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竞走的成功经验

2016-02-04 05:41姜帅先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田径教练员

姜帅先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论我国竞走的成功经验

姜帅先**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国竞走曾经一度辉煌,却又经历低谷,最终在2012年取得突破。本文我们探析问题所在,对成功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希望中国竞走能成为我国田径项目的常青树,保持优秀,并称为夺金重点项目。

竞走运动;优势项目;成功经验

竞走运动是我国备战世界田径三大赛的重点项目,中国田径的奥运会首枚金牌就来自于女子20公里竞走,但从2000年之后,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后,中国竞走步入了低谷时期。它作为备战世界三大赛的重点项目,从省市运动队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经历了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04年奥运会,0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和08年奥运会5次世界大赛中,从未获得过一次奖牌。

自2009年以后,我国竞走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来了世界优秀的教练员有意大利外交达米拉诺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讲解,同时也外派我国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前往意大利受教于达米拉诺,使我国竞走运动有了一次飞跃。

80年代到90年代,小步幅,高频率使我国竞走处在世界前列,90年代后中国竞走迎来了一个高峰,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女子竞走达到了巅峰状态,1995年在中国举办世界杯竞争赛,中国运动员更是包揽了三个项目(女子20公里、男子20公里、男子50公里)的金牌,中国竞走迎来了巅峰时期。随之而来1996年国际田联修改了竞走的竞赛规则,我国竞走成绩开始出现下滑状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却未能获得奖牌。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队看到了竞走项目与世界强国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经过了低迷状态后从新考察自身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对男子20公里项目有了新的突破,陈定获得2008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金牌。本文将根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竞走队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件,以“竞走”“竞走技术”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络数字资源搜索和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竞走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专著、期刊、以及相关学位论文。阅读国内外目前有关竞走技术的理论知识和科研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技术的热点问题,从而确定了论文的科研方向,为论文撰写、学术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

(二)专家访谈法

对全国一线竞走教练员以及田径方面专家进行了访问调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成绩分析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竞走全面爆发,我国竞走男女共派出9人参加三项比赛,其中8人进入前8名,在男子50公里比赛中还首次取得了一块奖牌,男子20公里取得了冠军和季军,中国竞走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竞走在奥运会上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竞走已经成为我国田径项目的优势性项目,重点夺金项目。

三、我国竞走在奥运会上的成功的经验

(一)训练思路的转变

竞走运动是田径项目中为数不多的需要裁判判罚的项目,竞走技术规则要求运动员在行走过程中两只脚不能同时离地,膝关节不能同时弯曲,后脚脚跟着地不能同时等一系列技术动作要求。从80年代初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垄断着竞走项目再到徐永久成为从农村走向世界冠军的中国竞走标志性人物,在我国功勋级教练员王魁指导运动员小步幅,高步频的技术规则下我国竞走一度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二)教练员、运动员走出去

纵观世界田坛的情况分析,运动项目优秀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视教练员普遍素质的,我国现阶段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还是依据经验进行训练,采取科学化训练的人数不多,科学化不足,即使是高水平教练员,现阶段也与世界先进的田径强国存在差距。同时我国教练员还喜欢闭门造车,少交流,少切磋。自己的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训练手段不喜欢分享,相互竞争猜测,同行业之间少交流。这种现象制约了教练员的集体协作能力,只有将教练员形成一个集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一致对外形成优势。

我国竞走运动一直是重训练轻比赛的训练模式,每年在欧洲有很多大型的田径比赛,我国选手只是选择几个世界杯比赛。导致我国选手到了大赛表现不出来,根源就是参加国际大赛少,见了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就哆嗦,见了裁判员也腿发软,这种情况如何能出好成绩。认识问题后我国我们通过多参加国际大赛,见国际级裁判,通过裁判点评评价技术水平,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在竞走项目上我国所取得的突破、我国竞走队取得的成功主要原因有:国家职能部门的领导统筹与重视,教练员、运动员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多取经,多学习。加强我国高水平田径项目训练基地的组建,高水平运动员后备人才储备的培养和高水平优秀教练员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陈亮,孙晋海.1990—2004年中外男子竞走项目发展态势及2008年成绩预测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14.

[2]张晖,陈波,刘勇.1990—2008年世界及中国竞走成绩发展态势及预测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6):3.

[3]赛庆彬,田中原,王加新.1991—1998年中外竞走运动发展的态势及其致因分析.山东体育科学,2000,22(4):3.

[4]于奎龙.从2009年全国竞走大奖赛透视我国男子50km竞走项目的经济现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2):4.

[5]韩国辉,王洪志,马超.从太仓世界杯看中国竞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辽宁体育科技,2014,36(6):5.

G

A

** 作者简介:姜帅先,吉林大安人,研究生,吉林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田径教练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依靠先锋人物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一条成功经验
依靠先锋人物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一条成功经验
英国废弃煤矿瓦斯开发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乡村振兴 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