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2016-02-05 02:03盛国华殷志成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射阳县搭桥术造影剂

周 娟 盛国华 殷志成 陈 楚

1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省射阳县 224300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64排螺旋CT在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周 娟1盛国华1殷志成1陈 楚2

1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省射阳县 224300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行给予64排螺旋CT桥血管成像后再行桥血管造影,对照组直接行桥血管造影,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剂量及造影剂剂量,在实验组比较CT桥血管成像与桥血管造影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所用手术时间、X线剂量及造影剂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以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在诊断桥血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0.9%和90.6%,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95.2%;结论:64排螺旋CT在桥血管成像检查中具有相对高的诊断价值,可以缩短桥血管造影的手术时间,减少X线及造影剂剂量。

64排螺旋CT;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检查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多用于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狭窄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中。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由于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楚的呈现心脏解剖结构,冠状动脉,支架和移植物,已成为冠心病非侵入性检查的重要方式。然而,CCTA在评价桥血管时,由于有金属探夹存在、心脏运动及混浊差等的影响,对远端吻合部位的评估仍然是困难的,许多患者仍需进一步行桥血管造影。本文主要研究64排螺旋CT在评估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中的作用及指导术者行桥血管造影时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分别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选择了1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射阳县人民医院6例,海门市人民医院9例,共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8.3±9.1)岁。复查桥血管造影,其中16例造影前成功行CCTA检查。

1.2 检查方法

(1)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方法。所有CCTA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前患者的心率均低于70次/分,心脏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缘至膈下1cm,扫描完成后将CT图像及记录的心电图传送到应用图像工作站进行分析。

(2)桥血管造影方法。常规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后置入动脉鞘管,送入6F JR 4.0造影导管,行静脉桥血管及内乳动脉造影,未能成功找到桥血管开口的以猪尾导管在升主动脉行非选择性桥血管造影。

(3)记录所有患者行静脉桥血管造影所需时间、所用X线剂量及造影剂剂量(从送入6F JR 4.0造影导管开始,至成功完成所有桥血管造影,剔除内乳动脉所需时间、所用X线及造影剂剂量)。

表1:病人的一般资料及手术情况

表2:以DSA为金标准,CCTA显示桥血管有病变的情况

(4)桥血管评价标准。按照Fitz Gibbon标准分为3个组,A级:桥血管管腔通畅>50%,B级:桥血管管腔通畅<50%,但未完全闭塞。O级:桥血管完全闭塞。A级为阴性,B级及C级归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收集整理,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表示绝对变量用百分比表示,定性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标准。比较CCTA与DSA检查在诊断桥血管通畅是否一致中采用Kappa值,当Kappa值超过0.75 时,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比较好。

2 结果

共30例CABG术后患者,14例(对照组)直接行桥血管造影检查,其中有两例患者未能成功行选择性桥血管造影,后改行非选择性桥血管造影。16例(实验组)行CCTA检查后3天,再行CAG术,两组间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体重、身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桥血管的情况(排除内乳动脉)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所用X线剂量及造影剂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实验组16例患者,其中静脉桥血管25支,左侧内乳动脉桥血管7支,以CAG为标准,10支桥血管为阳性,22支桥血管为阴性,10阳性桥血管CCTA诊断出9例,其中1例未能准确诊断出阳性的桥血管在远端吻合口,阴性桥血管诊断出20例,诊断符合率90.6%,敏感性90%,特异性90.9%,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95.2%。两者之间的Kappa值为0.788,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 讨论

临床大量研究表明,多排CT桥血管造影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桥血管支数,近端吻合口及病变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排CT桥血管造影能够完全地代替或者大部分地代替DSA检查。当然,CT造影检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及局限性。比如,当患者存在严重心律不齐、心率过快等情况时,或者当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能很好屏气而产生运动伪影时,均会对造影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明显影响。

我们的研究表明,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桥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和 90.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95.2%;诊断符合率90.6%,基本可以替代冠状动脉造影,对于那些桥血管有病变的患者,需进一步行桥血管造影,在术前行CT桥血管造影,可以帮助手术医生大致了解桥血管近端吻合口的位置,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造影所需的X线剂量,可以明显减少造影剂的用量。

[1]刘伟宾.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08):35-37.

周娟(1981-),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主要研究方向为CT/MRI。

猜你喜欢
射阳县搭桥术造影剂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射阳县蚕桑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Bike-to-Work Day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