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6-02-04 05:41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专业

魏 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如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魏 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必以优秀民族文化为基础。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对其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价值有重大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汇集,是华夏先民的智慧结晶。现代设计艺术也正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得以不断进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作品,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提升文化价值,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影响深远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所在,设计是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当前,艺术设计的主题已扩展到“设计与文化”,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民族文化基础薄弱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知识水平较差,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较少,从而导致高校艺术设计学生在学习相应的设计知识时,偏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设计重西化,而忽视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在艺术作品中缺少对本土和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体现,影响整体的艺术价值。

(三)综合就业能力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符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具有设计技巧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更应该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艺术设计毕业生期望在自身专业领域有所发展和成就,过分注重其艺术特性,所以在校期间他们过多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汲取有所忽略,对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缺乏一定的积累,致使其缺乏文化底蕴,综合素质较弱。这与当前用人要求的全面综合型人才相比,具有一定差距。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德国著名设计家霍尔格·马蒂斯(HolgerMatthies)说过:“任何国度的设计中,都应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设计艺术的发展,需以本国民族文化底蕴为背景,如果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联系,就是切断了我们艺术设计教育的“根和脉”。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艺术设计要取得创新发展,则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只有在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要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首先,加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艺术设计的精髓不仅只是形式上的美学表现,更是中国智慧和经验的体现,因此必须要从文化层面深入把握。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需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与现实创作结合,进行现代化的意义阐释。其次,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古典文学、书画艺术、民间艺术、园林建筑、饮食文化等丰富多样,并要从文化的传承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方面加强整体认知。最后,加强艺术设计与边缘人文学科的理解。艺术与历史、文学、音乐、宗教、哲学等社会学科进行深入了解,充分理解各门学科的文化底蕴,并能够内化于心,提升整体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并在艺术设计中传承人文精神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首先,明确艺术设计发展的主导思想。虽然我们的设计最初是在借鉴外来文化基础上建立的,但我们最终是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思想,寻找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之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在学习西方设计的表象中,我们更要加强学习其文化在设计中的结合应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全民族文化软实力”。当前艺术设计发展突显“设计与文化”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时代教育特点,不仅学习国际先进思想,更要结合我国国情,注重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确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其次,艺术设计授课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知识素养。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汲取跨学科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不仅在理论上进行补充,更应结合设计实践,提升自身整体艺术设计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和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理念,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第三,提高自身设计水平。艺术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自身设计水平的提高,以自身设计作品中呈现的传统文化元素,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的差异性认知,以及两者渗透融合的方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提高人文素养,并提升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创新和创造力。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把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形式语言,将传统文化发展为有创意的现代设计文化艺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设计人才的发展要求。

[1]王柔懿.浅谈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性.艺术与设计,187-188.

[2]陈宏.谈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怎样渗透传统文化.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3]龚勤茵.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8.2.

J

A

** 作者简介:魏东,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讲师,专业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传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星.云.海》
《花月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老传统当传承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