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

2016-02-05 02:03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精神科优质我院

李 涛

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7200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

李 涛

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72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科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精神科未开展优质服务期间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期间就诊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优质护理;精神科;健康教育知晓率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逐年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1]。我院精神科为响应卫生部的号召[2],于2015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本文对该期间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精神科未开展优质服务期间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20-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27±1.03岁。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期间就诊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在18-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9.15±0.98岁.两组患者主要以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为主。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分布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加强对患者的观察,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全面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等。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工作的内容的培训,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提倡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理解和包容。(2)对现有护理人员进行层级管理,并落实责任制,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鼓励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等。(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细化各个护理细节,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现存或潜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求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安全。(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指导患者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和交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其能够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5)完善病区环境,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室环境,以利于患者的恢复。(6)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按劳分配,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管理和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根据精神科标准教育计划表[3]进行评价,共18道题,采用1-3分制,满分为54分。46-54分表示为优,38-45分表示良,32-37分表示一般,32分以下表示差。知晓率=(优人数+良人数+可人数)/总人数×100%。安全风险事件包括自杀、出走、不合作、暴力行为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优和良的人数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护理行业的改革运动,也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患者体验的关键点[4]。精神科护理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但优质护理模式依然适用于精神科护理中。通过加强优质护理的服务意识,优化护理服务细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重视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并以良好的科室环境及健全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5],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本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其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患者发生安全风险事件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还进一步增加了与患者的交流,满足了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1]孙薇,于侠,李英等.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9):22-24.

[2]武继红.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08):130.

[3]任红梅,董瑞兰.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02):159-160.

[4]刘波.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076.

[5]龙丽芬,杨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03):163-165.

猜你喜欢
精神科优质我院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