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赞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

2016-02-03 04:44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歌舞剧管弦乐乐团

■ 珊 音

三赞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

■ 珊 音

最近,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了由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奉献的新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它给首都音乐界的同仁和观众带来了喜悦和清爽的山西风。

我不是民乐行家,但通过长期与民乐团的接触、看该团的演出,对他们的敬业与勤奋感受颇深。我曾在太原欣赏过这台音乐会的排练和演出,我的第一感觉是:耳目一新、雅俗共赏。感谢王丹红老师的辛勤创作、张列老师的精心排练指挥、姜克美老师准确无误的精彩领奏,感谢民乐团的全体演奏员们。这部作品,对民乐团来讲,至少能够带来四个变化:一是提升了士气;二是增强了自信;三是煅炼了队伍;四是拥有了品牌。

为此,我点三个“赞”。

一赞:不忘初心,继承创新。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成立于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从那样困难的年代至今,乐团始终坚持面向广大群众、服务家乡本土的艺术方向;在不断推出的一个个、一台台新作品中,始终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思想引领。继承就是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山西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就是艺术作品如何能够和时代紧密结合。从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来看,这两点他们也做到了。我们知道,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后,民乐团人员减少了一多半,从专业技术来讲,无疑是“伤了元气”。但省歌舞剧院和民乐团,以改革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使乐团很快恢复到了能演出、演出好的境地。从而使这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从构思、立项、申报,到创作、排练、演出,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大功告成。

二赞:选题精准,演出精彩。近些年,各地旅游景区和舞台上,不断推出“印象”,我也看过一些,有的真没留下什么印象。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用九首曲目的演奏、演唱形式,在很短的时间里,以山西民歌《那是个谁》为主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语汇,给你说历史、讲故事、唠家常,很有新意,姜克美老师的板胡领奏《乱弹声》张弛有度,美不胜收;《走西口》音乐具有“颠覆性”,但又不离其宗;尾声的鼓乐震撼、亲切,特别是太原锣鼓、威风锣鼓首次运用到乐曲中,拉近了演奏员与山西观众的距离。

三赞:山西风格,山西声音。我们不否认向国内外一切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但本土的文艺工作者,应该首先想到为家乡服务。一个时期以来,电视屏幕从“中国好声音”开始,便派生出了许多地方的好声音。但它是不是“好声音”,一定要让广大的听众与观众评判。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以山西的风格、山西的音乐元素、山西人的情感,奏响了山西的好声音。作者的“现代化提升,专业化处理”使作品得以“占领一个制高点”。当然,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会是完美的,但器乐作品与影视作品那种纯粹“遗憾的艺术”不同,它可以不断地修改、完善,这也应该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九曲黄河唱不完,

九曲乐章享乐坛,

山西民乐希望在,

众人划浆开大船。

猜你喜欢
歌舞剧管弦乐乐团
用音乐描绘人文与地理 《秘境中国》管弦乐作品集
虚拟管弦乐的技术实现和审美变化
滚烫的交响灵魂
陕西,我的家乡
愈纯粹愈醉人——天津歌舞剧院新版《爱之甘醇》初品记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我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谈民族歌舞剧《伴嫁歌》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香港中乐团第37乐季开幕音乐会:千年之声 钟乐龢鸣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