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研究*

2016-02-04 05:41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中国梦大学生

江 波 温 玲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研究*

江 波**温 玲**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在信息传媒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以微信、微博等媒体为代表的微媒体迅速崛起,成为高校大学生广泛使用的传播媒介。探析微媒体的特点,研究微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在微媒体时代下通过微媒体传播途径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凝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青年梦”“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微媒体;大学生;中国梦;途径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跨越发展,微媒体网络的迅速崛起,社会已经步入了具有“快、短、精”特点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首的新兴传播形式,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中重要的传播手段。微媒体时代的来临,拉近了现实生活与网络虚拟世界的距离,这对高校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微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一)微媒体的定义

“微”字古代文学中曾被古人广泛使用,在如《广雅·释诂二》《荀子·非相》文中“叶公子高微小短瘠”,“微”寓意形体较小。在《荀子·议兵》一书中提到“诸侯有能微妙以节”微寓意为“精妙”。在现代媒体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微”字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精选、微新闻、微天下等用词得出,“微”具有快、短、小、精妙等含义。所谓微媒体,指在信息技术主导的虚拟环境下,以微信、微博等主要形式的网络传播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其功能包含QQ、MSN、Face book等即时信息传递的途径。高校大学生通过微媒体随时随地图文并茂地更新、发布个人或公共信息,传播内容可根据用户自由选择,其微媒体的传播方式日益呈现简单化、便利化、微小化。由此,微媒体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欢。

(二)微媒体的特点

1.网络数字化。微媒体与传媒报纸杂志等媒体有较大的区别是微媒体通过以数字方式制作、发布和传播的信息。高校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浏览网络相关信息、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拍照,将照片即时上传到微信、微博上与好友共同分享,这是传统媒体没有的功能。

2.信息交互性。微媒体的参与者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传播者。高校大学生在发布信息时,他们是信息的传播者,享有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权利;浏览阅读信息时,他们是接受者,享有利用媒介知晓信息的权利,接受者与信息传播者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双向的信息互动交流。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媒体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即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信息,另一端的信息接受者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手段即时接收多媒体信息。从一对一模式的传播模式变为一对多模式,再从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变成多对多模式。每个大学生参与者,都可以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传播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这就是微媒体信息的交互特点。

3.传播个性化。微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最大的差异就是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功能局限,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更及时、更深入。大学生使用微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发布或上传原创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到微信、微博,还可以与他人私密或公开地与他人分享,还可以通过添加同学、朋友进行好友关注或@提醒好友进行参与评论或转载。大学生评论者在参与评论信息传播者的文字或照片时,就像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某同学发表了一个观点,你的好友同样可以看见对方的评论也可以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评说。微媒体用户可以个性化地与他人交流分享信息,不再受传统媒体一对一的限制。

目前,已经有学者对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关于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等。对此,本文正是基于对微媒体的特点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问题展开探索。

二、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意义

201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重温历史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随之“中国梦”成为政治界学界到普通人民群众生活中“热名词”。“中国梦”的热烈讨论充分体现了中国梦的巨大影响力和独特魅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追求的紧密结合与高度共鸣,其深刻彰显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与不断趋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现实呼唤度与高度凝聚力。

三、微媒体在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微媒体拓宽了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为“中国梦”宣传教育传递正能量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元化,当前微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微媒体的有效使用可以进一步拓宽高校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高校大学生微媒体的使用队伍越来越壮大。微媒体的使用,使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频繁与密集。教师可以通过微媒体传递更多与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信息在微媒体网络上和同学们分享;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引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如何处理大学生交往问题;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媒体发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老师、同学分享学习过程、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及喜怒哀乐。目前,很多高校在微媒体的环境下以“官方名义”直接开通微信群、好友圈、微博,博客主页等与学生沟通的新渠道,通过实名认证、好友添加,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官方信息的传递,增加了大学生服务的机制,让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处处感受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由此深受到广大学生粉丝的热情围观和追捧。在微媒体的介入下,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更加便捷与密切,有效地加强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二)微媒体提高“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效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微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与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式相比,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效性和广泛性。高校通过微媒体媒介开展大学生日常工作,如发布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相关咨询,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学生的困难资助政策、学生评奖评优信息、大学生毕业注意事项、假期学生安全工作、假期社会实践内容等相关工作。高校还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给予及时解答和帮助,让大学生日常相关工作开展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从而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汇聚实现“中国梦”青春的力量。

四、微媒体时代下“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主动利用微媒体,及时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微媒体,微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模式主动融入微媒体,通过发布客观、准确、有效的思想教育信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地。有效利用微媒体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服务。

(二)通过微媒体途径,将大学生的个人梦想和伟大“中国梦”密切结合

“中国梦”包涵了青年梦、学子梦、成才梦。引导大学生摆正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让“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大学生“个人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向大学生深入地解读“中国梦”的内容,使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核心思想牢牢地印在当代大学生的脑海中。在微媒体环境下,高校可通过微媒体渠道,展示国内外高校专业学术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或社会实践新典范,通过专业的引导、鲜活的内容、生动的例子,激励高校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励志大学生刻苦学习,在专业学习上不断进步让更多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帮助大学生成为专业基础厚、专业技能精、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最终变成为实现“青年梦”的真行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还可以通过微媒体途径开创更多与大学生专业实践的网络渠道,如微媒体科技创新大赛、新媒体软件设计等。只有把大学生个人的梦想、抱负和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联系在一起,把大学生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理想的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从而更好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民族梦”。

(三)利用微媒体积极宣传大学生参加“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氛围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献身的信心,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①。在微媒体环境下开启深入“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学生深入西部地区、深入广大农村、深入一线调研,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微媒体的形式记录深入挖掘普通大学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并通过微媒体平台扩大宣传优秀大学生及影响人物的实践案例,宣传积极、进步、乐观、向上的内容,扩大普通大学生真人、真事的感人事迹,经过“一传十,十传百”的聚合效果,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传递出最大的正能量。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微媒体的介入下做到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见人、见物、见精神,让微媒体记录传递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实践的印记,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

(四)借助微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中国梦”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微媒体平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当下流行热门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校园网络十大流行语、微信点赞互动游戏、摇一摇抽奖游戏、校园先锋美图秀秀大评比,学生去哪儿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课堂文明、网络文明、学术文明、公共文明、安全文明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努力培养中文人的文化底蕴。通过微媒体传播创新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树立新一代青年风貌,促进我院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功能,让高校大学生“中国梦”在学生心灵深处遍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注 释 ]

① 李莉.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9).

[1]赵倩影,郭跃军.“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媒介教育,2013(9).

[2]郑瑜辉,陈林婕.试论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

*广西教育厅2013年一般课题研究科研项目(LSZ017)“中国梦”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宣教模式研究——基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G

A

** 作者简介:江波(1961-),男,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与科技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会展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温玲(1986-),女,广西北流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展艺术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中国梦大学生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