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获捐当代定窑作品

2016-02-02 16:49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陈文白釉定窑



故宫博物院获捐当代定窑作品

4月22日,“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定窑作品仪式”在景仁宫举行,白釉印花“天下归心”大碗等7件当代定窑作品正式入藏故宫博物院。

定窑是我国古代5大名窑之一。因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曲阳县古属直隶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烧瓷始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盛烧于北宋、金代,元代以后逐渐衰落。定瓷的胎质坚致细腻、釉质柔和透明,胎体轻薄,叩击发声如磬。其装饰工艺多样,印花精细典雅,刻花奔逸潇洒,间辅以划花、剔花、堆花、塑贴等。纹饰以莲花、萱草、牡丹等较为常见。除烧造白釉瓷外,定窑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瓷,造型以盘、碗最为多见。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样。采用“覆烧”法烧成的定窑盘、碗等,口边无釉,俗称“芒口”。定瓷在烧成时,因高温下釉层熔融垂流而形成“泪痕”,亦是其特点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以“定瓷三杰”陈文增、蔺占献、和焕为代表的定窑人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定瓷烧制技艺。2008年,定瓷烧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此次3位工艺美术大师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7件作品,是当代定窑恢复研究中重要的实物资料之一,既有如仿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的仿古类作品,又有定窑白釉雕花凤尾瓶、定窑黑釉圆腹瓶等创新类作品,彰显出了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作技艺。

(来源:国家文物局)

猜你喜欢
陈文白釉定窑
一种白釉与陶瓷砖及陶瓷砖制备方法
定窑剔花技艺浅析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唐代定窑“装饰纹”探秘
宋吉州窑与定窑白釉类瓷器对比研究
定窑
陈文新著《明清小说名著导读》序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德化窑瓷器浅析
重九登高
中国远征军汽车兵陈文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