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

2016-02-03 06:16文/林
山西档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用户信息

文/林 杰

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

文/林 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诞生给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契机,档案管理信息服务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职能,提升效率能、更好地服务大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有以下创新档案公共服务的路径:通过创建档案信息大数据并优化检索服务,搭建新型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档案信息展现形式,建立档案利用感知系统,吸收“社会档案人”。

互联网;档案信息;公共服务

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伴随档案工作而产生及发展,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要求。档案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服务能力的提升需通过加强对资源的整合、优化档案资源及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平台等来实现。从本质上来讲,档案信息属于公共资源,档案信息的公共服务是指服务主体为满足客体需要而提供的服务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互联网也取得了质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线上线下直接对接更加便捷,对档案信息的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种方式提供相关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价值。这也是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发展的新的契机。

一、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档案信息公共服务技术要求

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作为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手段,服务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档案价值的实现程度。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使档案信息使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无疑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新的技术的不断出现及其应用的发展,为档案信息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例如如下技术:第一,云计算,云计算作为一种业务模式,目前在很多领域都被有效地进行利用,在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条件下,有很多计算具有浪费计算成本却难以达到可观的收益的这一计算实体,所以通过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等综合发展下的云计算能达到将它们整合成能够达到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具有高效的运算速率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云计算能更好的对档案进行管理。[1]第二,大数据,档案信息具有数量多难处理的一些客观条件,因此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对双方来说,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第三,移动互联网,它是在传统互联网的条件下逐渐诞生的,移动互联网由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三部分组成,移动终端是指电脑或者手机,移动网络是指网络信号,应用服务就是利用移动终端机移动网络来进行服务的平台。[2]如网上订票、网上打车等服务。第四,创新2.0,要求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把重点放在用户身上,让档案信息管理变被动为主动,档案管理者能够真正的做到采集信息资源、组织信息分析、导航文献信息等。

二、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档案公共服务必要性

在传统的时代里,政府部门对档案信息只是单纯起了一个保管的作用,而没有发挥档案的作用,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用这些记录着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档案来研究历史或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所以档案的核心价值在于用而不是存。档案价值的有效实现依赖于档案公共服务。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档案服务部门仍固守传统的档案思维,沿用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那么档案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档案服务也将无务可服。新的时代对档案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才是档案公共服务发展不变的方向。在档案信息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有效的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积极应用网络资源云数据将档案资源进行存储,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创新档案服务平台和档案呈现形式等措施使档案服务做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天侯360度无缝隙的服务,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进而发挥档案的最大价值。

三、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公共服务创新的新路径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档案信息公共服务?无疑要抓住这个时代背景下最大的优势——技术优势。

(一)构建档案信息大数据并优化信息检索服务

中国的网民有数亿人之多,每天都在更新着各个领域的新闻要点,众多的网站使得网络的更新异常频繁,这就要求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到对云数据进行检索建设。网民通过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中,能够搜到自己想要了解到的内容。档案管理员在对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对于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关键词,方便用户在检索的过程中能更快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对于信息资源繁杂的通过压缩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中;对于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要进行有条理的分类管理。通过大数据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网民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进一步缩减自己信息检索的范围,提高检索的准确率。档案大数据的预测性分析,在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活动中,在对信息进行检索的过程中,系统会根据用户在搜索过程中的行为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这种方式对于用户来说很难提升搜索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能给用户带来搜索中高速度、高精确的搜索体验,而且浪费了搜索时间,带来了不必要的时间损失。而在积极的采用新型的大数据档案信息管理技术中,这种信息预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会对用户潜意识里想要搜索的内容提取关键词进行提醒。在具体的搜索过程中,用户可能由于错别字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这时系统会给予提示,给用户正确的搜索链接,用户通过点击进行正确的通道。在过程中,如果用户忘记了搜索的关键词或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时,系统也会根据搜索历史给予提示,具有人性化的预测效果。除此之外,信息搜索系统还具有信息推送的能力,系统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进行预测,将经常浏览的档案信息推送给用户,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搜索效率。

