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现状分析与策略初探

2016-02-03 20:31张梦梦刘素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专业技能

张梦梦 刘素华

摘要:本文分别从中高职贯通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分析了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数控专业特点及课程本身从教师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解决策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41-02

为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是区别于“3+3”中高职校贯通模式,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化学变化。学生5年的学习效率大于以往的“3+3”中高职学习模式。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对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这个专业,通过理实一体化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制造业信息化的今天,培养学生在数控技术专业领域中英语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是中高职贯通数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随着数控技术发展和应用而逐渐形成的专业英语与现代数控技术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和使用涉外业务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现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和探讨下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

一、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欠缺,学习兴趣不高。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比较贪玩,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概念,没有感到未来就业的压力,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都是在初中时成绩不理想,基础知识欠缺,特别是英语,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心理。有的学生基础好点,但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自信心不高。但是中高职贯通学生可塑性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有专研精神、好奇心强,而且他们这个年龄段是学习语言、掌握技能的最佳年龄段,容易形成牢固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对专业英语学习重视度不够。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好,有些同学甚至被挑选参加市级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第5年第1学期进行,因此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已满足该课程教学要求。然而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大多数认为该课程在以后工作中应用较少,所以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专注度不高不长,一旦遇到困难如单词长、专业词汇多等,又缺乏自制力,因此学习效果自然很差。

(二)教师方面

数控专业英语的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很多教师对数控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是学生全面了解数控技术专业的工具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由英语教师担任,虽然他们英语水平很高,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学过程方法单一,即讲解单词,翻译句子,很少联系生产实际。我院数控专业英语大部分是由专业教师担任,虽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限,这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主动思考,而是被动接受知识,最终学生无法将英语作为工具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三)教材方面

现有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大多是针对高职学生编写的,普遍将重点放在分析复杂句型和汉译英等,甚至涉及较深语法的从句。忽略了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实际目标。教材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考虑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及现有能力水平。学生从教材中所学的数控专业英语知识,无法应用于现场实际。

以上是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可见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下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对今后的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二、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解决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1.任务引领,激发兴趣。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知识技能及口语表达能力,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组讨论组织教学,重点选择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数控编程以及零件的加工流程等学生已具备的专业基础的内容展开讲解,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专业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口语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增加现场教学,体验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实物、外文图纸和机床英文原版说明书等辅助教学,用简单的英语词组解释专业术语。将复杂的单词与实物对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数控专业英语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课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控专业英语词汇后,可以领学生到实习生实训基地,熟悉普通机床、相关零件的名称、数控机床和操作面板等。讓学生在实践中记住重要的数控英语词汇并现场对各种数控设备进行操作演练并配以英文说明,将课本上的核心词汇及专业知识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表明数控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学好这门课是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基础。

3.调研相关企业,了解岗位需求。当前社会经济以及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改变,即复合型、国际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英语素质要求和岗位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也越来越高。根据调研,我们了解到数控技术应用岗位的专业英语应用要求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企业急需既精通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又具备数控专业英语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些岗位应用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来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优秀的教师队伍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最好是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方法。要将传统的词汇和语法讲解上升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或参加相关培训及教师间的交流,提升自身双语教学水平。

(三)选择或开发实用性教材

目前没有对应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需要课题组授课教师一起编写教材。编写教材应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出发,结合数控专业特点、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实训课程中运用的数控机床类型及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难度适宜,由浅入深,力求向学生提供其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使用涉外业务英语的能力。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课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侧重不同,应适合中高职贯通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够用为度,学生掌握一定的核心词汇后,可以查阅相关数控专业的英文文献和图书,从而获得更多关专业知识,利于今后自学。尽量避免长句难句,采用常用语法,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语法及翻译,而忽视了应用。

(四)衔接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目标,做好教学效果评估

结合中高职贯通学生及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优化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的课程目标,使得学生在前期学习基础英语时,了解数控技术专业英语在今后岗位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后期学习专业英语时有目的性,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中高职贯通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工作可以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提升工作岗位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

三、結论

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们必须立足当前产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企业岗位发展需求,结合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实践进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总结教学经验,经常反思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切实做好专业英语教学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科技交流及科技应用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媛媛.任务教学法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6(11):86-88.

[3]张伟.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贯通教学的探索[J].学园,2014,(17):169-170.

[4]金濯,林彤.高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施[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2):58-61.

[5]扈畅.高职理工类专业英语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4):55-58.

[6]王宝刚,鞠加彬,孔凡坤.中高职衔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13,(33):8-9.

[7]汪静姝,龚海峰.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导报,2014,(18):110-111.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专业技能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