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卫星通信发展大势天地融通惠及社会民生
——“互联网时代的天地融通与社会民生”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6-02-05 09:23
卫星与网络 2016年12期
关键词:通信卫星卫星通信高通量

会议快讯

把握卫星通信发展大势天地融通惠及社会民生
——“互联网时代的天地融通与社会民生”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指导、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第一财经频道中国经济论坛承办的中国卫星通信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天地融通与社会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中国通信学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千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廷杰,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卓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副部长梁宗闯,航广卫星网络有限公司责任公司董事长毛为,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海金等嘉宾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探索和展望卫星通信在天地一体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卫星通信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方向以及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策略与前景。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卓超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卫星通信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通过论坛活动,为卫星通信产业的专家、用户和企业搭建一个高水平的沟通平台。

高通量卫星引领宽带卫星互联网潮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做了题为《高通量与大宽带》的主旨报告,探讨了宽带化的发展趋势、大连接的通信系统、高通量的通信卫星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邬院士展示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全球IP流量统计数据来看,视频流量已占到消费者互联网业务流量的66%,而预计到2019年此数字将达80%;在移动互联网的统计数据上,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5%和75%。可见,视频将成为未来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它所带动的对互联网带宽的需求将是非常庞大的。

虽然我国的光纤渗透率已占到宽带用户数的70%左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不少光纤难以覆盖的地区及场景,卫星通信将提供有力的解决方案。而这其中,以Ka卫星为代表的高通量卫星,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

邬贺铨院士发表主旨报告

邬院士表示,到2016年底,全球在轨的KA频段宽带通信卫星将达50颗左右。宽带卫星市场广阔,可在移动运营商的基站中继和应急备份、机载车载船载通信网络、企业专网、区域性电视直播、高清视频采集和分发、个人宽带接入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需求牵引技术驱动 中星16号2017年发射

梁宗闯副部长从全球卫星通信产业及技术发展、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我国卫星通信规划与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卫星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

从全球来看,通信卫星无论在轨规模还是产业收入都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当前通信广播卫星需求旺盛,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梁宗闯认为,卫星通信行业已进入创新突破的时期,体现在需要更多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更多样化的经营策略上。从运营商发展分析来看,未来十年传统卫星业务运营商的数量趋于稳定,但传统运营商逐渐向整个价值链的底端发展,从单纯出租转发器向为个人提供宽带服务转变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而高通量的运营商将出现井喷式的效应。

谈及将于2017年上半年择机发射的我国首颗Ka频段宽带卫星中星16号,梁宗闯介绍说,中星16号是东方红三号B平台全配置的首发星,将开展以电推进为代表的先进平台技术和以Ka频段大容量通信、高轨激光通信为代表的先进载荷技术的在轨技术验证,和宽带示范化运营服务。中星16号的用户波束固定覆盖我国中东部地区,系统总容量超过20Gbps,可提供面向航空、航海、高铁的多样化互联网接入服务。

高通量卫星大有可为 普惠大众造福民生

卓超总经理在题为《打造普惠移动融合黄金三角 迎接卫星通信服务业新的升浪》的演讲中谈到,目前全球有20多家卫星运营商在发展高通量卫星,这是大势所趋。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高通量卫星的容量将达到7Tbps,高通量卫星的快速发展正在掀起全球卫星通信的新浪潮。

面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变革,中国卫通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卫星通信“黄金三角”概念,也就是普惠、移动和融合。卓超解释说,在“普惠”方面,卫星广播电视和卫星宽带等业务在惠民政策实际当中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将惠及更多的民众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将为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的任务提供保障。

卓超特别提到,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人,而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1.7%,仍然有超过5亿的人口无法上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具备相对便捷和优惠的上网服务。我国国土辽阔,复杂的地形增加了光纤铺设的难度与成本,使得一些地区的人们一直无法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是在宽带通信卫星发射并投入使用以后,他们完全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普惠的阳光。

在“移动”方面,高通量的卫星能够解决目前民航客机通信服务的信息通道,实现移动终端多媒体数据互联网实时的安全接入,真正做到全航程的覆盖;高通量通信卫星能够有效解决远洋航行当中的需求,为船载通信提供宽带服务,另外卫星通信在无人机通信和高铁通信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融合”方面,有着广播与通信的融合、卫星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卫星通信与窄带通信的融合三个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卓超认为,行业的变革已经来临,而中国卫通已做好准备、蓄势待发。一是通信卫星资源实现多频段广覆盖,“十三五”期间中国卫通将发射12颗广播通信卫星,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其中,2017年将发射的中星16号是我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点波束卫星;二是卫星通信地面系统已实现全球布局,建成自主可控的“全球一张网”;三是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近年来成绩显著。

卓超最后表示,中国卫通作为国内卫星通信服务业的主导企业,愿以更源于内心的激情,更共享共融的心态,更开放的胸怀,搭建一个卫星通信服务的平台,和大家一起迎接和见证卫星通信服务业蓄势之后更强劲的爆发。

圆桌讨论

专家学者畅所欲言 共商高通量卫星应用前景

在圆桌讨论环节,有关专家发表了对卫星通信的发展意见。毛为对高通量卫星在民航中的应用表示了高度兴趣,认为随着卫通公司高通量卫星的发射成功,2017年开始,能够在中国民航机上实现较好的空中宽带体验。

杜百川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并不平衡。在城市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大概是67.2%,而在农村的普及率是31.7%。农村的增长率大概只有0.1%,而城市仍然是在2.9%。他认为,卫星通信是缩减甚至弥合数字鸿沟非常有效的手段。

吕廷杰认为高通量卫星的出现,为实现全民享有网络覆盖找到了非常有效的途径,能够有力加深我国更多行业及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从而实现不同领域、地域的共同发展,为我国在信息文明的网络空间领域创造出新的经济成长机遇。中国卫通的高通量卫星项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李海金认为,卫星通信除了在传统广电领域提供服务外,高通量卫星带来的变革将主要体现在能够针对个人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这将有力解决位于地面移动网络无法覆盖地区的人群,如山区居民、户外驴友、进行新闻采集的媒体从业者等的宽带接入需求。

杨千里指出,高通量卫星提供的宽带服务,一个更为重大的意义是能够弥补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鸿沟,例如实现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通过宽带接入服务,可以通过远程教师培训及课程视频共享,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远程医疗则可以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及时获得更好的医疗救助。目前这一块工作主要由政府来推动及投资,将来逐渐引入市场化机制,将形成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次论坛是卫星通信行业通过财经媒体组织跨行业融合研讨的一次新的尝试,为卫星通信更好地服务于信息产业、服务于蓝海市场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视野。

论坛节目网址链接http://www.yicai.com/video/5163124.html

猜你喜欢
通信卫星卫星通信高通量
2021年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综述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船载卫星通信天线控制的关键技术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诞生记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机载卫星通信设备BIT设计方案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