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2016-02-04 05:41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心理

黄 淼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黄 淼**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目前,网络成瘾问题已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问题,其产生的后果已经打破大学生合理的生活学习节奏,网瘾严重的甚至能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文章主要调查了网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网瘾对他们的影响,给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带来了合理的科学根据。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与网络依赖的心理状况非常不好,各院校应开展网络心理询问,可以及时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性质。

大学生网瘾;网络成瘾原因;心理健康调查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惊人到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包括了人们的心理生活。其实,网络能说成是把“双刃剑”,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捷,但是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冲击。网瘾(网络成瘾)其实是说在没有瘾物质的作用之下上网行为的冲动而失去控制,最常的表现是因为长时间上网给人们自身带来很大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伤。这之中最多的就是青年人,大学生更是互联网最多使用者的主要人群。可是大学生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难免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和稳定,网瘾的高发群体中大学生是最多的,网瘾也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学业的主要原因。互联网发展愈发变快,使网络负面心理更为凸显而出。甚至网瘾最大的学生能在高校中严重影响学业,不上课甚至到了必须退学的地步。

一、大学生网瘾成因

近些年来网络在迅速的发展中,大学生由于受到网络影响太大已经引起了政府的有关部门的关注。所以,政府已经将网瘾列为公共卫生问题备受所有人的关注。因为校园的建设实在是太简单,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这使上网成了大学生很正常的休闲娱乐方式。思想活跃是大学生的主要特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也很容易被网络一些负面东西所影响。这几年,很多高校中都出现了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深陷网络游戏或者是互联网导致不能正常学习,荒废了学业,严重的会导致退学。所以,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对网络的沉迷。

处于大一年级新生上网率普遍比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学生们低,大一的新生们有可能还会受到家庭以及学校的影响,等到高年级则不再不受父母们的很多方面的约束。因为上大学之后比较轻松,而且学校的管理也不再那么严,以至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上网。对网瘾青少年研究发现,网瘾的发生时间多在20-30岁之间,而受到影响的人群中高校学生是高发的群体。

二、网瘾所造成的危害

网瘾所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为消极悲观、情绪低落、没有自信、冷漠、自卑甚至和同学的交流少之又少,也使青少年的集体感变低等等。从上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忧郁以及人际关系的敏感。非网瘾学生与网瘾学生都认为网络可以改善朋友、同学关系,因为网络的便捷可以使交流变得方便,沟通之间也可以做到无缝隙。

在大学时期是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网络可以提供交流方式还可以展示自我,也能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可是,如果网络已经成瘾,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长久处于一种在梦幻的世界中,这样无疑将会和现实生活脱离,使社会的适应变遭,交往的能力变低,导致学业的荒废等等这些不良的后果。在大学校园中为了上网而逃课的学生很常见,学校必须进行干预杜绝这样不好的事情发生。

三、结论

总体来说,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各种方面都有负面的影响。进行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干预中,着手方面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等等。应该改变社会大环境,并且政府的有关部门必须要高度地重视起网吧管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以及学校也要培养学生们优良的品质个性,另一方面,需要增强大学生沟通以及交流的能力。必要时,也可以开展心理咨询等等,引导大学正确的使用网络,指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使大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加强,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也是有益的影响。纵观全文,其实网瘾的形成是可以预防的,需要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2]唐晓霞.于立群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身症状、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55-1457.

[3]林琴,徐勇.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5(3):254-255.

[4]赵静,齐玉龙,梅翠竹.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状况调查[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1(19):2575-2576.

[5]林绚群,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281-283.

[6]刘琳,谢世荣,万晓晨等.大连大学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2-124.

[7]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796-798.

B

A

** 作者简介:黄淼(1995-),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