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失真的表现与防范措施

2016-02-04 05:41刘诗怡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真实性新闻报道防范措施

刘诗怡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7

新闻失真的表现与防范措施

刘诗怡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7

真实的新闻报道,能让受众真正了解事实的真相,不会误入歧途,有益于受众,有益于社会。如果新闻没有了真实性,新闻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造成新闻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针对新闻失真的具体表现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新闻失真;表现;防范措施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报道新闻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真实性原则,真实的新闻可以帮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若新闻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新闻失真现象频发,虚假新闻不仅误导社会大众,也严重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深入分析新闻失真的表现与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闻失真的表现

(一)过度追求新闻价值

在目前的新闻报道中,部分新闻工作者片面追求新闻价值,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大肆报道一些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杀人放火的负面事件,这些报道大幅占据了报道的版面,虽然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是却造成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在阅读完这样的新闻后,人们会产生压抑、恐惧的感觉,实际上,新闻媒体应该弘扬积极的旋律,宣传社会中的真善美,让人们更多的看到这个社会中的美。还有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加选择的抢新闻,给其他部门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有偿新闻造成的失真

有偿新闻的本质就是权钱交易,这种问题在新闻界中普遍存在,亵渎了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的称号,助长了不正之风,导致媒体丧失了应有的监督功能,有偿新闻让原本应该真实的新闻报道变得虚假,甚至沦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帮凶,这是法律命令禁止的。

(三)以偏概全的报道方式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企业在某个方向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就会被当成扶贫、职工教育、绿化典型来报道,但是这个企业实际上在这几个方面并没有做出成绩,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常常“以偏概全”,捏造出一些不符合常情的事实。在优秀人物报道上,只关注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价值、牺牲精神,故意的贬低自我价值,实际上,先进人物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追求,由于被渲染的过于抽象、单一,反而弄巧成拙。

二、新闻失真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新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在职新闻工作者,可以定期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工作能力,坚定他们的党性,让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可以树立起正确的新闻观念,主动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将其转化为工作行为,时刻用这一标准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坚持用实事求是的原则来报道新闻,保障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偏不倚,避免由于自身因素导致新闻失真。

作为新闻从业者,要主动到一线来搜集新闻材料,现实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叶障目无疑会不见泰山,要真正反映出真实的事件,就要认真做调查,不仅要反映事物全貌,还要从本质和总体上把握住事物的发展趋势。面对群众来访,要做到兼听则明,坚决克服道听途说的不良作风。

(二)完善现有的法律约束机制

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督,新闻失真问题层出不穷,我国应该效仿发达国家,出台专门的新闻法,依靠法律来规范新闻报道,从法律角度来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依法严惩各种违规、违纪问题。只有从法律层面进行约束,才可以从制度上杜绝新闻失真问题的产生,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传播。

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尊重企业和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严防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违法和侵权、毁誉现象,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他恶劣影响的,有关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同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

(三)制定出完善的奖惩制度

媒体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奖惩制度,对于先进的典型,予以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将他们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的标杆,对于蓄意捏造新闻的人员,需要予以警告、罚款、开除等处罚,让其他的工作人员引以为戒,影响恶劣者要及时将其清除出新闻队伍,移交法律机关严惩,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才能够让新闻从业者规范自身的行为。

(四)新闻记者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

作为新闻记者,需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从源头上避免新闻失真的问题。如,在采访时,可以采用接近“起点源”法,任何的新闻消息都有“起点消息源”,也就是新闻发生的第一来源、第一现场,作为记者,必须要深入到现场,才能够真正的看到现实,采访出来的事件才更加的可靠准确。此外,还可以采用全面采访法,一些记者容易依靠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来对某些事件进行定位,导致新闻出现失真问题,只有记者能够做到恪尽职守,深入的报道,采访的新闻才具有说服力,这是采访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

三、结语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前提保证,如果新闻虚假,那么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功能就是纸上谈兵了。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用科学的理念来指导自身的工作,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好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勇敢的肩负起“无冕之王”的责任。

[1]舒萍.新闻失真视角下新闻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

[2]李雨村.浅谈记者编辑在新闻过滤中该如何避免新闻失真[J].新闻研究导刊,2014(10).

[3]欧阳明,沙晔,甘莎,韦媛丽.当新闻真实性与互联网和市场遭遇——关于当前我国虚假新闻的思考[J].声屏世界,2011(10).

[4]吕怡然.10年打假:不得不说的“故事”——坚持十年鞭挞虚假新闻的历程及思考[J].新闻战线,2011(04).

G

A

猜你喜欢
真实性新闻报道防范措施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