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加工环节如何提升皮棉质量

2016-02-04 20:01唐海峰
中国棉花加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纤维长度二厂回潮率

■ 唐海峰

〔149团加工二厂,新疆石河子832052〕



在棉花加工环节如何提升皮棉质量

■唐海峰

〔149团加工二厂,新疆石河子832052〕

2015年由于受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棉花单株铃数减少、单铃重下降、棉纤维长度偏短、马克隆值偏高,也就是俗话说的棉纤维“又粗又短”,同时2015年也是棉花重返市场的第二年,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皮棉的品质是决定价格的关键。

2015年以来,149团棉花加工二厂积极贯彻和领会兵师两级棉花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应对棉花市场、提升加工质量”和“保长度、降短纤、绝三丝、提品质”的工作方针,采取从收购到加工相应的棉花全程质量管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149团棉花加工二厂于2015年11月29日凌晨停机,共生产皮棉12 660 t,加工皮棉纤维长度28 mm以上所占比例为86.8%,其中29 mm以上所占比例为37.1%,平均长度为28.5 mm。2014年皮棉纤维长度28 mm以上所占比例为69%,2015年提高了17%,2014年纤维平均长度为27.8 mm,2015年平均长度增长了0.7 mm。

现将149团棉花加工二厂在生产加工环节应对保长度、提品质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同行们分享。

一、收购环节

一是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对籽棉实行“密码检验”,“一车一检”、“见花不见人”、“一试五定”检验。

二是对收购检验的籽棉,根据籽棉的回潮率、含杂率、马克隆值、长度等关键指标做到“一车一模一检”,并依据检验结果将堆放厂区划分成A、B、C、D等区域,分类堆放,为“因花配车”做好基础工作。

二、加工环节

在加工过程中,坚持“合理配棉,因花配车”的原则。

(一)合理配棉

对待轧籽棉,按照回潮率、含杂率、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四项优先指标分类放置在开模喂入线上,然后按照7∶2或8∶2的比例合理配备喂入量。

(二)因花配车

试验数据显示,籽棉清理环节对籽棉损伤仅有0.05 mm左右,而皮棉清理对纤维损伤较大,经过第二道锯齿皮清机清理后,纤维长度可损伤0.5 mm~0.7 mm。为此,149团加工二厂根据测试数据,结合收购的籽棉数据指标,对加工设备及时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1.控制籽棉回潮率。

一方面是根据天气阴、晴、白班、夜班的实际情况,开启或关闭一道烘干系统,即白班、晴天时用一道烘干,夜班和阴雨天用二道烘干;另一方面是严格将烘干塔的入口温度控制在60℃~80℃,皮棉回潮率控制在6%~7%范围内,这样可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短纤维指数。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机采棉需要带点低温烘干,否则对籽棉清理、皮棉清理都有较大的影响,轧花机也常“卡花”,影响生产效率。

2.控制加工速度。

中小型机型的轧花生产线控制在17包/h左右,相当于正常速度的70%;大机型控制在15包/h左右,相当于正常车速的60%。控制车速就是将喂花量锁死,进行匀速生产,这样生产出的皮棉品质较稳定。

3.调整线速度。

将四道籽棉清理中的四台倾斜式籽清机的齿钉辊筒线速度提高20%,籽清设备的排杂效率可由60%提高到70%,也就是加大籽清排杂量,将锯齿皮清机线速度降低10%~15%,可减少纤维长度损伤0.3 mm左右。

4.调整皮清机排杂刀间隙和给棉罗拉的握持力。

将原有的排杂刀上口间隙由1.6 mm增加到1.8 mm左右,将给棉罗拉两端的握持力弹簧松上三圈,这样虽然可减少纤维长度的损伤,但是会造成加工质量P3数量的增加。

三、乌斯特在线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完善和应用

一是基本实现“因花配车”的智能自动化,在操控系统中输入白棉三级指令,智能化控制系统将根据乌斯特在线检测出的籽棉和皮棉回潮率、杂质面积等指标自动调整喂花量、籽棉清理机的线速度和皮棉清理机的线速度,白棉三级可达80%以上。由原先的手动调整变速装置改为智能自动调整。

二是在该套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安全系统,即生产线各关键点部位可视监控系统,可提高生产效率3%左右。

三是该套系统提质作用得到了初步显现。149团棉花加工二厂共有3条机采棉生产线,其中2条生产线安装了该系统,轧花生产期结束,二轧厂公检数据显示长度28 mm以上所占比例达到86.8%,较全团平均值高1.8%,29 mm以上占37.1%,较全团平均值高出6%。

四是棉花产品管理、质量源头追溯、提升皮棉的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加工环节是最后一个环节。为了破解瓶颈制约,149团轧花二厂在2015年11月份时进行了棉花产品管理及源头追溯的试验,其流程是:该系统与地磅录入的种植户信息联网,棉模拉运至加工厂地磅,过磅时将在田间地头填写的纸质棉模信息卡换成电子信息卡,此时种植户的信息自动生成电子信息卡,电子信息卡与棉模一同进厂拉运至加工生产线上,在生产线上喂入时再将电子信息卡扫描进车间。车间生产的每个棉包自动将包号与籽棉录入的种植户归其名下,皮棉经公证检验后,就可反映出种植的棉花的品质,也就是说生产出的每一包皮棉都可直接追溯到植棉户,根据其检验出的皮棉数据可分析出质量优劣是由田间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储运还是加工环节造成的。

以上是149团棉花加工二厂在2015年度应对棉花市场,提升皮棉品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办法,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行及专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纤维长度二厂回潮率
蒸煮及打浆过程中剑麻浆聚合度和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二厂汽水
打造气田高质量发展样板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浅析储备棉的棉层高度对其回潮率及公定重量的影响
随机须丛影像法纤维长度测量仪
以公定重量为例阐述棉花回潮率的重要性
从“二厂”的全世界路过
南疆棉区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