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心脑血管患者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2016-02-05 22:32刘芳内蒙古牙克石市中蒙医院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症医护人员

刘芳内蒙古牙克石市中蒙医院,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如何提高心脑血管患者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刘芳
内蒙古牙克石市中蒙医院,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重点关注的多发性疾病,作为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加强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管理质量非常重要,尽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优化护理质量,促进护患沟通,优化护患关系。

心血管病;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been amultiple disease with global key attention,as a chronic progressive disease,it is vital to enhance the daily nursing and management quality of patients,and we sh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medical accidents as far as possible,optimize the nursing quality,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optim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Nursing quality;Management level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伴随有心、脑、肾、肺等脏器损害的慢性疾病,其病症的发生率逐年提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1]。心脑血管疾病伴随有很多突发性特征,病情进展多较为迅猛,病情进展较快,同时诱发因素也较为复杂,例如天气变化、情绪紧张、精神异常以及过度劳累和感染都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2]。在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下要患者及时控制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并且做好护理事故的防护,保证护理安全,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1 加强护理工作

1.1检查护理工作

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以及病症状况,对发病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住院和用药情况作相关了解,然后对患者进行专科的基础体检,了解患者的身高、体重、基础心率、血压、呼吸以及水肿和缺氧程度;另外对患者进行心内科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气、电解质、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心脏彩超和血压、冠脉造影检查等[3]。

1.2观察护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新药使用的观察,利多卡因、西地兰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在实时监护下进行药物应用,注意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情况。对于部分需要胰岛素注射的患者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病症,并且在葡萄糖注射后要注意是否会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低血糖病症[4]。另外临床采用前列地尔进行静脉滴注时要嘱咐患者做好热水袋热敷,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导致血管受到刺激而加剧患者的痛苦。有临床研究表明很多青霉素以外的药物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副反应,因此在使用新药时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加强巡视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患者的进食观察,对进食的食物质量和数量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暴饮暴食以及高脂饮食的摄入,尽可能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的失衡。另外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做好周期观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情况。对患者的大小便情况进行观察,尤其是对于出现心肌梗死以及心衰病症的患者在用力排便后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衰病症,因此尽可能保持大便通畅,并且口服便塞停进行便秘病症的预防和控制[5]。另外给予患者足够的助消化和润肠通便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每天尿量以及性状情况,为患者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治疗信息。

1.3基础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多需要卧床静养,患者会出现全身皮肤的受压状况,尤其是骶尾部,患者可能会伴随有大小便失禁,因此要做好骶尾部皮肤的清洁护理,并且勤换洗床单被罩,做好翻身护理,天气较冷的时候不可用热水袋,尤其对于有水肿以及糖尿病的患者,热水袋的使用很容易导致其出现烫伤。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心电监护,要做好电极粘贴部位的更换,并且使用留置针时要注意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对于出现红肿病症的患者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6]。对于有水肿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则要进行踝关节以及骶尾的护理,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做好褥疮的预防,定期翻身和拍背,避免出现肺炎病症。保持患者所在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并且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快速响应患者的呼叫,由于心脑血管病人很容易出现意外病症,一旦出现异常则要及时观察,连接心电监护仪和抢救设备,并且按照操作和管理规范对患者实施抢救。

1.4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病情多较为迁延,并且疾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状况,患者有较强的心理异常活动,并且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激动,并且会出现绝望、焦虑和紧张情绪,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康复护理,患者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和康复,重视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从而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优化,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身情感,并且耐心解答问题,对待生活和亲人,并且对身边的医务人员有足够的信任和依赖。另外还要关心体贴患者,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战胜疾病的信心[7]。

1.5生活护理

①饮食护理: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其机体功能会不同程度减弱,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及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②压疮护理:由两名医护人员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滚动翻身,动作轻准,切勿扭转,翻身后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使患者舒适,预防压疮。③跌倒坠床护理:确保病房内光线充足,照明良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卫生间配置防滑装置,地面未干禁止下地活动。床边安装护栏,在床头安装呼叫器,患者有需要按呼叫器即可通知护士。护士定时巡房,避免坠床事故。④皮肤护理:每日为患者温水擦澡2次,注意会阴、下肢的清洁、干燥。保持床褥干净、整洁,每2 h进行一次翻身,对于已发生压疮者避免继续受压,根据患者伤口情况进行换药。

1.6寻求家庭支持

医护人员除了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交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外还应当嘱咐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定时进行陪伴,多给予患者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加强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告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事是配合治疗和护理。