(二)搭建新型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web2.0技术

在旧时的档案信息网站中,通常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浏览而进行的档案网络建设,用户在观察档案信息的过程中,网站首页几乎被政府部门的业绩宣传等铺满,极大影响了用户的档案信息查阅体验。在以web2.0技术为前提的应用下,档案网页建设不再是以宣传政府等主题组成,而是由职能型政府变成服务性政府,政府档案网页中把板块设置的更有服务性质,通过我的馆藏、我的职责、期待你的参与、业务指导等领域向用户展现档案信息平台的服务性。广泛的应用社交媒体,在传统的档案网页中,政府发布了档案信息提供给用户观看,用户在观看后是无法对信息进行评论的,而采用web2.0技术,用户在观看完档案信息之后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用户可以通过转发或者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档案管理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政府在对网页进行观看后,有选择性地进行缺陷改正。另外,档案信息不仅只存在于自身网页中,而且还通过与百度百科进行合作、存在于博客、播客两种渠道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档案的访问渠道,更加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搜索,通过在多个渠道、多个门户进行宣传,增加点击率,为档案馆的起了宣传的作用。基于馆藏资源的APP应用。APP是可以作用于电脑或者手机的应用程序,如QQ、微信等都是属于APP,所以将APP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中,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辽宁档案局建立了我国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档案馆APP,通过APP,安卓或者苹果用户下载后,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对档案信息进行访问,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档案信息公共服务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用户免去了在百度等网页上通过搜索档案信息的麻烦,在APP上,搜索渠道、门类划分一目了然,节约了时间,便捷了生活。然而我国的档案信息APP还需要建设,例如将历史档案也记录在案,用户通过对时间进行搜索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3]将APP可以附加上实地访问环节,通国对馆藏馆的位置、行车路线、拥堵情况、天气预报、GPRS等来对用户进行服务。

(三)创新档案信息展现形式——以“互动多媒体技术”为例

档案具有晦涩难懂的特性,为了让档案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作用,可以运用互动多媒体技术将档案信息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来进行展示。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来对档案信息进行展示,极大提高用户接受信息的速度。通过电子翻书、幻影成像、电子沙盘等高科技技术向用户展示档案查阅的兴趣,除此之外,在旅游景点,通过网络制作幻灯片让用户对信息结构一目了然,通过三维导图,让用户对旅游景点的立体外观进行了解,通过3D显示器,3D眼镜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了解馆藏深厚的文化底蕴。[4]

(四)建立档案利用感知系统——以“二维码和RFID标签”为例

为了方便用户对档案信息的体验档案局或者馆藏馆都安装了WIFI,用户通过连接WIFI,打开互联网,自动进入特制的链接,通过链接对档案信息进行掌握。除此之外,馆内在针对某一物品或者文案时,由于不能直接触摸,所以在玻璃上粘贴二维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对该物品的信息全方面掌握。另外还有RFID标签,它主要用于对馆内的物品进行管理,通过对架上的标签进行依次扫描,对物品的质量和安全作出检查。[5]

(五)吸收“社会档案人”——实现双向服务

档案资料的建立不仅需要官方的努力,还需要民间共同为档案资料的丰富及详细做出努力,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的APP,在APP中开设论坛,用户不仅可以观看档案信息,还可以通过上传档案信息,或者是对档案做出评论。在很多时候,对历史档案的收集仅靠官方进行收集无法保持档案的完整性,这就需要吸引民间掌握历史档案资料的人来进行补充,做好一个社会档案人该做的责任。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或者专业工作者者,他们通过研究也掌握了成熟的档案资料。通过不断的吸收,通过网民的评论对档案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实现档案的精确和完整。政府也要鼓励上传档案的社会人士,对上传档案的通过积分奖励,如果档案通过网民及档案专业人士的鉴定,确定其真实的情况下予以购买信息。如国家需要“老北京”的档案资料,就需要中老年人提供的视频、图片作为第一手资料,通过互联网APP,可以对社会人员的档案进行吸收。这样档案既为公众服务,公众也为档案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李淑芳)

[1] 蔡梦凡. 探究档案公共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创新[J]. 黑龙江史志,2014,(11).

[2]吴薇. 面向智慧时代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方式研究[J]. 兰台世界,2014,(S5).

[3]赵爱国,赵珍珍.公共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3,(4).

[4]孔凡敏,杨乃. 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方式展望[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S1).

[5]毛凌翔. 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及其服务的探讨[J]. 档案学研究,2012,(2).

The Public Service of File Information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Lin Jie

G275.1

A

1005-9652(2016)01-0042-03

林 杰(1981—),男,广东广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师,硕士。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用户信息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