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改革设想*
——基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

2016-02-03 22:51唐修整黄细英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郴州423000
黄河之声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弹奏钢琴改革

唐修整 黄细英(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郴州 423000)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改革设想*
——基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

唐修整 黄细英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郴州 423000)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站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视角上,针对传统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弊端,提出了几点改革设想,包括教与学模式的双向改革,借鉴和糅合其它学科教学模式、以课题为导向来选择和调整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性等等。希望这些设想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有所帮助。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改革

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颁布和幼儿园教学活动领域改革的大力推进,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人才已经提到日程上。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角度来审视我们的钢琴教学,传统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滞后、单一、僵化,在照顾全体、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达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要求等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其弊端,探寻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项目组成员通过研究和思考,就如何改进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浅见,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单一的教授学习模式应向教与学的双向模式改革

目前,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多为集体课(一位老师面向几十名学生授课)。虽是集体课,却也沿袭了传统钢琴教学“一对一”小课的师徒相授式模式,多为单一的教授-学习模式,即“学生回课—讲解示范教学—学生模仿练习—练习反馈与纠正”的程序。这种模式有学科特殊性和适应性,然而存在弊端也是突出的:这种模式的教学多为灌输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多为接受式学习;教师拥有绝对话语权,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对教师有极大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一对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无法照顾全体,无法及时了解到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

由教学论可知,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充分考虑教与学两个方面。事实上,一贯来,我们太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不尽人意,以致于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应该把学生的学习作为一个点来放大研究,在考虑教师该怎么教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学生该怎么学才好,建立教与学的双向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并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现代学习观提出了“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几种新的学习方式,这为我们进行教学模式的双向构建提供了较好的思路。目前,合作学习模式在各个层次的许多学科上应用较广,在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解决钢琴集体课无法照顾全体的突出问题和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很适合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专业标准》从师德维度指出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且从专业能力维度指出“沟通与合作”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社会学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沟通与合作”的专业能力,为以后顺利适应幼儿园工作打下基础。

二、大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窠臼和学科界限,借鉴和糅合其它学科教学模式,探寻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结合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习惯采用传统钢琴弹奏技能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不思改革创新,以致于模式僵化,教学缺乏灵活性,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许多短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部分提到改革的重点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专业标准》指出:“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学科特点与基本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③。解读《专业标准》,一贯以来我们在幼儿师资的培养上艺术知识方面的教学和艺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是不够的,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理应承担起让学生掌握音乐领域(至少是钢琴领域)相关的知识以及欣赏与表现知识,让学生掌握钢琴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著名钢琴作家作品、钢琴音乐的欣赏与表现知识等等),培养学生利用学习过的弹奏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自主完成教师未讲授曲目的能力、幼儿歌曲伴奏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选择和运用音乐的能力。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大胆突破原有模式窠臼,探寻更有利于宏观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微观上课程目标实现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第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冲破固有弹奏技能训练模式的束缚,探索创新更好的结合。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在弹奏技能目标的实现上有突出优势,但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上有局限性,我们要继承发展,通过结合其他教学模式来弥补这个不足。

第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模式应打破学科范畴束缚,多借鉴吸收其他学科教学模式,无论是音乐的、语文的还是美术的,糅合创新为我所用。当前国外国内教育界兴起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有些教学模式完全可以糅合到钢琴课堂上来。我们曾经分析了几堂小学语文课,发现与我们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有很多共通之处,在教学任务的规定上,如知识的掌握与拓展学习、技能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上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作如下分析:其一,在教授一首弹奏曲目时,难点节奏型和难点小节的教学相当于语文课的生字词教学;乐句的弹奏学习相当于课文中的语句的学习;一首钢琴曲目的情感表达相当于朗读语文课文的感情;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表现与课文中心主旨的剖析更是趋同。掌握难点节奏和小节的弹奏如同掌握课文生字词的理解和书写;掌握句子的弹奏如同把一篇课文当中的语句理解透。在能力的培养上,掌握一种节奏型的配合和一种弹奏技巧等同于学习一篇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弹奏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则和语文的课后拓展学习也是一致的。基于此,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糅合到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上来。

三、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实现教学模式的课题导向式改革

从教育学理论上来解释,“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④”。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系统化,但并不僵化,教学模式应是随着教学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兰英教授说:“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在所有时候适合所有的学生。”⑤教学模式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教学模式是一种既严格又灵活的工具,我们要通过运用这个“工具”,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当以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为构建的出发点,以帮助学生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为目标。教学模式的调整随着课题的变化来进行调整,教授的课题不一样,教学模式的选择可以不一样。就基础弹奏方法与技巧的课题或是教授单一曲目的课题来说,我们可以糅合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基本知识的理解透、重难点的吃透和技能、能力的拓展运用。这种模式在实践上主要做到“四精”:精心组织单元(参考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精选课题,设计课题题目(以知识点为导向);精心组织内容(参考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精找教学重难点(如同教生字词版专门安排重难点的教学环节)。在教授幼儿歌曲伴奏的课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归纳过程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形成概念(如什么是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探究关系,做出结论(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等常用伴奏音型分别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歌曲伴奏);应用原则,形成技能(能够根据不同风格歌曲类型选择适宜的伴奏音型)。

四、改革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性

钢琴作为一门音乐课程,具有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和功能——审美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应当体现审美性。传统钢琴课堂教学单方面强调和追求弹奏技能目标的达成,将教学模式简单设计成弹奏技能训练的过程,这是一种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艺术性、审美性的课堂。对此,很多学生认为钢琴课比较枯燥、乏味,学习兴趣日益下降。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钢琴弹奏上往往比较机械,在音乐的表现上缺乏美感,更是缺乏音乐创造力。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修改稿)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可知,当前幼儿园在艺术领域上主要注重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专业标准》也指出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首先具备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模式,让学生来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另一个方面。在教授一首钢琴作品时,让学生通过音乐听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设备,可以是欣赏一段音频、视频,也可以是欣赏教师的弹奏)和谱面解读来认识作品的美、学会鉴赏作品的美;通过弹奏知识的讲解和弹奏技能的训练来让学生准确地表现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创造美:可以从作品弹奏表演上来加以创造,如各种形式的表演:学生的合作弹奏、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弹奏、弹奏接龙、齐奏、合奏等等;可以是通过分析借鉴该作品伴奏的编配来为幼儿歌曲编配伴奏;还可以是课题类别相同作品的课后自主弹奏练习与汇报。我们把这种模式定义为赏-弹-创三位一体的审美教育模式。

总之,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模式应打破单一、僵化现状,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根据教学课题的需要来寻找采用相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付诸实践,不断总结有助于促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编.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90.

④ [美]布鲁斯·乔伊斯等著,兰英等译.教学模式(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4:封底.

⑤ [美]布鲁斯·乔伊斯等著,兰英等译.教学模式(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4:76.

[1]杨铭钊.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模式的结构探索[J].赤子,2015,03.

[2]朴虹烨.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3.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编.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4][美]布鲁斯·乔伊斯等著,兰英等译.教学模式(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4.

[5][美]Johnson,D.W.[美]Johnson,R.T.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6]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7]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修改稿),2016.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2012,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709)

猜你喜欢
弹奏钢琴改革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改革之路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纸钢琴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