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档案建设

2016-02-03 06:16吴光明
山西档案 2016年1期
关键词:校史校园文化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档案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空谈,必须要寻找合适的载体。要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校史档案反映了学校的发展进程,是学校历史的浓缩,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高校校史档案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高校校史档案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校史档案的文化引领作用,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充分体现高校校史档案工作“存史、资政、研究、育人”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史;档案

高校校史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史档案建设,充分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构建富有内涵、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优秀校园文化,对加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对提高人才质量和办学水平,对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校史档案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正视问题和矛盾,不消极回避,以理服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但是,高校只关注日常工作,而忽视了学校校史档案的建设,没有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高度重视校史档案的作用。对校史档案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认识不够,往往就档案谈档案;学校历史反映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没有把校史档案建设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很多学校视野狭窄,没有合作意识,没有通力合作,没有做到全校一盘棋。仅仅停留在以前的思维中,认为这仅仅是校史部门的事情,没有形成校党委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各部门合力、全校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无法形成影响力。[1]

在具体工作中,定位不准确,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没有明确的标准。没有对校史档案进行正确的分类,挖掘其积极的内容,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工作中普遍缺乏计划,或者是有计划但不切实际或不具体。工作也缺乏基本的依据和基础,没有基本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规范,随意性很大。工作安排中没有定期研究校史档案建设中的具体困难,积极解决问题,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能保证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如很多学校在校史档案建设中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保障能力差。人员配备不足,特别缺乏专门人才,导致很多人对校史工作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其是冷衙门、是养老院。总体而言,高校校史档案部门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断档问题严重。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史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史工作要仅仅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才能发挥其重要价值。这实质上也是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史档案资料是永恒的财富。通过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让师生感受到学校发展的成绩,挖掘和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一)思想上深刻认识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伴随着各个领域的逐步放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不良思想毒害着大学生。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很多让人担忧的问题,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忘记了责任和担当,并且出现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的现象。我们有责任去解决这些问题,帮助青年学生走出困惑和误区。为了实现学校腾飞的伟大梦想,很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他们的心里都孕育着一个梦想,一个学校发展的梦。学校发展,人人有责的观念,像基因一样,植入了每个师生员工的心中。有些学校,甚至还有一些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鼓舞了很多人为了学校的发展努力拼搏、奋斗不止。学校历史的回顾,让大家感受到前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历史档案让大家看到了前人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学校的依存关系。通过校史档案的力量战胜自我,唤醒学生的责任感。

(二)实际工作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不断提高高校校史档案工作的水平。目前,很多高校都很重视高校校史档案的作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来负责校史档案的收集、校史的编写。同时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考核。考核的内容除了包括硬件条件、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内容以外,更关注的是档案基础业务的绩效,比如档案的收集移交情况、档案的整理保管状况、档案的开发利用成果等。坚持做好高校校史档案工作,准确选题,创新形式,充分整合学校档案资源,打造出一批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丰富高校师生文化生活的档案文化精品。[2]

1. 收集、整理和研发是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其中,收集是整理和研发的前提,校史档案的建设必须遵守客观性原则,校史资料和档案必须真实,让人信服,不能像艺术创作那样自由联想,否则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要收集优秀校友、知名校友、杰出校友的资料,尽量做到齐备、完整和系统。同时,可以发布《校史资料征集启事》,广泛征集学校各个时期聘用、任命或奖惩材料以及知名人士在校期间使用过的有代表性的实物、教具等。鼓励全校为学校各个单位提供史料照片,文字资料,人物档案。要把工作重心前移,要走出办公室,不怕麻烦和辛苦,走向基层去做好收集工作。继续编辑校史资料,不断固化活动成果。通过召开专门座谈会、走访校友家属、寻访知名校友故居等方式收集档案。尽可能到知名校友和他们有影响的领域里去努力收集所有相关的校史实物资料,还要借鉴先进经验,调研部分全国知名高校校史馆。

2. 在收集的基础上,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开展归类和整理工作,做好学校历史档案的保护工作。确保档案安全是高校校史档案工作的第一任务,要把防风险放在重要位置,从安全防范的各个方面把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落在实处。要坚持加强档案安全警示教育,强化纪律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日常安全工作和应急机制要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不能放松。创新工作方式,以安全检查带动其它方面的建设,以制度落实确保效果;要坚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为档案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历史档案不易保护,容易损坏和退化,对于这类档案,要做好重点保护工作。可以采用新的保护技术,实现数字化开发,争取建成兼具纸质化和多媒体的复合型的档案资源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校史档案编研和开发的力度,要突出重点、抓好专项,打造精品,可以列出一些校史专项来组织人员开展研究。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要从学校丰富的档案中,提炼出学校发展的主线和脉络,利用其有现实价值的部分。

3. 同时,要做好专题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和开发工作,必须着力挖掘和宣传其具有时代特色和高校特色的精神。校史档案的开发,要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重点研究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使校史档案建设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高等学校,学校发展不能仅靠制度来约束,要依靠教育、宣传等手段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必须首先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在思想文化领域要掌握主动权,争取全校师生的支持,学校可以组织一批优秀的老师宣讲高校的历史档案,阐释其文化意义,认真研究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别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因为他们处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对学校历史的时间,也要通过专家论证。把馆藏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把管理服务整合成一个整体,把校史档案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手段,把大学的历史、文化、精神的内涵整合在一起,统一反映学校的历史面貌,编写学校历史书籍。

4. 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实践功能。要求在校学生去校史馆参观。让新生每年参观校史馆,这是新同学入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史馆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学校历史档案,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发展的艰辛历程,学校发展的连续性,增加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一旦具有兴校荣校的责任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好做了,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很多著名高校都十分重视校史的档案建设,让每个学生都对学校的历史十分了解。如清华大学校史馆特意制作了专题展,弘扬清华人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校史增进对学校历史与传统的了解,让新同学们感受学校历史和精神,珍惜大学时光,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用学校精神鞭策自己,为学校、国家、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简短的结论

高校校史档案建设具有一定的成绩,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学校之间,也都存在差别。对校史档案建设观的重要性和适应性理解都有不同。如何正确认识校史档案建设,正确阐释其科学涵义,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要十分注重校史档案在文化传承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史,弘扬前人的严谨学风、崇高品格,激励广大的师生员工,让他们也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用校史来抵制世俗化和浮躁,激发学生爱国爱校情怀,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责任编辑:无尽藏)

[1] 甘荔.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兰台世界,2007,(4).

[2] 陈敏.高校档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山西档案,2014,(6).

College History Archive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Ideology-Political Education

文/吴光明

Wu Guang-ming

G271

A

1005-9652(2016)01-0039-03

吴光明(1983—),男,江西余干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校史校园文化政治
校史故事演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