2 管理工作的加强

2.1教育加强

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方面要对理论、技术和设备应用方面进行全面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变化多较快,因此要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给予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缓解患者的病症,避免出现死亡和病情加重。对于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情变化较为迅速,因此做好实时的心电监护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病症进展情况,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要结合各种新技术和手段,并且在护理工作中累积经验,完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8]。基本掌握除颤器以及心肺复苏的技巧和操作规则,在工作中有计划地进行相应专业技能的反复训练,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和设备应用普及,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人人操作娴熟。

2.2沟通护理

医疗机构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市场化,服务模式虽然还不完全成熟,但是护理工作和服务理念开始进行有机结合,要熟悉医疗体制改革的新方案,在沟通交流中有足够的质量,需要做大量的护理工作才能改善交流和沟通质量,从而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9]。在患者住院期间首先要嘱咐患者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出现不适症状也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患者在出院后保持心情愉快、膳食健康和精神放松,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劳逸结合,并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按照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也要及时处理。

2.3护理记录的管理

在医疗机构中目前出现较多的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是信息记录不完整,也是医疗纠纷事件的重点关注内容,可见护理记录在病历中的重要作用。如今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及时准确做好各项医疗和护理记录,避免出现错记或漏记情况,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2.4风险管理

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风险进行准确识别、评估以及处理和评定,并且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另外对护理相关业务工作以及机构进行全面管理优化。首先在护理风险的识别中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防控的同时还要加强环节控制。首先要做好项目分类,并且做好缺陷管理总结工作,明确风险事件高发的环节;对科室进行整体的风险因素分析;另外做好信息沟通,加强医患和护患间的沟通,从而对更多风险点进行掌握和评估;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测,并且评估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做好突发情况的风险评估,例如停电和地震等情况[10]。同时,对于病情情况病情危及且意识模糊,需要进行各种护理和治疗的患者,如果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没有告知患者其病情,没有经过其同意而进行治疗或护理,十分容易引发患者与护士之间的纠纷。因此对于侵入性的护理,如束带、留置针等,需要取得患者同意,告知患者作用。

2.5专科管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心脑血管病人的专科护理,对于有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做好呼吸困难的监护,尤其是在夜间,要加强巡视工作,对于出现呼吸异常加快或者烦躁的患者则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或者值班医生并给予患者半坐卧位或者坐位,让双下肢处于下垂状态,尽可能减少回心血量,避免出现肺部淤血病症,另外要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对于出现左心衰竭伴肺水肿的患者则要结予氧气吸入减轻肺泡张力,同时改善通气状况。

2.6加强静脉输注的管理

在静脉输注过程中要控制好速度,并且要保持液体均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多较大,心功能状态较差,因此输注速度不宜过快,并且要控制避免出现左心室功能障碍。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用药禁忌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这也需要医护人员对药物应用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并且提高操作的科学性。

3 结语

由于患者从进入医院开始,除了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患者除了可以信赖自己的家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是其唯一能够信任的人。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给予患者信任感,充分建立好护患关系。由于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为了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和管理能力,切实需要医护人员不断强化理论学习,积极学习新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实现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还需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关心患者的病情情况,在生活当中关注患者的需要,对于患者的异常做出敏锐的察觉。同时需要用耐心、体贴、尊重、同情的心态去对待患者,对于情绪极为不稳定的患者可以帮其安排一间独立的房间,并与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医护人员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实际想法,医护人员抱着同情、理解、平等的心态为患者进行交谈的沟通;同时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家庭支持,告知患者一些护理成功的例子,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唯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因此,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加强其日常护理和管理质量,尽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优化护理质量,促进护患沟通,优化护患关系,对于病人尽快康复有着深远的意义。

[1]屠娟花,周娟华,程晓涛.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6):47-49.

[2]燕长花.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J].亚太传统医药,2008,4(7):58-60.

[3]董洪伟.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J].生物技术世界,2016,10(4):169.

[4]陈昊.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区域协同心血管病急救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5]李娜.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单秋菊.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

[7]霍春颖.成人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8]汤娟.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

How to Im 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M 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 w 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LIU Fang
YakeshiMongolia Hospital,Yakeshi,Inner Mongolia,022150 China

R7

A

1672-5654(2016)06(a)-0148-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6.148

刘芳(1966.10-),女,河北易县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心脑血管护理管理。

2016-03-04)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症医护人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青春期病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