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6-02-04 05:41张峻华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张峻华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张峻华**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信息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客观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是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全民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网络冲浪的过程中,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无形之中受到互联网上的种种信息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在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最精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影响深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且相对开始固定,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进入新时代之后,互联网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都有非常多的成果,成功连接了线上和线下模式,成为人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学习知识、情感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两个要素,一个是互联网时代背景,另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抓住了这两个要素才能将现状看得更透彻,才能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最终解决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时代就是我们现在深处的大时代,是一个通过网络把各方面信息连接起来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进步充满活力,创新思路充满想象力,这个时代深深烙印上了“互联网”的印记,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人类世界。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某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让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通过新载体———计算机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方式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多媒体知识和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造、传播和掌管网络信息,使网友(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去辨别和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完成思想教育的目标。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虚拟性。互联网的虚拟性就其物质层面来说,是指互联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知识、声音、图像、信息、文字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更深层次来说就是它物质层面的“无形”带来时空虚拟、社会虚拟以及人类社会的虚拟性,形成了一个虚拟世界。第二,信息的丰富性。相比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互联网被称之为“第四媒体”。报纸受限于字数的限制,广播和电视受限于时间段的限制,使之它们无法与互联网相比,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信息传播内容之广而冠绝所有媒体。总之,只要进入互联网世界,就能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第三,交互性。简单的说,交互性即用户每做出一个选择,将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回答。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传播,可以利用交互性的特点,用户按照自己的要求来筛选信息,根据喜好来获取信息,这样就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信息的提供方也能得到很好地反馈,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因此,当前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机遇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之后,对于计算机的浓厚的兴趣驱使着人类不断探索,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从21世纪的初期开始,人类便进入了一个崭新且富有活力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又因为在这个时代里面,互联网是一个象征性的代表,所以这个时代也被人们叫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体,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了继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像一阵飓风席卷而来,迅速融入了当今社会,对于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因此它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把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会取得“1+1>2”的效果,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氛围和谐的互联网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要和互联网紧密结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也要一个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互联网技术是大势所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改变了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一种守旧、严肃的感觉,以报纸和教师自身经历作为教学时的典范,跟不上信息发展的变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现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完全不同了,不仅有视频、PPT、动画等形式,还有微博、微信等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第二,搭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如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这片广阔无垠的世界里成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在这里汇集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资料,吸引了许多学生在此驻足,传播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培养端正的三观,提升自己的学识。第三,提高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可度。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参与程度低,学生认可度不高的问题,现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改变了这一情况,利用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学,教师学者随时随地能教,同时能调动大学生建立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热情,使大大小小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热情、参与度,得到了一致好评。

(二)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互联网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个性、便捷的特点与当代大学生固有的内在特点和需求不谋而合,从而获得了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使平等、独立、民主、创新、开放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心里,效率观念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其次,互联网悄然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生活的模式。过去大学生的生活不外都是课堂,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学生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查询一些资料,只能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再也没有别的方法了,而图书馆毕竟也是资源有限,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也有局限性,所以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现在好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再也不用受限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上网去查阅资料,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了解国际国内的最新资讯,关注热点话题。最后,互联网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效率并且增添了趣味性。因为互联网具有的虚拟性和交互性,大学生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比较容易坦露心声,所以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很好地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又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丰富性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开班会,上政治课,给同学们念文件的形式,现在能利用互联网进行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形式有制作相关的视频、PPT,进行微格教学,微博传播正能量等等,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三、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互联网时享受了其方便快捷和信息量充足带来的好处时,也随之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多元文化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我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而这些国家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样颠覆我们的国家,积极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正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在外网他们积极编写抹黑中国的新闻,诋毁中国的形象;在中国的互联网社会里,他们花了很多钱雇请了大量的“水军”在互联网上散步谣言,歪曲事实、抨击党和国家的政策,企图达到动摇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邪恶目的。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正处于培养和完善阶段,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被这些不良的信息影响,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略。

(二)网络伦理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环节

所谓网络伦理,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舆论、信仰和传统来评价人们的网络行为、行为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网络伦理不是历史遗留问题,而是当今网络社会的产物,与信息网络是对应的,身处这个网络就必然面临着伦理要求和做出选择,于是乎,网络伦理问题就出现了。互联网社会不是“真空”的社会,也要遵守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可是现实是很多网友却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摆脱了现实社会中伦理道德的束缚,在网络上肆意妄为,忘记了社会责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出现了类似网络黑客,论坛上发表反动言论,个别网友脏话连篇素质低下的问题,此外还有更为严重的网上战争和网络犯罪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互联网时代下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也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一个新的状态来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四、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面对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挺身而出,减少不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让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如何做到吸引广大学生的眼球,提高“点击率”和“关注度”。可以发挥互联网“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电视,图片,网络直播,动画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枯燥乏味到妙趣横生,从静态的一成不变到动态的千变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充满活力与魅力。因此,必须注重网络教育创新,要注重构建大学网络文化精神,增强网络教育的凝聚力。即把加强网络精神文化建设与寻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全体大学生共同特有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将他们紧密联结在一起,以增强大学网络教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大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建设

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网络上的人物也是乌龙混杂,所以产生的网络文化就是多种多样的,有积极向上的当然也有庸俗不堪的,网上的一些“暴力文化”“低俗文化”对大部分辨别能力偏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基础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首先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使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的利弊,教育大学生上网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要遵守道德。其次,要加强互联网的监管,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舆论风向,及时查封不良信息,处罚传播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最后,探索建立符合时代特色的互联网道德体系。对于网络道德不能再用以前的观点去看待了,因为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变化已经太大了,所以我们要探索建立一个符合时代特色的互联网道德体系,这个体系必须符合互联网的时代特性,也必须符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要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要求。

[1]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147.

[2]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络思政研究述评[J].教学研究,2011(11).

[3]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G

A

** 作者简介:张峻华(1995-),男,汉族,广西玉林人,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