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无“人”之境对我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2016-02-05 13:24王丹丹
魅力中国 2016年17期
关键词:董其昌心性笔墨

王丹丹

(山东出版集团 山东 济南 255000)

董其昌的无“人”之境对我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王丹丹

(山东出版集团 山东 济南 255000)

董其昌是明代书画大家之一,他一生潜心于书画理论的研究和绘画的创作,并其影响深远,意义非凡。他生活于明代晚期,是儒释道通家,作品也受其悟道、悟禅的影响,注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画作意境深幽,思想高远绵延,技法纯熟精准。他提倡“师于古人,取于自然”的创作理念,作品中少见人物,却更加生动,无“人”之境却能充分表达内心,自成一派。他不露痕迹的营造一种静雅、随性、自然,成为一种艺术高度,是他绘画艺术及理论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当代的美术绘画史论研究文献中,毫无疑问董其昌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无论是在史料文献的研究整理中,不难发现他的绘画理念及方法都有较为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当然,研究中会发现很多人都会选择南北宗论等理论性的研究方向,当然,他的山水画风格特征及笔墨也是研究的热点,但其对艺术作品中的无“人”之境的分析和具体研究却少又少。随着对当代董其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艺术本身成为其研究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更加迎合和现代艺术追求的属性。董其昌在绘画作品中把“人”排空,突破人物在山水画中的束缚,把个人情感融入到山水画中,使其山水富有感情,使其有“山水无人人在兹”的意境,更接近山水画的山水描绘。董其昌这种人物缺席式的山水画影响了后代对于山水画的理解,使其后世在对山水画创作观念、画面意境以及笔墨语音都有其影响。

把董其昌的无“人”之境作为论点,是对山水画提供了一个新的观看视角,把董其昌在山水画中无“人”之境进行论述来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论证其人物的缺席性的“排空”这一主题变得更加隐晦和个人化,但丝毫没有减弱“人”在山水画中的意义。

人物在明代山水画中的存在是一种符号特征和结构功能,画家借山水画中的人物对自己的社会群体进行表现,借山水中的文人雅事、雅集、茶事、卜居等一种文人生活气息而表明心迹,表达一种生活的态度,更借以抒发情志。而董其昌的出现,将山水画作了人格化的表现,意在追求山川结构,在画面中,人物很难契合,在没有人物的情况下更能畅快的抒情意志,更接近山水画的山水的本体。

董其昌,明末的山水画家,素有“天才俊逸,少负重名”的美誉。“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深受儒、道、禅的影响却从不偏执,在当时动荡的政治局势中以其独特的心性和心态保全自己,并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明显的主观性。一生游历南北大川,最终隐居江南,广交名流、雅士。他以其特有的文人雅兴及绘画理论、艺术精神成为一代画坛巨擎。他的艺术理论以及他的绘画理念都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艺术家对“禅宗”的追求倾向。并对其对绘画本身高尚的情趣和高尚人格以及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指明了方向。他完全摈弃了明代文人画绘画体系的程式,建立了一套自成系统的文人画理论体系——“南北宗论”。更在形式语言上以虚淡静默潜移默化的自成一代画风,给他人带来一种心境上的体验,打破了诸多形式、内容与理智的和谐,赋予笔墨形式其独立的价值属性,为其后世传颂。

他借自然的宁静、安逸兼儒、道、释的情怀,来表现自己的无争与惠心,从而表达对禅的观照态度及生活的向往,借外界的物象来表达其自我清高的一种情感表达,一种怡然于心的心性情怀。将山水人格化,让看似无“人”却有情的一种情感体验,通过他的绘画作品可以反映出来他的思想。如果没有深入到“大山大川”中去,是无法知“山川之大全”的。这是一种走进去的体会,也是一种文人畅神写意的情趣和情怀,他的这种情感使一种在山中又不在山中,无“人”却有“人”的一种情怀。他借外物寄化于行为认知,表现出外事的变幻莫测,让作品富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情感。董其昌诗、书、画都是禅宗的境界,是一种内心情感。他的溪水小桥、渔舟孤廬、山峦层林都是的简淡平的自然景色,都能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让其寓以抒情的诗意和美好的想象。他的理论以及绘画作品都是对抽象的“禅”的表现,中国美术史上几度风行。他的理论思想不管是对当时的影响还是对对后世的左右都意义深远,至关重要。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说,是明清时期文人内心情感的栖息地,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最重要思想之一。

禅宗的自我修养以及淡泊的心性使他的绘画作品摒弃了传统绘画作品中的冲突和束缚,表现出一种和谐静溢的美感。明清时期的文人开始对中国传统的古典艺术形式进行了全面总结,使艺术越来越趋于一种个人自我的一种艺术形态,董其昌正是站在传统与一种浪漫的自我的意识形态的两股大潮的交汇点上,但凡对艺术有其想法和改变者,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董其昌也是,就因为这个时期历史的背景,成就了董其昌的文人特性,使他成为中国文人画的集大成者。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虽没有人物,但他以自然对自然和心性的独特感悟,以无“人”胜似有“人”的一种意境表达,表达自然之美,心性之道。一首唐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台上。”表达了这种境界。

“董其昌是形式世界的创造者,这些形式蕴藏了他所理解并加以运用的内涵,而这一内涵有一部分是与他融合在画中的传统形式有关,另一部分则与画作中的暧昧性有关,先是触动某些与自然实景的关联性,而后却又将之否认。”[4]高居翰先生注意到,董其昌“画中的效果大多予人不稳定与不安全感”[5]在画坛的巨匠中,一般文人都偏向于诗意化,苏轼先生的“诗画本一律”,但像董其昌这样的矛盾者,少之又少。 自唐以来,绘画本身就以文人的一种随性豁达意识形态为倾向,但大多还是更尊重事物的长达。但自董其昌开始绘画的描绘就以各家精神的描绘到走向内心的道禅心学,当然,文人与生俱来的矛盾在当时相应的审美中也由雄浑、质朴走向了一种怡然、淡泊,更注重一种内心的表达,形式的创作也是以心性为主。然而在形式美的创作追求上,董其昌则保持了一种历史性的压抑,他延续了中国文人画的意趣形态,延续了文人的特有的心性却用淡泊、怡然、舒缓的笔墨线条抒发内心的意境。他的理论成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他用他独特的笔墨形式使近代美学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但又坚定地守护着中国古典文人心中最原始的文人雅致、气质及意境。董其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美学的审美特质,重视主观世界的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在笔墨形式、审美意境等绘画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1]于安澜.画史丛书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笔墨浩远.艺林宗师.网络.http://www.exam8.com.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董其昌心性笔墨
用道
笔墨童年
心性与现实
董其昌作品欣赏
SUMMARIES OF ARTICLES
董其昌行书《宋人词册》空灵疏淡之美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气”与船山心性论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