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6-02-04 05:41汤颖凡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专业

汤颖凡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9

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

汤颖凡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9

构成设计起源于20世纪俄国的前卫艺术运动,以包豪斯学校的建立为发展,并在其发展中不断成长。构成设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习惯上被人们称为“三大构成”。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的三大构成课程特点及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三大构成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的教学改革方法。

三大构成;教学;设计;创新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大构成自从作为基础课引入设计教学领域之后,一直做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前导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三大构成课程能够体现形态构成原理、形式美法则以及创新的设计思维,能够传达出相关最基本的造型规律,是在接触自己专业之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造型能力、鉴赏和动手能力,达到理性思维、创造思维的高度统一。现今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理论授课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经过多年的积淀,虽然已形成稳定的教学模式,但这样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被发现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课程过于注重理论传输,学生被动接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现代社会教育要求与时代接轨,与就业对接等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需要培养适应生设计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对课程及相关教学问题进行及时的改革创新。

二、“三大构成”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大构成”课程目前授课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思考的方式,并安排实践训练,在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上都比较注重基础性理论,使得学生对此门课程认识不够明确,不理解此课程的开课意义,对实践操作的目的性不清晰,意义不明确,课程的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业和结课作业都是借鉴抄袭别人的作品,学习之后对课程的意义及仍然一头雾水,更不用说把“三大构成”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思维并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因此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并提升。

三、“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

“三大构成”课程设置及讲授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在设计课程中,学生的构思与创新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技巧与专业知识。在课堂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学生应平时多观察、多收集素材、多分析,经常参观设计展提升审美感悟力,提倡学生多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开拓思路,接触最新设计理念,选出优秀的作品做专门讲解点评。还应让学生在学校多运用所学内容参与设计,比如学校运动会各学院的院旗,校园晚会的宣传海报等,这样与学生自己息息相关的作品,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很好的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还能够提高认知水平、感悟能力,进而提升审美及综合设计能力。

(二)认清“构成”的实质,把握教学根目的

包豪斯学校的成立是构成设计的起源,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既是以事物材质的本身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进行设计.教学模式并不是教师与学生的模式而是以师傅与徒弟的模式进行实战型的学习,这种师徒模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学生超越旧有的经验约束与视觉习惯,能够培养出崭新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能力。通过包豪斯式的训练,孕育出了一大批活跃在设计领域的优秀设计者。构成设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认识观察事物内部构成规律并进行抽象思考,我们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构成”的本质研究上,这是一个带有强烈个人思维的创造过程,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我们能够从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归纳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而指导我们从事各种具体的、专业的艺术设计工作。设计专业的学生应从低年级即开始培养观察能力及创新能力,专业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自主设计创新的第一步,设计意识与能力的训练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专业的角度即是对日常普通视点的超越,它以综合因素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总的来说,构成设计应该是一个首先深入观察物体,继而分析构成结构,总结视觉规律、表达内心感知,利用形式美法则再创造的完整过程。

(三)强调专业意识,明确学习方向

设计构成一般开设在低年级,学生充满了对专业学习的新鲜感,而传统的设计构成教学一般都是在常规的基础概念和练习上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课程实践化,课程与时俱进的要求下,相关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师授课学生做练习的模式上,而应更重视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怎样能够做到为后续课程进行铺垫,并与专业设计紧密联系的实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例如平面构成初期的练习作业有些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所以在授课之初,设计专业的设计构成课程,就应该站在专业方向的角度来确定课程实训练习。三大构成的课堂实训练习,一方面要从形式美法则来考虑作品效果,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设计专业的意识,注重造型训练,与自己相关的专业学科接轨,教师在设定练习内容及方向时,创作练习的选题应围绕专业方向确定。如建筑、环境方面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课程,应该侧重各类构成表现形式在建筑环境空间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学生应将自己作品的设计着手点多放在与相关设计有关联的作品上,串联思维拓宽专业设计思路。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中心展开,将构成与建筑立面设计、室内设计、雕塑设计等相联系。如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中心展开,将构成与立体裁剪设计、面料再造设计等相联系;在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对造型基本要素的理解更透彻。

四、小结

学习“三大构成”是设计课程最基本的基础课程,能对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有进一步提升,并且能很好的提升观察能力和再创造的思维能力。这些都能为专业课打下很好的基础。教师在这门课教授的过程中,承担的教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能一味的灌输或讲解理论,要成为学生设计灵感来源的媒介,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通过以上教学目的的明确和教学手段的同步改进,“三大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才能够真正得到体现。

J50-4;G

A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