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民族歌曲的发展历程

2016-02-03 05:54
黄河之声 2016年7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声乐演唱

魏 彪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浅论中国民族歌曲的发展历程

魏 彪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摘 要:民族歌曲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更是华夏文明永垂不朽的艺术瑰宝。文章以中国音乐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古代、近代以及当代三大时期的音乐发展分析,进一步认知民族歌曲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民族歌曲;历史发展;声乐演唱

纵观历史长河,从古代的原始乐舞到现当代的数字化音乐,每首歌曲都自带着一种音乐的真善美,往往会引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的共鸣。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符号的艺术形式,民歌中的音乐品种和内涵之丰富以及文化影响力之久远,蕴含着异常丰富的艺术性与社会性两方面符号内容,它不仅体现了人类劳动智慧的优秀成果,也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音乐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水乳交融。

一、教化娱乐的古代民族歌曲

远古时期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以歌颂生活,祭祀鬼神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表演形式,例如:《葛天氏之乐》以及传说中的“六代之乐”。到了周代,在维护和巩固统治的礼乐制度下,民间音乐得到了发展,并且制定了“采风”制度,整理编订了北方诗歌曲集《诗经》,而南方民歌则以《楚辞》为著。汉代,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世俗音乐得到发展,特别是汉乐府的设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如:《陌上桑》、《上邪》等。唐代的“燕乐大曲”,是一种综合声乐、器乐和舞蹈的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唐朝时期的山歌、民歌是文人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比如《采莲曲》、《踏歌行》等都体现了山歌中风俗性的田野劳作。宋代出现了音乐表演场所瓦肆勾栏,一种民间艺术歌曲“曲子词”则发展起来,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元代的剧作家根据当时统治者与各族人民的社会矛盾,创作了许多揭露社会本质的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元代杂剧的艺术成就对我国民族歌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两代的民歌空前繁荣,歌曲内容不仅有揭露社会阶级矛盾的《白雪遗音》、也有赞美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夹竹桃》。明清时期是在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高度发展的时期,它们之间互相借鉴交融,推动了民族歌曲的发展。

二、抗战爱国的近代民族歌曲

自1840年鸦片战争时起,就不断出现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新的民歌,例如流传在南北许多省份的《种大烟》、《三元里抗英童谣》等。“五四运动”使中国各阶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具有进步思想、爱国精神的学堂乐歌兴盛起来。大批具有民族符号的歌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主要代表如:沈心工的《竹马》、李叔同的《送别》以及曾志忞的《海战》等。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抗日救亡”的主题,中国开始走向专业艺术歌曲创作的时代。面对着处于各种阶级矛盾的社会,作曲家们开始执笔创作出一些反映工农生活以及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的艺术歌曲如:《渔光曲》、《玫瑰三愿》等,还有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爱国救亡的红色歌曲如:《国际歌》、《同志们勇敢前进》等。艺术歌曲是在民族歌曲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先进技法,创作出的具有中国民族符号的独立艺术形式,特别是钢琴伴奏艺术与歌曲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在听觉上要比独立的传统民族歌曲更严谨、更规范。艺术歌曲使中国民族歌曲打破尘规,更加注重放眼于世界,从此中国民族歌曲逐渐向世界音乐创作方向接轨。

三、交融碰撞的当代民族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流行、时尚的现当代音乐元素的渗透,民族歌曲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接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先进创作方法,使民族歌曲受到影响而开始了专业音乐的发展,形成了歌曲艺术领域中一个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宋祖英、阎维文、张也等民族声乐歌唱家,把具有中国符号的民族歌曲推向世界,使之与美声发生碰撞形成了现当代比较国际化的“新民歌”形式。近年来举办的各种声乐大赛,如:CCTV青年歌手大赛,中国声乐金钟奖等,不仅推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更是培养了一些优秀的民族声乐传唱者和代表性曲目如:戴玉强的《你是这样的人》,常思思的《春天的芭蕾》以及中国新民歌领军人物陈思思的《美丽之路》等。现如今,中国民族歌曲结合美声、通俗、原生态三种唱法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在未来,我国民族声乐的创作还是会立足于自己的传统唱法,吸收其他优秀唱法的技术,使其成为一种艺术价值高、艺术个性突出的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歌曲的创作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它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万物不断更新。仰望未来,民族歌曲的创作发展始终紧密地伴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到铿锵激越的进行曲,从悠扬婉转的山歌到深情隽永的艺术歌曲,又从具有中国符号的民歌到乐之精粹的国歌,民族歌曲不仅用步伐点击着艺术的脉搏,又凝聚着万众一心的国乐之魂。一言以蔽之,放弃继承即放弃发展,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融合互补,开拓创新,才是新时期民族歌曲艺术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白宁.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88-93.

[2] 陈海容.中西融合 民族神韵——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属性[J].音乐创作,2010,04:120-123.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声乐演唱
我国性别平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考察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浅谈宋代宫廷乐与民间音乐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