的包围中,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一个小国、小族,不得不依附于某一强大势力,但又不能够绝对的投向某一方的怀抱,这就导致了吉尔吉斯斯坦不得不走一种务实的平衡政策,在大族、大国之间搞平衡。这种平衡手段的长时间使用,使得从上到下整个吉尔吉斯族内心产生一种定势-谁也不敢惹,谁也惹不起。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同时存在美国的玛纳斯空军基地和俄罗斯的坎特空军基地。两个在中亚地区激烈博弈的大国在同一个国家都拥有军事基地,这种情况实属罕见。通过这个例子,其实也就印证了吉尔吉斯人性格中矛盾性的特点。他们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小众地位,对于周围大国的博弈采取一种中立、两面的态度。但是这种中立却又不是完全的中立,在一定时期,其更加倾向对自己更有利的一方,但与此同时又不会完全的抛弃相对弱势的一方。

2.崇尚权威

不论从古代还是近现代,吉尔吉斯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崇尚权威的性格特点。在遥远的9世纪中期,吉尔吉斯人的祖先黠戛斯经过多年的较量,于840年打破漠北回鹘汗庭,击败漠北回鹘汗国,并结束了后者在蒙古高原的统治。继而建立起了称雄一时的黠戛斯汗国。但是,黠戛斯并没有就此而得到满足,根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皇帝武宗(840-846)统治期间,黠戛斯大汗先后至少四次派遣使者进唐,希望得到唐朝皇帝的封号。虽然在漠北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黠戛斯汗国却在短短的六年之内,先后派遣四位使者出使唐朝索求封号。这一方面是为了求得中原大国的认可,更体现出其内心深处希望得到权威的认同,是一种崇尚权威的心态。

(三)宗教因素

对于吉尔吉斯族的宗教信仰,可以说吉尔吉斯族历史上是一个多信仰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他们的祖先坚昆人就有了原始的丧葬观念,后来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尚自然物,并有巫师存在,后来黠戛斯人又相继接受了来自波斯的袄教和摩尼教以及来自叙利亚的景教,从17世纪开始,吉尔吉斯人逐步皈依了伊斯兰教,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萨满教对吉尔吉斯人的影响一直存在。

吉尔吉斯人对于英雄的崇拜,笔者认为其本质不是由于宗教的产生并在吉尔吉斯族中发展而形成的,而是由于其民族的选择性所决定的。在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古代,以及当时的统治者为方便其统治和地位的稳固,必须带领着整个族群去选择一种可以解释未知现象、能够团结人民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种民族的选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结束了,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当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工具出现并符合当时该部族的发展时,从上层阶级开始会逐一接受并推广到全国。

三、研究吉尔吉斯族民族性格的目的

随着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亚各国作为我国西进的桥头堡,就显得尤为重要。处理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陆上“丝绸之路”打好基础,也是为今后我国与中亚之外的其他国家、地区的交往做一个好的表率。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亚五国中三个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之一,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漫长的边界线,且有众多的跨界民族。可以以吉尔吉斯斯坦为突破口,并最终带动整个中亚地区的整体联通。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不仅会影响到这个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观、价值观,更能从深层次上影响这个民族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目前看中亚的整体局势,呈现出的是整体安定、局部动荡的局面,从我国的立场出发,当然是更希望看到一个安全稳定、长期发展的中亚,这对于我国周边局势的稳定、国内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纵观之前两次吉尔吉斯斯坦政权的更迭,不难看出吉尔吉斯族性格特点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盲目的崇尚权威,亦步亦趋,且国家的权力机构和执政者没有准确找准自身的定位和有效的执政能力,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2]王治来.中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郭宏珍.突厥语诸族社会组织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王沛.中亚五国[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5]胡振华.中亚五国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赵常庆.中亚五国新论[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汗国吉尔吉斯崇尚
试论颉跌利施可汗对后突厥汗国的贡献
全国妇联发出倡议:制止餐饮浪费 崇尚勤俭节约
秦朝
———崇尚“大”的短暂朝代
从康泰真碑看蒙古汗国地方治理模式特色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崇尚奋斗
蒙古征服的遗产
论乾隆初年准噶尔汗国延聘喇嘛之谈判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