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官场长期流弊“欺上瞒下”

2016-02-05 10:01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期
关键词:受访者内心个体



聚焦官场长期流弊“欺上瞒下”

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在当前反腐高压态势下,部分干部自身暴露出多种问题,73.92%的受访者认为,在干部违规违纪案例中,“欺上瞒下”现象较为普遍,并且61.54%受访者认为该现象多发于乡村地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象地形容了部分领导干部欺上瞒下的现象。这种欺上瞒下主要是领导干部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发展。

渴望得到认同,寻找借口

部分干部欺上瞒下是一种投射或移置心理机制。所谓投射或移置,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部分领导干部欺上瞒下的投射或移置心理机制含有两种特殊的涵义:一是干部个体将自己的某种歪曲念头或某种恶习,生搬到他人身上,指斥他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

譬如,一个在潜意识里具有强烈权力欲望和物质欲望的官员,在接受贿赂的时候,却把责任归咎于施贿者的诱惑,令他无法拒绝,并且通常还会表现出十分厌恶的态度。

二是通过投射或移置机制,干部个体把他的私人动机投射或移置到公共事务上面,并运用公共利益的措词使这种投射或移置合理化。

譬如,我们经常看到部分干部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行一己之私,尤其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公费旅游、出国考察现象,诸如XX市总工会21人公款游,以“帮扶款”名义报销的事件就充分展现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背后,某些干部是如何慷公家之慨而行一己之私的。从这些干部个体的内心来讲,他们熟练地运用“投射法”将内心本能欲望的冲动以及愤懑、不满等情绪投射到外部世界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将内心的、私人动机上不道德的成分指向外部世界假想敌的“不道德”,从而避免干部个体在接受贿赂时产生内心的焦虑,得到自我安慰。

还有是一种自居心理机制。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一个人把所钦佩或崇拜的某个人或团体的特点视为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缺点。某些干部渴望得到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干部政治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

二是领导干部、上下级之间的相互联系属于这样一种自居作用。譬如,本是封建社会腐败恶习的官官相护、猫鼠关系等,成为某些地方官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其表现是极少数领导干部之间互相庇护,下级维护上级,上级偏袒下级,久而久之这种关系会演变为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另外,一些下级对上级有畏惧感,只要是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无论对错都坚决执行,实际是怕影响自己的升迁和既得利益。它们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会衍生出更多、更复杂的社会网络,滋生更多腐败。

存在侥幸心理,推诿他人

欺上瞒下还存在着一种歪曲心理机制。所谓歪曲作用,是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在干部政治心理学研究中,歪曲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干部个体把部分的事实从显意识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与心理上的不愉快。在干部个体的心理中,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换言之,即不承认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找一个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有了这些理由将事实隔离并压制在潜意识以下,心里就不再紧张焦虑了;

二是为干部个体起到合理化作用。当干部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

譬如,部分领导干部“报喜不报忧”,有的怕承担责任,面对重大网络舆情、安全事故、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不主动面对媒体、舆论,不主动向上报告,最后导致纸包不住火,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这种心理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歪曲作用。若存在侥幸心理,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试图为自身成绩夸大行为寻求合理化慰藉,就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

并且它也是一种推诿心理机制。所谓推诿作用,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个人内心得以避免产生焦虑。譬如,在一些单位,有些干部遇到有权有利的事就抢,见到无权无利的事就踢,碰到担责任就推。某些机关对下面的请示报告,批来转去,在“研究”中扯皮、循环,有的一拖就是几个月、几年,甚至在运转过程中文件丢失,竟然找不到问题所在,查不到责任单位,说不出个中原因。

缺乏干事本领,享乐奢靡

当被问及在干部欺上瞒下现象中,哪几个方面表现更突出时,84.62%的受访者选择了“公共权力行使”,76.92%的受访者选择“民生项目开发”。关于造成干部欺上瞒下的因素,受访者选择“体制内监管存在漏洞或不到位”最多(92.31%),“群众监督难以保持持续和深入”(69.23%)次之。

欺上瞒下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反“四风”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部分领导干部欺上瞒下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理念信念不够坚定,党的宗旨意识淡化;二是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三是能力水平欠缺,缺乏干事创业的本领;四是绩效考核科学性不够,缺乏切实管用的激励。

那么防止干部欺上瞒下,有何对策?

首先要增强宗旨意识,防止产生欺上瞒下的价值取向。强化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补足精神之“钙”,培育好干部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好干部”作为自觉追求的价值取向,增强对民负责意识和担当意识。

其次要强化执纪监督,形成防止欺上瞒下的硬性约束。进一步加大整治“四风”力度,对工作欺上瞒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治庸问责”。

再次是要科学绩效考评,建立防止欺上瞒下的制度保障。要让欺上瞒下的领导干部在考核中“现原形”,对勇于担难担责的干部,重点培养、优先选用,鼓励创业,宽容失误,真正让“老实人”受重用,让欺上瞒下的领导干部没有生存土壤。

最后,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防止欺上瞒下的长效机制。根治欺上瞒下歪风,不仅要从干部思想层面解决不愿为、不想为问题,更需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发力。建立开放式、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让欺上瞒下的干部无处遁形。

(《国家治理》周刊2015.12.21徐彬、阮海青/文)

猜你喜欢
受访者内心个体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