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影响之探究

2016-02-04 09:34丁圣芸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格

丁圣芸 蒋 娇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影响之探究

丁圣芸*蒋娇*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社交的同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的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的讨论、分析以便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思想;人格

一、社交网络的定义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

(一)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

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是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二)社交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人们使用网络终端(早期是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早期的email实现了人与人(点对点)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功能,其后的bbs更进一步,实现了向群体发布信息并群体讨论(点对面)的功能。之后出现了以上两种社交工具的高级形式:即时通讯(如qq,msn等)和博客。随着社交工具的发展,更多的人逐渐把更多的社交活动转移到网络上进行,于是服务于社交活动的社交网络形成了。

二、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目的

(一)维护、发展、沉淀社会关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其实这是英国诗人John Donn在他的诗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一句。社交对于人而言是判别自我价值,定位自我认同自我的必要活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同样需要这种活动,而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快捷、廉价的社交方式,必然的成为了大学生这种能够主动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群所首选的社交方式。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结交新朋友,与相隔千里,甚至久未见面的朋友实现及时的沟通,了解彼此的现实生活状态,交流在各自独立的生活环境下的感悟。通过这些交流使他们加深了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认同,而这种资源广泛的用于生活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更加持久而深刻。

(二)传播和获取信息

好奇与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探索,往往都是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社交网络这个工具,改变了原始的社交方式,它打开了一个使人获取海量信息的大门,信息以一种更效率、更廉价的方式不停通过社交网络在人与人之间获取、传播,不同人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大学生们也更喜欢在这样一种信息传递的状态下,传播、讨论各种信息与话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树立、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娱乐与消遣

社交网络工具,往往带有一些娱乐消遣的属性,比如前几年风行的偷菜游戏,比如近期流行的微信游戏,这些社交休闲游戏往往是以用户的社交圈为基础,把娱乐消遣转化为一种社交行为,在朋友之间的互动中消遣娱乐,同时也增进了朋友间的联系。大学生们往往是此类游戏的主力,他们乐于并且频繁的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社交与消遣。

三、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社交网络有助于大学生扩展视野,拓展开放性思维、辩证思维。社交网络之前,大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往往是被动的、片面的他们缺乏接受信息的不同渠道,往往是媒体或师长灌输的现成的信息和固定的结论,这使他们缺乏表达思想的途径,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导致他们的视野局限、思维僵化、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社交网络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和海量的信息源,是他们能够接触对事物各种不同的见解,扩大视野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他们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时社交网络也为他们提供了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增加了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渠道,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2.提高自我认知,形成独立完备的人格。正确优秀的人格培养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阶段正是形成完备人格的关键阶段,大学生通过日常社交,吸取经验与教训,以便不断的修正自我,确认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交网络有利于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通过社交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同时也使他们更容易的评估自我,修正自我,使他们对人格的塑造向更正确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3.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展社交圈。4年的大学生活后,大学生们即将步入社会,为了适应社会,他们需要更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交网络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起到了很多正面的影响,它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接触的人群也突破了老师和同学的范围,使他们能够较为深入的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于一些社交困难的同学,也使他们更容易也更勇于的与人交流,慢慢的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

(二)消极影响

1.社交网络使学生沉迷网络,降低学习兴趣。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社交网络中,比如偷菜的游戏流行时会有很多人会半夜2、3点钟起床偷菜并且乐此不疲,而这些行为往往影响了他们第二天的学习状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大学生不管何时何地即使是在上课也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2.社交网络中发布的不良虚假的信息扰乱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危害健康的人格的养成。社交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存在很多错误的、虚假的不良信息,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辨识这些信息,往往会使他们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另外一些国外网站的大行其道也使

大学生们更多的接触到西方宣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在迷茫中丧失了共产主义信念,这也是值得警惕的。

3.社交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了很多网络暴力的出现,比如使用暴力、侮辱性语言攻击骚扰他人,在网上公开他人现实生活中的身份、隐私等等,很多大学生不光成为了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有一些成为了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受害者的学习生活往往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实施者的行为,往往养成了他们对负面人格的放纵和偏激的心理。

四、引导大学生规范社交网络活动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社交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适应大学生群体网络社交的具体趋势,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交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以正反两面,帮助大学生理性评估网络社交的功能。依托于校园bbs,班级qq群、微信群、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工具,参与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整合相关信息,及时关注学生的相关动态,对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了解,及时应对,积极进行思想引导工作。

(二)规范校园社交网络,引导健康网络社交风气,建立符合校园人文精神的校园社交网络,增强互动性,依附于校园bbs,增强全校学生的凝聚力,定期组织网上活动,开展话题讨论,加强校园活动与校园网络的联系,增强学生与校园网络的粘性,通过校园网引导学生正确参与网络社交活动。

(三)家庭教育等方面多重引导,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家庭教育对他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现在很多家长处于对网络社交的不了解,对待子女参与网络社交的活动,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视为洪水猛兽,简单粗暴的阻止一切网络活动,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关系,学校应当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从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社交活动。

总之,在这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它我们要以一种辩证的、理性的态度看待它,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多层次保护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黎英,潘丽莉.《基于网络平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数字化用户,2014(3)

[2]张现锋.《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1.

[3]陈建伟,宋加木,孙丽.《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学理论,2012(14).

[4]于涛.《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5]曾何.《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6).

[6]娄静静.《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养成中的精神引领研究》.安徽大学,2013.

[7]张双.《网络情境下大学生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天津理工大学,2013.

[8]陈涧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4(50).

*作者简介:丁圣芸(1986-),女,辽宁大连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蒋娇(1982-),女,辽宁大连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23-02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孔尚任写人散文中的人格理想探析——兼论散文中女性人格与李香君人格的士大夫化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