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政治人物性格特点剖析
——以对少帅影响至深的女性为例

2016-02-04 20:17宋丽华杨博雅王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赵四少帅宋美龄

宋丽华杨博雅王 端

(1.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2.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2249)

近代政治人物性格特点剖析
——以对少帅影响至深的女性为例

宋丽华1杨博雅2王 端1

(1.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2.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2249)

历史上对于少帅张学良的评价如同黑白两极,褒贬不一。大陆称其为民族英雄,台湾则认为其是历史罪人。事实上,少帅真正接近权力中心的政治生涯为时不长,而在其被幽禁了近半个世纪后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可见其一生的传奇色彩。本文透过对少帅一生影响深远的女性,去尽力探寻少帅张学良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少帅;评价;影响;女性

历史上对于少帅张学良的评价如同黑白两极,褒贬不一。少帅真正接近权力中心的政治生涯为时不长,而在其被幽禁了近半个世纪后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可见其一生的传奇色彩。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更何况风流倜傥的少帅!张学良晚年作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

一、悠悠慈母,沉思至今

张学良,字汉卿,别号毅庵,小名双喜,后改为小六子。张作霖极喜爱长子,对其要求十分严格,张作霖深感在官场因知识浅薄遭人耻笑,尤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生母赵氏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多年的颠沛流离使其万分厌恶动荡,不想子女步丈夫后尘,希望他们安稳度过一生。生母在张学良十一岁时病逝,对他幼小的心灵打击很大。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回忆录》中写道;“良年方十一岁,慈母见背,先大人宠爱有加,但忙于军政,素少庭训,又乏良师益友。”少年时期的张学良虽锦衣玉食,但内心深处却是孤独寂寞的,其自然而然会产生向往和平安定、厌恶动荡战乱的想法,对于其后来改旗易帜和平接受蒋介石领导也是可见端倪的。

二、凤命千金,至死不悔

少帅的结发夫人于凤至,字翔舟。于凤至自小聪明伶俐,加之父亲于文斗开明,将她送入私塾,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其父早年对张作霖有恩,张作霖在得知于凤至天生凤命后就有意让她与长子张学良成亲。凤命千金,将门虎子可谓天作之合。婚后于凤至的宽让大度、温婉娴静、知书达理弥补了张学良缺失的母爱,满足了其对家庭的渴望,他们度过了一段琴瑟和谐举案齐眉的时光。

于凤至可谓是张学良的贤内助。于凤至持家有方,对长辈极尊重,对下人也彬彬有礼。乐善好施,筹办学校,资助穷人。张学良在外风流不断她也隐忍不发,接纳赵四小姐并把她的儿子视如己出。可以说,她集女性的优良传统于一身。

于凤至也是张学良政治生涯中的辅助者,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后,也是她苦苦支撑秘不发丧,等到张学良回来,完成了奉天政权的和平交接。在东北易帜大局不稳的情况下,面对杨宇霆、常怀荫的嚣张跋扈,她一直劝张学良以大局为重。西安事变后,更是为张学良的自由奔走,求救于宋子文、宋美龄。陪张学良在幽禁中度过最难熬的前四年,后来因乳腺癌不得不去美国求医,在美国苦等张学良五十多年。即使不得不离婚也一直以张夫人自称,在美国好莱坞的富人区买下别墅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住。死后在自己的墓穴旁边留下一座墓渴望和张学良合葬。少帅在回忆录中感慨,我这一生对凤至亏欠颇多。此位兰心蕙质的于凤至夫人,恰如琨玉秋霜,对张学良的一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与张学良的一世有着斩割不断的情缘。

三、随军夫人,情深缘浅

谷瑞玉,鲜少有人知的少帅第二位夫人。1922年4月第一次奉直战争爆发,当时谷瑞玉刚刚18岁。谷瑞玉在出席二姐夫的家宴时,有幸与张学良结识。两人在柔和的灯影下用英语交谈,意外的邂逅,使张、谷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1924年9月,第二次奉直大战烽火再起,张学良统领东北军第三军。当谷瑞玉得知山海关九门口战事紧张后,坚持要到前线去探望少帅,谷瑞玉在奉直激战的前线陪伴着张学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1925年5月,张学良奉命统帅东北军第

三方面军前往长江下游地区开辟新的势力范围,谷瑞玉毅然随他前往。

1925年郭松龄倒戈,少帅在打仗过程中压力过大染上毒瘾,她也因支持少帅吸食鸦片而引起非议。战争结束后,张学良为其在天津法租界购买豪宅,她也在此期间染上了各种奢侈的坏习惯。1928年六月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时,她不经许可,擅自从天津到沈阳,险些露出马脚。张学良主政东北时,她不甘住在小洋楼里,争着要回大帅府。后来在东北易帜时和杨常等人来往,遭到少帅猜忌。最终夫妻缘分走到尽头,1931年1月,张学良和谷瑞玉解除婚姻关系。谷瑞玉对张学良不可谓不深情,一见倾心后毅然随其奔赴前线,在少帅早期的戎马生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夫妻关系解除后也一生没有再嫁。

