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6-02-04 20:15
中国饲料 2016年19期
关键词:疫区备忘录口蹄疫

本期资讯

要闻

农业部与贸促会签署《关于推动农业对外合作谅解备忘录》

9月20日,农业部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京签署《关于推动农业对外合作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实有效的理念,《备忘录》重点涵盖了几大板块的合作内容: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及农业对外合作等国家战略,稳步推进海外农业投资包括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投资促进工作,大力加强农业企业经贸交流与合作,持续提升农业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协同调研完善农业对外合作政策法规,以及贸促会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提供境外信息服务及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农业部与贸促会的合作正朝着机制化方向发展,是今后双方共同推动农业对外合作的基本遵循。双方有关部门要借《备忘录》签署之机,转变思想,加强协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积极、务实落实备忘录的相关议题。要突出合作重点,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助推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农业部将在全国遴选3~5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种公猪站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年)》,促进种猪遗传交流,加快推进生猪联合育种,农业部将在全国遴选3~5家种公猪站进行试点,通过核心育种群公猪精液交换,实现核心育种场间遗传物质交流,推动种猪联合育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遴选标准:(一)种公猪站生产公猪规模200头以上。(二)种公猪站用于交流的种公猪来源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2014年以来从国外具有种猪出口资质的种猪场引进的种公猪,符合《种猪及冷冻精液进口技术要求(试行)》,并在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登记;经过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或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场内性能测定的种公猪,经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评定,父系指数、母系指数大于125,场内测定的公猪排名应在本场本品种内前20%。(三)具备开展遗传交流工作基础:2014年以来,每年交流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不少于5家,交流种公猪数量不少于20头,在交流核心场配种数量不少于300胎次。(四)种公猪站建设:符合《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NY/T 2077-2011》要求;配备高效空气过滤设备(以0.3 μm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五)公猪健康要求:临床健康无病,猪瘟抗原阴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阴性,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阴性。(六)种公猪精液质量:符合《种猪常温精液GB 23238-2009》要求,建立涵盖精液生产、储存、配送、使用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

农业部印发意见推进大东北无疫区建设

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大东北地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接国家东北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推进大东北地区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大东北无疫区)建设,指导地方提升区域动物卫生水平,助力大东北地区打造“菜篮子”供给基地、知名品牌创新基地和畜产品对外贸易基地。

《指导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按照防控达到无疫、监测证明无疫、评估确认无疫、监管维持无疫、应急恢复无疫的基本要求,以强制免疫、监测净化、移动控制为主要抓手,通过加强制度体系、机构队伍体系、屏障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管理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指导意见》明确,大东北无疫区的总体区划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个省的全部行政区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等东部地区5个盟(市)的全部行政区域。

《指导意见》强调,大东北无疫区建设应坚持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协同推进原则。应深入开展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工屏障建设,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基础免疫、监测预警、检疫监管、应急准备等管理技术措施。利用5年时间逐步实现大东北地区O型、A型口蹄疫免疫无疫,亚洲Ⅰ型口蹄疫非免疫无疫。

猜你喜欢
疫区备忘录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天一阁四事备忘录
口蹄疫
年终总结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