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展望

2016-02-04 05:41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安阳体育项目竞技

王 悦 石 鲲

安阳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展望

王 悦*石 鲲**

安阳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随着国家46号文件的发布,许多学校都在做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学面临应试教育,所以在教学改革方面遇到很大的阻碍,要想真正进行改革需要很多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参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才能逐渐完善。相对于中小学,高校的体育教学就相对来说比较好改革,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人性化教学,学校提供多种体育项目以供学生凭借兴趣自主选择,而并不是强制性学习。同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展望未来。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展望

随着国家46号文件的发布,国家在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也随之进行了体育教学改革,从以前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转变为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教学,同时推行人性化教学理念,学校提供多种体育项目以供学生凭借兴趣自主选择,而并不是强制性学习。高校体育教学提倡以人为本,一切教学建立在尊重、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体育项目,学习的目的是以兴趣和了解为主,将学习的成绩以及比赛的结果作为能力的展示而不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成果考核。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的成果

(一)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

高校体育教学摒弃传统的强制性学习的方式,采用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建立在尊重人、人文关怀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学习的体育项目是以其自身的兴趣和自身调教作为考量,然后自主的选择学习项目。同时,体育学习的考核也不是学生的竞技水平,竞技水平和比赛只是作为学生学习此项体育项目的能力展示,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关于此项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标准的基本动作,对于竞技方面并不作此要求。

(二)高校体育教学更科学化、合理化

众所周知,传统体育学习和练习,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天赋的,同时采用的训练方式并不是科学的、合理的,而是为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出现的,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摒弃那些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训练方式,采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式,一切不以竞技成绩为主,而是降低要求,一切以参与为主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此项体育项目,标准的动作是怎样的、比赛规则如何等等。在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考虑的是在大众体育的大环境下,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作为兴趣运动的一种进行教学,更加科学的、合理的进行锻炼。

(三)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更加的丰富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大部分的课程都是竞技体育的范畴,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等,然而对大众体育的涉及很少,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后,许多高校开设大众体育课程,比如瑜伽、国标、花样滑冰、轮滑等等这些大众参与度比较高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选择更多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的余地,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科学的、合理的锻炼自身替身的过程中学习一门生活技能,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场所。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教育工作者思想理念跟不上时代

由于从近年来,国家才刚刚开始将体育事业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大众体育中来,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从传统的体育训练中过来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体育教学理所当然的应该严厉苛刻,不然不能做出成绩,学体育就是应该出成绩。然而在大众体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参与感,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所以在许多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后,虽然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所以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兴致不高。

(二)高校对大众体育的推广不够

由于高校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作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本身就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对体育的了解仅限于最基础最表面的了解,可能对于大众体育的了解只在于广场舞,所以高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加强对大众体育的推广和大众体育理念的灌输,这样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让高校学生能够了解大众体育、理解和认同大众体育的理念,自主的去推广大众体育,达到全面健身的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学偏向技术教学,忽略理念及精神传达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体育项目技术的教学是必要的,而不是最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将此项体育项目传达给学生的理念和精神是什么要传达给学生,每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一种精神的传递,学习这项体育项目不仅仅是学习他的技术层面,而是要学习他所传达的理念和精神甚至是文化。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展望

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推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将大众体育作为中心,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将学生作为主体,一切以其兴趣和爱好作选择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然成为必然,同时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人性化和大众体育思想和理念传达给每一位学生。高校体育教学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是体育项目的教学,更加称为体育精神传播的媒介。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推广,高校在大环境背景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逐渐用大众体育的课程取代竞技体育的课程,推行人性化教学理念;同时将传统的、单一的技术层面的教学开展的更加丰富化,各体育项目选择基于学生的兴趣;将体育项目所传达的精神和理念作为输出重心,而削弱技术层面和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参与最重要,结果是其次的,更不是强制性学习;同时让学生在科学的、合理的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能够学一门生活技能,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场所。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按照现阶段走下去,取得良好的结果是必然的,同时为国家对大众体育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韦名富.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创新教育,2014,12(5):234-243.

[2]刘伟东.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3(13):365-368.

[3]邱亚军.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体育大视野,2015,15(18):426-428.

G

A

** 作者简介:王悦(1984-),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安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石鲲(1989-),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安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安阳体育项目竞技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安阳之旅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竞技精神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