四、一生守护,相知相敬

少帅一生中最重要的守护神应当是蒋夫人宋美龄了。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少帅首次进入上海。当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美龄当时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才貌双馨的美女。两人一见面相谈甚欢,引为知己。张学良晚年回忆这段往事,曾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张学良在自由后曾说“宋美龄能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在东北改旗易帜后,蒋介石曾想乘机拿下东北军,宋美龄巧言几句化解了张学良的危机。1936年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留,同参与西安事变的杨虎城一家都被蒋介石秘密处置,而张学良能够活下来是因为宋美龄从中斡旋。宋美龄对蒋先生说,“你对那个小家伙,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布了。”宋美龄在张学良被幽禁期间一直给他写信,努力改善他的居住环境。在少帅软禁期间宽慰他,并影响他信仰基督教,修身养性远离政治。2001年少帅病逝的消息传到纽约,与其交往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万分。这种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出现于两位身份特殊、命运特殊的政治人物之间,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却又顺理成章,感人至深。

五、江南名媛,情意绵长

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的少帅晚年曾说“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贝太太是最可爱的女友,我的最爱在纽约”。 1991年3月10日,90多岁的少帅身着灰色西装,在夫人赵一荻女士陪伴下,前往美国探亲。然后下榻于曼哈顿贝太太的豪宅。

贝太太名蒋士云,是一位江南名媛,1927年随父回到北京,与少帅相识于外交总长顾维钧的宴席上,互相都留下了美好印象。1930年末,蒋士云回国想与少帅再续前缘,却发现少帅身边已有佳人。决定斩断情丝,后在欧洲遇见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两人完婚。西安事变前,贝夫人从欧洲回到上海。当她听说少帅送蒋介石回宁,被关押起来失去了自由,万分挂念,立即投入营救活动,与于凤至一起在国民党上层人士中奔走呼号。少帅被押解到台湾之后,她又专程从美国飞赴台北,在一家餐馆里宴请、慰问,并到家中探望。给少帅压抑苦痛的内心带来安慰 。

六、红颜知己,白首缔盟

在少帅的百年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应该是陪伴他72年的赵四小姐赵一荻。15岁的赵四小姐在在蔡公馆对28岁的少帅一见倾心,不惜与家里断绝关系,跪在于凤至面前不要名分,只求陪在少帅身边,令于凤至动容。西安事变后,少帅放心不下的就是东北军和赵四母子,让人送赵四去香港。本可自在逍遥的赵四小姐毅然将不满十岁的儿子送到美国,孤身一人陪在少帅身边。 很多女人都会爱上风流少帅,但能没名没分地陪伴一个失意的男人度过数十年寂寞幽徒生涯的,只有赵四小姐。

1964年,51岁的赵四小姐和64岁的少帅在基督十字架见证下正式结为夫妻。晚年的赵四小姐,身体很差。张学良百岁寿诞刚过,赵四小姐就再次入院,年迈的张学良每天都到医院探视,他无限的留恋化为喃喃低语,“太太要走了。”赵四小姐去世后,少帅悲痛异常久久不能缓解。赵四小姐走后一年,张学良病逝,和赵四合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赵四小姐一生陪在少帅左右,相濡以沫。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爱情在后人看来依旧荡气回肠。正如周联华在赵一荻女士追思会上动情地说:“赵一荻女士当年情愿放弃人间的一切,跟随张将军软禁,而且做得那么真诚,那么至善至美,那么让世人皆惊”。

七、结语

少帅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历史鉴证。但其一生中有那么多卓越的女性对其钟情,在其90多岁大陆和台湾关系缓和后,那么多曾经的部下以在有生之年能再见少帅一面为心愿,可见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早期在政治权力顶峰沉浮、见证中国百年动荡的少帅晚年心如止水,无意于权力,不想再卷入政治漩涡,最后割舍不下的应该就是那些生命中出现的人和那些情意了吧。

[1]张于凤至.我和汉卿的一生[J].武汉文史资料,2006(12).

G643

A

宋丽华,长春财经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硕士;杨博雅,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王端,长春财经学院学生处讲师,管理学学士。

猜你喜欢
赵四少帅宋美龄
于凤至:大女主的人生也有软肋
宋美龄戒烟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补正二十五则
———以《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为据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少帅征婚
开心一刻
赵四请客
微妙的人性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如此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