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窄门》看纪德对爱情的态度

2016-02-04 17:29宁文莉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杰罗姆纪德美德

宁文莉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从《窄门》看纪德对爱情的态度

宁文莉*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窄门》作为纪德的爱情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爱情与自由难以协调的悲剧。在这部作品中,纪德,描写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含着无边孤寂和无限辛酸滋味的爱情故事。同时也体现出作者自己对爱情的态度。

爱情;宗教;悲剧

《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是纪德的代表作,被称为纪德作品的爱情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在纪德的文学生涯走向辉煌的阶段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艺术意味深长,而且个人风格显著,思想内容深刻,给读者的震惊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紀德曾提及《窄門》是一部難以言喻的作品,因为它不止是小说,更有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在《窄门》里,阿莉莎与表弟杰罗姆青梅竹马,互相爱慕。但阿莉莎的母亲同人私奔,使她的心灵有了创伤,而表弟又比自己小两岁,担心红颜衰老失去杰罗姆的爱,更因为妹妹朱丽叶对杰罗姆的喜欢,她更愿意跟杰罗姆保持纯情相爱的关系。同时,她认为只有基督教所说的极乐至福才能与尘世的欢乐抗衡,因此,她爱的越深,就越疏远杰罗姆,最后她避开亲人,在一家疗养院里孤独的死去。这也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纪德是崇尚自由与爱的人,由此他的爱情观可见一斑。

一、杰罗姆:爱是一味的认同

杰罗姆不满12岁就丧父,他身体孱弱,一直与母亲和阿拉布通小姐生活在一起,再加上父母作他的表率,以清教徒的戒律对他进行约束,造就了杰罗姆忧郁顺从的性格,他崇尚美德,严格约束自身并以此为傲,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爱上跟他一样甚至比他还要多出百倍美德的阿莉莎。他看阿莉莎完全是仰视的,他不愿意与闹哄哄的人群同行,觉得这样每走一步都会远离阿莉莎,他与阿莉莎保持着距离,认为这样才能配得上她,对他来说,不管是努力学习还是助人为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献给阿莉莎:只为她做事,又往往不让她知道,杰罗姆称其为“一种更为高尚的美德”。对于阿莉莎,杰罗姆是依据她来选择自己的精神道路的,从没有怀疑过她的决定是否正确,阿莉莎说不着急订婚就不订婚,阿莉莎让他离开他就离开,阿莉莎刻意与他保持距离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知道朱丽叶出了事情,阿莉莎更是刻意避免与杰罗姆见面,对于这一切,杰罗姆尽管内心痛苦而煎熬,却一直没有怨言地妥协和等待,这个爱情的悲剧,跟杰罗姆的软弱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爱本是平等的,尤其是男女之爱,就好像舒婷在《致橡树》中说的一样: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而杰罗姆对阿莉莎的毫无原则的认同和仰视巨人般的爱慕并非真正的爱,《窄门》里提到阿莉莎跟杰罗姆的母亲很像,而阿莉莎又像是圣女一样的崇拜上帝,恪守宗教训诫,严守美德,母亲一般的形象,导致了性格本就温顺的杰罗姆对她宗教式的崇拜。

二、阿丽莎:爱是不断地接近上帝

“窄门”源自基督教义:窄路通向永生,却只有少数人能找到,在一切苦行的尽头,在一切悲伤的尽头,有一种纯洁而神秘的天使般的快乐。

阿莉莎是众多期望挤过“窄门”进入天堂的教徒之一,然而她并非天生的圣女,她那种极端保守的追求天国理想的性格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她写给杰罗姆的信以及她的日记不止展现了她追求上帝之爱的热忱,更主要是表露了她的一个隐秘:对杰罗姆的爱和思念,自己心灵的不安焦虑、悲伤苦涩的记忆和空虚孤独。这些真情流露的信件和日记把阿莉莎内心爱情与禁欲、信仰与怀疑之间针锋相对的搏斗,以及对人世欢乐与天国幸福之间反反复复的选择刻画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然而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上帝,在她看来,与杰罗姆保持距离、为了妹妹牺牲自己、为了信仰禁锢内心的欲望,这一切都使得自己更加接近上帝,而比起与杰罗姆在一起的幸福,她更加满足于能够接近上帝的快感。

三、纪德与《窄门》

不管是对杰罗姆,还是阿莉莎来说,宗教的桎楛埋没了人性的天然需要:对爱的渴望和对幸福的定义。这两个人的家庭背景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纪德就是用这样的悲剧结尾表明宗教对人的危害。

至于纪德自己,他曾痴迷表姐不惜与母亲抗争坚持与其订婚,费尽周折终于娶了深爱的表姐为妻,却仅仅满足于柏拉图式的精神交流。他眼中的爱情是极为圣洁的,而性则是罪恶的,这样思想使他根本无法对妻子产生欲望而这段婚姻到底都是有名无实。与此同时,非洲之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确切地说是恋童癖,少年青春美丽健康的身体令他着迷,他过起了一种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完全割裂的生活。;虽然从小受母亲清教徒一样的教育,纪德逃脱不了宗教的影响,却从未停止过对自身命运的抗争和对内心渴望的争取。在他看来,爱既不是妥协忍耐,也不是一味的奉献,更不是肉体的相互取悦,而是两颗心在精神上的高度融合藉此达到的最大程度的愉悦。他的小说《窄门》就是这种生活的产物。

[1]纪德,李玉民,译.背德者·窄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2]张若名,杨在道.纪德的态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8.

[3]弗洛伊德,彭舜,译.精神分析引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林尘,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

[5]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世纪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

宁文莉(1987-),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09级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西安翻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

I

A

猜你喜欢
杰罗姆纪德美德
在自己的内心寻找智慧
——读安德烈·纪德小说《窄门》
诚实是美德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窄门》的启示
把做的事当回事
碧园书
助人为乐是美德
怎样与普鲁斯特交朋友:大主编纪德真诚致歉小作者
给小作者道歉的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